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行业协会摘“红顶”别忘监管


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而“红顶中介”中最为强势者莫过于一些由政府部门转型而来的社会中介组织,以及一些捆绑在政府主管部门名下的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并非脱管,不是政府对行业协会商会一脱了之,而是要加强综合监管,建立起新型合作关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对外发布。方案提出,积极稳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厘清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商会的职能边界,加强综合监管和党建工作,促进行业协会商会成为依法设立、自主办会、服务为本、治理规范、行为自律的社会组织。

“红顶中介”摘掉“官帽子”的时刻,终于到来了!这是舆论在获悉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后的普遍反应。从“红顶”一词不难看出,此类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的复杂关系。而“红顶中介”中最为强势者莫过于一些由政府部门转型而来的社会中介组织,以及一些捆绑在政府主管部门名下的行业协会商会。这类“红顶中介”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能够调动、利用相应的权力资源,谋取其他社会组织无法企及的利益。不过,这类行业协会商会最初的面目并非如此。作为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纽带,行业协会商会在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企业发展、促进行业自律、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做市场需要做却无人牵头的事,政府想要做却无精力做的事。然而,因为这类行业协会商会只改“面子”不改“里子”,所以也就跟权力部门有血缘、裙带关系,它们不仅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还“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通过形形色色的手续、关卡、资质、认证,掐住审批的脖子。不仅如此,这类行业协会商会也从改革开放初期不足1000个,发展到2013年的6万多个,数量虽多但代表性不强,很多全国性协会对业内企业的覆盖率不足一半甚至更低。因此,无论是从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向市场和社会释放的改革红利角度,还是从加强自身组织和法规建设的角度,行业协会商会都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红顶”的行业协会商会如何改?央办、国办的《方案》提出了清晰的路线图、明确的时间表和具体的任务书。首要是实现“五个分离”,即机构分离,取消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商会的主办、主管、联系和挂靠关系;职能分离,剥离行业协会商会现有的行政职能,对适合其承担的职能制定清单目录;资产财务分离,行业协会商会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实行独立财务管理,自2018年起取消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的财政直接拨款;人员管理分离,行业协会商会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使用的事业编制相应核销,行政机关不得推荐、安排在职和退(离)休公务员到行业协会商会任职兼职;党建、外事等事项分离,规范各类管理关系,加强综合监管。其中,实现资产财务分离和人员管理分离,至为关键,个中道理不言而喻。

当然,脱钩并非脱管,不是政府对行业协会商会一脱了之,而是要加强综合监管,建立起新型合作关系。既要充分激活行业协会商会的市场自主性,强化其自治能力,让权力走开,由市场自行配置资源,实现中介机构设置和人事安排的完全市场化,让所有中介组织平等竞争;又要时时绷紧监管这根弦,完善政府综合监管体系,不留真空,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能,做到“多管齐下”,防止这些行业协会商会成为“脱缰野马”。只有政府和行业协会商会各司其职,各归其位,行业协会商会才能真正走上良性健康发展之路,更好地为政府、企业、行业提供智力支撑。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乾]

标签:红顶 行业协会 职能边界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