注册

保险资金扩大另类投资成趋势 守住风险底线


来源:中国保险报

原标题:险资扩大另类投资成趋势 中国保监会日前发布的半年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72829.27亿元,较年初增长6.25%。其中,银行存款23405.02亿元,占比32.14%;债券

原标题:险资扩大另类投资成趋势

中国保监会日前发布的半年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72829.27亿元,较年初增长6.25%。其中,银行存款23405.02亿元,占比32.14%;债券32352.55亿元,占比44.42%;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7325.23亿元,占比10.06%;其他投资9746.47亿元,占比13.38%。

据行业权威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为2.49%,年化后为4.98%。

这个成绩,高于去年全年的投资收益率3.39%。而如果将时间点再拉开,2008年-2011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分别为1.9%、6.4%、4.8%、3.5%。平均下来,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表现尚未达到其他金融行业的平均水平,且多数时间低于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在保险资金运用中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保险资产的结构和收益不能有效支持负债的矛盾仍十分突出”的问题。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保险资产以债券和银行存款配置为主体、靠股票和基金获取超额收益,这样一种配置结构注定了投资收益呈现“低收益、高波动”的特征。今年以来,保险资金配置逐渐降低对上证指数的依赖。随着另类投资扩大,这种对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依赖会越来越小。

低收益高波动

保险资金以长期资金为主,需要长期资产的配置。据保监会统计,目前保险资金中7年期以上的占70%,其中15年期以上的规模超过2.5万亿元。这些资金过去主要配置在公开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上,还有一部分配置为大额协议存款。据记者了解,由于债券市场收益率低,协议存款有时间窗口,这就使得保险机构只好期盼在股票市场上获得超额收益。

但是,近些年来,保险资金在权益类市场的投资不理想,主要反映在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上,最明显的一大特点是波动非常巨大——2007年,保险资金的收益率达到了最高峰,超过30%;但到了2008年、2010年、2012年以及2013年上半年,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率都是负值。连续多年的熊市触发了资产和负债的上下反复波动,收益率的巨大波动从资产端影响到负债端,又反过来从负债端影响资产端,导致资产和负债两端的双向波动,让保险资金为此付出了不少代价,而且在现实中给保险业的稳定经营带来了很大挑战。

谈到收益偏低的原因,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在资金运用中被管得过多、过死,不仅会带来较低的收益率,还会带来对行业投资能力的抑制。著名的“跳蚤理论”说明,过度管制不仅会丧失投资机会,更重要的是对投资能力有所破坏。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立群认为,目前保险资金运用中受到的一些限制还是比较严的,比如,对保险资金做贷款的限制太多,债权计划实质上就是一种贷款,但现在保险资金只有这样一种渠道来做,相比而言比较窄。

周立群提出,对保险资金进行海外投资的限定也比较多。目前,资金运用还是以境内为主,在全球的配置不够。当前我国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占比仅为0.8%,与15%的政策上限相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未来,境外投资的潜力很大,保险资金需要走出去,追求稳定的收益结构和风险分散结构。

华泰保险集团首席投资官杨平同样表示,从绝对数字看,近期国内保险资金运用方面确实放开了很多限制。而在实际操作中,投资可选择的范围和品种、交易的手段其实还是比较少。

另类投资增长迅猛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上半年,保险资金的另类投资已经超越了往年全年的增长幅度。其原因不难理解,保险资金期望获取价值链更高端的价值投资收益,而不想仅仅通过协议存款成为银行的资金供给者,所以另类投资渠道放开后,在今年出现了迅猛增长。

上述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来看,推动保险资金运用的体制机制创新,关键是要积极发展另类投资业务,打造保险的长端资产制度,预计到今年底,保险资金的另类投资规模将达到7000亿元,争取到2014年让保险资金的另类投资能够超过万亿元,投资期限在7年以上,收益率达到6.5%左右。他强调:“历史经验不断告诉我们,要掌握保险业自身的命运,必须依靠我们自己,这条路就是发展我们主动的另类投资市场,打造具有保险影响力的长期资产池。”

有测算表明,如果有了1万亿-2万亿元的长期资产池,就有可能带动2万亿-4万亿元的负债市场,这必然对保险资金乃至整个保险业的发展形成有力的支撑。

据了解,有了资产池,下一步就要将资产流动起来,盘活存量。这就需要建立和选择好保险资产交易所。有了交易场所,就需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产权登记和“确权”,需要建立分析中心和行业管理平台,这个平台就是保险资产行业协会。有了这些基础,就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功能性、技术性创新。

在所有另类投资项目中,最受保险公司青睐的就是基建债权投资计划。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9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起114项基建债权投资计划,备案金额已超过350亿元,平均项目期限为7年左右,这些基建债权投资计划固定收益率普遍在5%以上。在不动产投资领域,保险机构已投资上海、天津、武汉、南京、重庆等地的相关项目,累计资金已超过235亿元,其中有5家保险机构投资7个养老社区,占地面积超过3.5万亩,预计投资150亿元左右。

例如,泰康资产的“泰康-上海水务债权计划”“泰康-中电投北煤南运铁路债权投资计划”“泰康-京能能源项目债权投资计划”“泰康-湖南国省干线公路债权投资计划”“泰康-天津地铁债权投资计划”;太平洋资产的“太平洋-泰州长江大桥债权投资计划”“太平洋-江苏国信扬州电厂债权投资计划”;“太平洋-上海公共租赁房项目债权投资计划”;平安资产的“平安-赣铁集团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等项目。

守住风险底线

据了解,下一步,中国保监会将在保险资金运用方面实施三大举措,即简政放权、鼓励创新、改进监管。具体包括:放开监管比例,如不再单独设置具体比例;按照投资品种风险属性的不同,纳入到大类资产配置比例中;取消对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限定,拓宽债权投资计划行业的范围;凡是国家不禁止的行业都可以投资。

此举无疑将有力地扩展保险资金的投资领域,进一步提升收益率,但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也将同步增加。上述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强调,保险资金一定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抵抗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子系统出问题就会波及全行业。保险资金政策进一步放开后,能否守住资金风险的底线,是对行业和监管者的最大考验。当前,这方面的重要工作就是把底线量化出来,把底线思维具体化、可操作化,并作为红线让大家共同坚守。

据了解,中国保监会正在研究资金运用的“4+1”监管模式,即4条红线和1项制度。4条红线包括:一是流动性红线,要求流动性资产配置满足未来一定时期净现金流出的需要,参照流动性负债率的国际规则,制定具体标准,超过这一红线,要限制非流动性资产投资。二是收益波动性红线,对收益率波动超过警戒线的公司,要约束高风险、高波动性资产的投资。三是拨备率红线,对基础设施等类信贷性的投资品种,要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对其中的不良、可疑类资产要提取准备金。四是信息披露红线,对关联交易等敏感投资行为,要实行百分之百的公开信息披露,以此接受社会监督。最后一项是责任人制度,对因资金运用而发生的重大案件和损失,要追究公司的行政、专业两类责任人的责任。

相关新闻:

标签:保险资金 风险 底线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