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兖州煤业公司劳模“聚才纳金”促发展


来源:兖矿集团

近年来,兖州煤业公司工会以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为着力点,致力于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的创建,积极为高技能人才搭建研修平台,并以此为“孵化器”,让劳模唱主角,发挥引导、激励和带动效应,通过攻关、研发、传

近年来,兖州煤业公司工会以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为着力点,致力于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的创建,积极为高技能人才搭建研修平台,并以此为“孵化器”,让劳模唱主角,发挥引导、激励和带动效应,通过攻关、研发、传艺、交流,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培养技能领军型人才,将越来越多技能强、爱钻研、肯攻关、企业发展急需的优秀人才“孵化”成为出类拔萃的技能大师。

早在2011年10月份,煤业公司工会就在兴隆庄矿成立了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劳动模范高兴亮为组长的第一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三年多来,工会投入费用94万余元,大力创建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以点带面,迅速展开。兴隆庄矿高兴亮劳模创新工作室、东滩矿潘兴波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分别被中国能源化学工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13个工作室被集团公司命名,30多个不同工种、类型的公司、矿处级工作室也初具规模,形成“党政支持、工会组织、劳模(技能大师)牵头、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据悉,自2014年开始,集团公司每年至少创建8个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到2016年,建成25-30个集团公司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煤业公司把创新工作室作为新时期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主阵地之一,在成果立项、推广、转化和活动经费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在对上成果申报和各类评选树优时给予优先考虑。严格按照创建标准,坚持成熟一个、创建一个、挂牌一个的方式,命名公司级劳模(技能大师),并将创建活动纳入职工之家考核标准,确保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培育体系日臻完善,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才孵化器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集群效应由此得到全面彰显。

经过三年多的培育和发展,煤业公司部分基层单位已建立和形成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品牌”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如兴隆庄矿的高兴亮、王力生,鲍店矿的王维福、李洪启,济三矿的张磊、边震等等,论社会影响,这些主创人曾分别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煤行业优秀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全煤行业技能大师”、“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在省内或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影响较为广泛;论绝技绝活,这些热衷于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的劳模,都曾在行业内获得过有影响的发明、创造和重大技术革新,他们利用所掌握的绝技绝活,用于实际生产与经营,为企业和矿井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劳模是金,能够带动别人成为劳模的劳模更是企业的宝。借助于“创新工作室”这一载体平台,广大劳模以传承技术、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推行实施“师傅+徒弟”的传帮带模式,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开展“样板培训”、“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等多元化培训,名师担教员,现场变课堂,案例当教材,围绕技术创新、流程优化和工艺改进等方面内容展开定期或不定期技术交流,结合井下现场所遇到的“一通三防”和隐患处理方法以及科研、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专业化培训,尤其对青年职工的培训效果显著,很多新职工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就能在工作岗位上独挡一面。以兴隆庄矿高兴亮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为例,2011年以来,这个工作室先后完成了煤矿液压综合实验台、电牵引采煤机弧形二次负压降尘装置等30多个革新项目,提高了机电设备科技含量和运行效率,目前已带出60多名高级技师和技师,有120多名职工成为单位技术骨干。2013年,134人取得高级工和技师职业资格,57人被集团公司评为第五届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其中专业技术带头人9人,位列公司第一。

在煤矿环境中如春笋般出现的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几乎都将探索和研发重点锁定矿井安全生产中的技术难关,本着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对技术难题进行会诊,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和使用上力求取得新突破,由此凸显出来的价值效应不可低估。

鲍店矿以山东省首席技师、集团公司高级技师王维福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是以矿三级教育培训基地为依托,实验室配备各类设备和培训教材、模拟工作面等。2011年以来,王维福大师工作室共完成创新成果145项,为矿井创造了相当可观的价值。同时,工作室成员为区队开展自主培训活动,培训职工2900人次,并为南屯、兴隆庄矿、东滩等兄弟矿井培训采煤技术工人800余人。目前,该矿正在积极培育集团公司劳动模范、高级技师李洪启劳模创新工作室。2013年以来,李洪启创新团队结合“三减三提”深化拓展要求,对主井提升系统进行优化,使主井单箕斗提升运行时间缩短一秒,仅此一项每天多提升12钩,每年多提升原煤50000多吨,为矿井创效2500多万元。

自2013年以来,济三矿以张磊、边震为主创人的工作室围绕技术创新、工艺革新、设备改造、人才培养等方面,最大努力地为矿井创造效益,先后取得创新成果27项,申请国家专利11项,为矿井节约各类费用500余万元。其中,在选煤技改工作中,张磊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开展的《提高磁选机介质回收率》、《减少介质管路跑冒滴漏》课题,研发出磁选机溢流调节装置,应用不锈钢刮条搅拌改善磁选效果的革新,总结应用了一套防止管路跑冒滴漏的方式方法,介耗指标由原来的2.3kg/T降低到1.8kg/T,节约费用达120万元以上。

去年5月份,南屯矿在陕西未来能源金鸡滩煤矿建立了煤业公司首个支援驻外矿井劳模创新工作室——郝胜峰劳模创新工作室,随着对接矿井步伐的逐步加快,兖州煤业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触角已然延伸到驻外开发单位。未来十年甚至更长远的道路上,这一人才的“聚宝盆”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不可期的价值。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得格]

标签:州煤业公司劳模 聚才纳金 促发展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