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建设银行积极探索“未来银行”之路


来源:凤凰网山东

中国建设银行探索“未来银行”之路 2012年5月16日,《中国金融》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综合性、多功能经营是建设银行未来的选择》的文章,作者是中国建设银行新任董事长王洪章。这是他于年初履职以来首次公

中国建设银行探索“未来银行”之路

2012年5月16日,《中国金融》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综合性、多功能经营是建设银行未来的选择》的文章,作者是中国建设银行新任董事长王洪章。这是他于年初履职以来首次公开其主政思路。自然引起业界广泛的关注。

此时,中国银行业也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口。股份制改革的红利虽未耗尽,却也捉襟见肘,加之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银行业对改革的渴求日益紧迫。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都需要寻求新的道路,以免被时局抛下。何况,于巅峰处思想未来,恰逢其时。

王洪章给出的答案是“综合性、多功能经营”。他认为,这是商业银行“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客户多层次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建设银行下一步的目标是从单一银行功能转向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新的生存环境

2003年,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启动了股份制改革,通过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及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三级跳”,推动了整个银行业体系的现代化,从而奠定了被称为“黄金十年”的耀眼繁荣。

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这轮改革中“首位试水者”,它获得了巨额外汇注资,剥离不良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股份制改革、海内外上市,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变革。原本陷入技术性破产的它一举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几家银行之一。

美好时光似乎仍在继续。不过,世界的变化之大却也到了不能漠视的地步。

一方面,多元化金融市场的发展使融资“脱媒”加速。商业银行金融核心的地位正在遭到挑战。大量优质企业放弃从银行贷款转而选择债券、上市IPO或配股。它们对银行的依赖性越来越弱。银行的议价能力随之降低。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在加速,长期同质化经营的银行竞争更加激烈,银行赖以生存的息差空间收窄。

另一方面,银行客户对金融服务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单一的信贷功能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比如:一些大象级的企业,它们越来越需要银行为其提供资金管理、并购咨询、融资顾问等服务,如果它走出国门,那需要的服务更多、更复杂;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则需要私人银行、财富打理、消费金融、信用卡等服务。这使得以信贷为主的传统商业银行难以应付。

再者,随着金融领域的放开,进入者的威胁大为增加。这一点从“民营银行”成为股市当红概念即可见一斑。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刚一落地,数十家民营企业立即表明要申办银行。热情之高,令人侧目。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替代能力也在提高,在支付端、在小微贷款领域,大有取而代之的气势。互联网金融所以那样受青睐,原因也多在于此。

对此,有人做了一个形象的喻示:以前,大伙儿很穷,吃饭只有大米,而大街上米行只有那么几家,于是,米行的门前总是排长队;现在,大伙富裕了,除了大米,还要吃牛奶、面包,于是,米行门前的长队自然就缩短了。何况,很多人眼红米行赚钱多,纷纷撸起袖子要开。这也让老米行压力增大。那么,老米行怎么办?

这就是摆在王洪章们面前的问题:在一个变化了的世界中如何保持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王洪章的回答或者说中国建设银行的回答是九个字: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飞]

标签:银行 未来 之路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