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基金周评:基金经理人人自危 基金再遇赎回潮


来源:中国网

本周,宝盈基金被深圳证监局调查,又传出公司总经理汪钦遭举报,同时投资总监高峰离职出走,一时间宝盈基金焦头烂额,虽然未有定论,但却令自己深陷“老鼠仓传闻”。还不仅于此,前“公募一哥”王亚伟、私募大佬徐翔此前均被传涉嫌内幕交易,甚至被监管层约谈,基金经理人人自危。

原标题:基金周评:基金经理人人自危基金再遇赎回潮

“大数据”就犹如一道“九天神雷”,激起了一片“惊鸿”,基金经理闻“鼠”色变,大难临头各自飞,基金经理离职潮一波凶似一波,本周,宝盈基金深陷“老鼠仓”漩涡,已成众矢之的,而伴随着今年来基金业绩转弯,基金业一时进退失据,再度遭遇赎回潮。

本周,宝盈基金被深圳证监局调查,又传出公司总经理汪钦遭举报,同时投资总监高峰离职出走,一时间宝盈基金焦头烂额,虽然未有定论,但却令自己深陷“老鼠仓传闻”。

而这还仅仅是基金业“鼠患”的冰山一角,据媒体报道,此轮“老鼠仓”的曝光远未结束,涉案者或多达四五十人,基金经理成群结队被立案调查,卷入的基金公司达十余家,涉案金额最高者多达十余亿元。

今年以来,中邮、嘉实、上投摩根、汇添富、光大保德信、汇丰晋信6家公司旗下基金经理正式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易方达、华夏、华宝兴业、海富通等公司也已被卷入“调查门”。历年来调查证实的“硕鼠”人数迅速上升,迄今为止逼近30人。

还不仅于此,前“公募一哥”王亚伟、私募大佬徐翔此前均被传涉嫌内幕交易,甚至被监管层约谈,基金经理人人自危。

有人惶惶不可终日,更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有一位业内人士竟然称:“做点老鼠仓怎么了?为基民赚钱就行了。”

话音刚落,就有网友指责其“站着说话不腰疼”。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更是对其提出严厉批评:“这无疑是一种狡辩,原本能为基金赚50%,实际上却只赚了10%。”

面对滚滚而来的“鼠潮”,普通基民感到一阵阵的无力,无奈感慨:基金业真是乱了。

乱世当用重典。纵观历史,曹操初任济南相时,属下县吏多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到职,大力整饬,十县县令一次“奏免其八”,于是“奸宄逃窜,邵界肃然”。

基金业亦不乏主张重罚者。据新京报报道,华泰证券基金研究员王乐乐便认为:犯罪成本过低是鼠患成群的原因之一,如果暂停发行基金三年,处以天价罚金,看还有多少基金公司会疏于内控呢?

冤有头债有主。基民无权“先斩后奏”,无奈“敬而远之”。

据证券时报报道,今年来,偏股基金遭遇净赎回达千亿份,恐惧“老鼠仓”只是赎回潮的其中一个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则是今年以来基金业绩再度滑坡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今年以来,基金业绩大幅分化,相比于去年基金业绩集体爬升,截至5月29日,超半数开放式基金为负收益,其中超过80只基金今年净值跌幅超10%,在中国证券市场中,“追涨杀跌”早已深入人心,“见好就收”更是中国人传承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大批基金净值重回“1时代”,基民大规模赎回已在意料之中。

当然,偏股基金、保本基金和各类债基的“克星”非互联网金融和货币基金莫属。数据显示,货币基金规模今年前4个月增加了134%,而其他类基金规模增幅均未超10%。受困于流动性和收益率低下,各类债基、保本基金纷纷寻求转型,分级债基更是步入密集转型期。

在银行理财产品、信托、P2P等多方挤压之下,基金业已至“生死存亡之秋”,当前业内充斥着体制漏洞与信仰缺失的“讨伐声”,基金业不进则退,而据报道,马乐老鼠仓案将进入二审环节,马乐案一审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1884万元的结果显然不能服众,马乐案宣判之后业界一片哗然,普遍认为量刑过轻,放任老鼠仓抑或收服民心,基金业当有决断。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赵吉纯]

标签:基金业绩 基金净值 基金研究员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