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服务性消费成北京稳增长利器


来源:北京商报

而在居民收入方面,上半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05元,同比增长8.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71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18元,增长9.1%。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邢志宏介绍,今年1-5月,北京市商品性消费7208亿元,同比增长7.8%,而服务性消费则为3258亿元,同比增长9%,服务性消费的增速高于商品性消费已经常态化。

服务性消费成北京稳增长利器 宋媛媛/制表

继全国上半年经济数据面世后,北京市也于昨日公布了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昨日,北京市统计局网站发布消息,上半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78.3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夏沁芳表示,尽管传统产业动力明显不足,但信息、科技服务等行业发展势头迅猛,服务性消费的快速增长更是促进了经济发展新动力的形成。

经济增速与全国GDP同步

与全国GDP半年增速相同,北京的半年GDP增速同样为7%。从产业类别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5.6亿元,下降16.5%,降幅扩大15.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964.9亿元,增长4.3%,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557.8亿元,增长7.9%,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

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一季度提高了0.3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别和服务项目来看,食品、烟酒、服装、交通和通信等领域均有较大幅度的上涨。

而在居民收入方面,上半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05元,同比增长8.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71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18元,增长9.1%。夏沁芳介绍道,农村民居可支配收入增速已经连续七年高于城镇居民,另外她还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就业形势依然稳定,失业率控制在1.4%左右,处于较低水平。

房地产投资回暖

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66.7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2个百分点。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完成了804.7亿元,增速也由一季度下降20.6%迅速“转正”为增长1%。

更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上半年完成民间投资1292.9亿元,同比增长13.3%,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40.8%。北京商报记者对比后发现,北京市的民间投资增速要比5.3%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8个百分点。

夏沁芳表示,目前民间投资较多地集中在房地产领域,楼市的逐步回暖正在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向其靠拢。据悉,北京市上半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08.3亿元,同比增长19.1%,商品住宅销售更是完成了481.1万平方米,同比大增23.8%。

“除了房地产之外,民间投资还比较多地投向了交通运输及仓储领域。”夏沁芳说道。她介绍称,今年上半年,投入在交通运输及仓储领域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了2倍多,增速远高于其他领域。

服务性消费占比稳步提升

在北京不断向外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的过程中,第三产业逐渐坐稳了经济结构中的“头把交椅”,居民的消费习惯也逐渐偏向服务业产业。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邢志宏介绍,今年1-5月,北京市商品性消费7208亿元,同比增长7.8%,而服务性消费则为3258亿元,同比增长9%,服务性消费的增速高于商品性消费已经常态化。交通、教育、文化和信息4个领域则是北京市服务性消费的主要阵地,4个领域的消费额占到了全市服务性消费额的70%以上。

服务性消费额占消费总额的比重也在逐渐攀升。据相关数据测算,2010-2013年,服务性消费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仅为34.4%。而2014年北京市服务性消费额为7405.2亿元,占全市消费市场总规模的比重为44.9%,今年1-5月,服务性消费额占消费总额的比重更是达到了45.2%。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表示,北京在经历了定位与转型之后,已经确立了其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的地位,“服务型城市”更是北京的一个重要标签。但目前北京部分服务消费领域存在供给不足、供需失衡、供给质量不高等问题,这抑制了消费需求的释放,也是当前北京服务性消费的困境之一。

此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北京的创新产业、创业企业也成为北京半年经济报的一个亮点。夏沁芳介绍,上半年北京新增的科技创新企业比去年同期多出将近30%,以中关村为例,中关村示范区在创新投入和科技人员的投入上均呈两位数的上涨。作为判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上半年中关村示范区发明专利同比上升30.7%,专利授权也同比上涨29.9%。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乾]

标签:服务性消费 民间投资 同比增长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