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IPO重启在即 A股望从反弹季转入震荡季


来源:上海证券报

实际上,近期政策面已经开始持续释放诸多信息,尤其是资本市场基本功能的恢复使得市场多头预期不断强化。国泰君安分析认为,随着“打新”和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临近,资金面面临考验,央行下调SLF利率并设定SLF利率上限,有助于稳定资金面预期。

行情或从反弹季转入震荡季

我们前期分析提示,四季度是A股的“反弹季”,但四季度的反弹主要体现在10月和11月,进入12月份后的市场,将会受到各种年终因素的侵扰而再度复杂起来。年终干扰因素包括美元12月份加息预期强化,企业投资者年终赎回与机构投资者年终结账、年终做账因素或导致市场利率年末翘尾,随着企业财务年度的结束,传统产业股面临财务报表压力、新兴产也业面临成长性成色检验的压力。同时,28家按照“老规矩”发行的新股需要在年末之前一个多月时间内发行完毕,必定对市场存量资金形成扰动。

此外,我们前期分析,10-11月份的反弹已经进入自6月份灾害性下跌以来的综合持股成本区,绝大多数股票均已进入“解套区”,必然需要通过反复换手震荡来消化。技术上,创业板已经临近6月份高位下跌以来的半分位,相对弱势的上证综指也已临近0.382的反弹阻力位。更主要的是,经过秋季反弹之后,A股又回到了相当“不便宜”阶段,以上诸多因素决定了A股正在从反弹季转入震荡季。

明年的确定性因素和不确定因素

时近年末,市场各路投研机构又开始了“吃面”——通过宏观面、政策面、市场面来预期明年的市场形势,尽管实证表明这些预期的可靠性并不高,因为市场最大的魅力是超预期,但这个一年一度的“道场”还是要做的。

关于明年的预期,我们更注重预期中的确定性因素和超预期这两个维度。2016年市场的可确定性因素是:第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仍处于过剩产能去化周期、外围经济疲弱期、内部结构转型缓慢期、政策边际效用下降期,整体经济形势仍处于趋势性的缓降期;GDP是6.8还是6.7并无差异,也无实质意义。基于2015年下半年财政刺激性政策、货币宽松性政策的滞后效应,以及“十三五”规划落地的作用,明年经济上半年好于下半年;第二,2016年仍处于资本从虚、无风险收益继续走低、宽松环境继续的叠加期,社会流动性充裕与资产配置荒的矛盾仍继续存在;第三,结构转型的深化与“双创”的继续强化不会变,传统产业尤其是重资产传统行业仍将继续走弱,但在PPI趟底中股市中的传统产业有脉冲,市场机会依然会聚焦于新兴成长的“挖宝”;第四,改革进入“砸墙期”,一砸地方政府不作为的墙;二砸既得利益者固守的墙。2016年改革红利还难见规模效应,改革仍未趟过深水区,2015年所谓的“改革牛”只是个主题驱动的“憧憬牛”,2016年即使还有“改革牛”也仍是憧憬牛,还难以这么快见到“红利牛”。

2016年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或者超预期因素是:1、我们不认为2016年人民币贬值压力如目前市场预期的那么大。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是主要绑定和对标美元的汇率政策;另一方面2016年美元加息后美国经济复苏动力减弱,对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出存在此消彼长的对冲因素;再一方面,人民币在加入SDR前后有必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才能取得更好的国际地位;还有,中国经济相对于除美国之外的其他经济体仍具有比较性优势。因此,我们预期2016年人民币只存在2-3%左右的贬值空间,因此对国内资本市场影响不大;2、2016年可能出现的局部性金融风险尽管不如2015年股灾那么大,但风险点比2015年多。主要来自于僵尸型企业(行业)的债务风险、部分地方性银行的坏账风险、三四线城市的融资平台破产、P2P融资平台流动性风险扩大。此外,近几年上市公司“追时髦”大量跨界并购的项目经过大浪淘沙之后,也将进入“不达预期”的风险暴露期和坏账暴露期。

