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神秘的“於越”文化:鸟是越族部落的原始图腾


来源:光明日报

绍兴龙山风景区的唐宋摩崖石刻中,有一方“於越”大字神采焕发。王充《论衡》说:“玉隐石间,珠匿蚌腹,非玉工珠师,莫能采得。宝物以隐闭不见,实语亦宜深沉难测。”“於越”正是这样一个潜伏千年的廋辞,引人神往

绍兴龙山风景区的唐宋摩崖石刻中,有一方“於越”大字神采焕发。王充《论衡》说:“玉隐石间,珠匿蚌腹,非玉工珠师,莫能采得。宝物以隐闭不见,实语亦宜深沉难测。”“於越”正是这样一个潜伏千年的廋辞,引人神往,发人深思,仿佛是在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向何方?”

 
据《竹书纪年》载,周成王“二十四年,於越来宾”。《公羊传》载:“於越者,未能以其名通也;越者,能以其名通也。”可见“於越”是俗称,早在越国之前就有了。《说文解字》曰:“於,象古文乌省。”又《康熙字典》:“於……同乌,隶变作於,古文本象乌形。”可见“於”就是“乌鸟”,它是古越先民留于后人的重要文化基因。“於越”就是“乌鸟佑护越人”的意思。

越族“崇鸟”,因为鸟是越族部落的原始图腾,据《博物记》载:“越地深山中有鸟,如鸠,青色,名冶鸟……越人谓此鸟为越祝之祖。”越族中早已流行鸟书与鸟语,鸟纹服与鸟形器,还有鸟居、鸟田。

越族“尚乌”,黑色成为越族文化中的流行色。号称“南镇”的黑色会稽山,为大禹精神的象征。黑在夏朝时为正色,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自古人们常用来表现坚毅、刚正,以及大公无私、甘愿牺牲的可贵品格。

绍兴至今还有“於越”遗风表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比如“三乌文化”,即乌毡帽、乌干菜、乌篷船(正是鸟的化身)。还有乌台门,这是古城最深幽的一道风景,里面隐藏着江南的精致文化与迷人风情。

俗话说:“天以不见为玄,地以不形为玄,人以心腹为玄。”越文化的神秘幽深,常常令人浮想联翩。也许,鲁迅早已领悟了“於越”的密码,他说:“我就是一只猫头鹰,喜欢在黑夜里发出声音。”

舜之仁德,禹之义功,秉承越人,气贯长虹。所谓“海岳精液,善生俊异”,这八个字对“於越”民族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做了一个精辟的概括。

[责任编辑:李静静]

标签:文化 部落的原始图腾 鸟是越族部落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