利用震荡获取收益

我们认为,经过2015年三季度灾害性下跌后,2016年的A股市场仍将处于一个市场新生态的重建期。期间,《证券法》修订后的颁布、IPO注册制的落地、新三板分层、深港通与沪伦通的推出、期权业务开展、期指等衍生品交易制度的重修、市场杠杆率的重修、“打新”规则的改变、金融机构更紧密的混业经营趋势等,使得未来几年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处于生态重建期的市场不具有大的趋势性机会,生态重建一般以震荡和收敛为主要特征。因此,整体来看,2016的A股市场变化虽然没有2015年那么剧烈,但市场环境将更为复杂,机会与风险并存;虽然刺激性没有2015年那么强,但对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和交易行为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后阶段行情,我们建议积极运用“震荡出效益”的交易性策略,主题方向上我们依然建议关注含权次新股,同时遵循岁末年初行情的运行规律:11-12月份是布局期、1月份是休整与分化期、2-3月份是热度炒作期。

沪指有望继续挑战半年线

延续近期以来的整固格局,上周A股主要围绕3600点展开震荡走势,多空双方也就年线持续反复拉锯,盘面上各板块呈现出较为有序的反复轮动,市场保持了相对充沛的内在做多动能。短线来看,随着资本市场基本融资功能得到恢复,多头思维也逐步变得强烈,预计沪指在年线附近适当整固并有效清洗浮筹后,仍将继续向上挑战半年线的压力。

从盘面的具体表现来看,大中小市值品种运行风格的差异化较为明显,权重板块与中小创品种之间的跷跷板格局进一步延续,但二八分化特征的出现是板块之间有序轮动的自然体现,也是盘面赚钱效应得以维系的有效保证,权重搭台、题材唱戏的良性格局有助于做多动能的持续释放。一方面,券商板块涨势有所减弱,各券商品种之间也呈现分化走势,使得其他如银行、保险等金融板块,以及地产等权重板块的表现相对一般,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指数难以快速突破压力区域。而在增量资金依然较为有限的背景下,蓝筹品种能够维持相对平稳的走势已经是对市场的最大贡献,同时也能为中小创为主的各类题材、概念品种创造出良好的做多氛围。另一方面,盘面热点主要集中于新兴产业相关的板块品种,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车、互联网、4G、智能穿戴等板块在盘中反复活跃,热点始终得以保持丰富,进而形成的显著的板块效应也使得A股强势格局不会轻易改变。

目前来看,两市成交量能尚未显著放大是制约股指难以快速摆脱年线的重要因素,无形中也延长了市场横向整固的时间周期,A股后市继续拓展反弹空间依然需要增量资金的驰援来配合,而这可能更多需要通过政策消息面的进一步正面刺激。

实际上,近期政策面已经开始持续释放诸多信息,尤其是资本市场基本功能的恢复使得市场多头预期不断强化。从同方国芯的大规模融资获批,到IPO重启,透露出管理层对于当前市场承压能力充满信心,伴随打新规则的改变,取消新股申购预交款、冻结资金的规定,也极大缓和了市场因为打新而出现的阶段性供求矛盾。后市运行过程中,两融余额持续攀升,股指期货恢复此前正常的交易模式,都有可能成为刺激指数的重要因素。此外,从大环境方面来看,前期对于场外配资的清理,以及近期金融反腐的推进,都为股市健康运行创造了良好氛围,也为慢牛的展开夯实了基础。

技术层面分析,均线系统多头排列形态得到良好延续,KDJ指标在高位持续反复钝化的情况也意味着整体强势并未转变,短期围绕年线的拉锯走势实际也在情理之中,一方面,3600-4000点区域本身是前期的筹码密集区,也是上一个K线构筑的箱体平台,本身就难以快速有效突破;另一方面,结合前期突破60日均线后,指数已经通过6—7个交易日来考验该均线的支撑有效性分析,在年线附近的整固自然需要更长时间来完成。适当整固不仅有利于消化筹码密集区的浮筹,也为后市继续冲击半年线压力而不断蓄势。

操作策略上,建议投资者保持七、八成仓位的同时,积极调整持仓结构,可适当减仓券商、充电桩、信息技术等短期涨幅已经较大的板块,及时落袋为安,同时可逢低逐步布局化工、医药、农业等补涨要求较为强烈的品种。

[责任编辑:张乾]

标签:IPO 反弹阻力 震荡走势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