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总理三天内两次喊话 中国制造向“智造”突围


来源:中国证券网

在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是推进“中国‘智’造”。铸造“国之重器”,为中国发展“强筋壮骨”,李克强也对中国制造提出了要求,“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要害”,就是“智能转型”。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苑 梁敏)在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是推进“中国‘智’造”。两天前,李克强在工信部召开的座谈会上同样提到了这一说法。他指出“中国装备2025”要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结合。

总理为何三天内两提中国“智造”?中国“智造”如何突围?

“中国制造2025”实为中国“智造”路线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随后两个月,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由国务院正式印发。

在积极部署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同时,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也曾频繁出现在李克强的讲话中。

总理为何如此力推“中国制造2025”?因为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先来看看中国制造有多强!中国有超过20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有几十种产品的出口占到全世界出口总量的70%以上。大到飞机,小到螺丝。离开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国际市场上工业品的价格可能会翻一番。

“制造”二字对中国有多重要?李克强说,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重器”。

“能否造和外国一样好用的笔?”总理在考察相关部门时的一句问话恰恰点中了中国制造的软肋。将技术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成熟的人才市场,公平的市场环境、诚信的交易体系等等,这些都是当前中国制造业的短板。

“这是我们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是以开放推动发展的必由之路。”李克强指出。

中国制造必须转型升级。总理在讲话中明晰了转型升级的路径:一方面,传统的“中国制造”、以代工生产的消费品仍在继续出口;另一方面,中国装备“走出去”异军突起,反过来带动了中国制造的全面升级。

在总理看来,我们提出“中国制造2025”,实际上是推进中国制造的不断升级。要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努力形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铸造“国之重器”,为中国发展“强筋壮骨”,李克强也对中国制造提出了要求,“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要害”,就是“智能转型”。

升级的突破口在于“走出去”

如果说制造业是“国之重器”,那么装备制造业可以称之为“重中之重”。装备制造业为国民经济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生产技术装备,是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的标志。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提高。“大进大出”发展模式带动了国内的大量就业,也推进了工业化进程,但大部分利润并没有留在国内。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再依靠廉价劳动力确实难以为继。但在装备制造业,中国还有巨大的优势。”在6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说,“如果中国制造从消费品转向中国装备,就能真正推动中国经济大大升级,进而迈向中高端。”

他特别强调,要把装备制造业确立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在过去的几年间,推销中国制造,尤其是中国装备,已经成为李克强总理外交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到一地,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李克强都尽职尽责的推销“中国货”。“我为中国装备‘站台’,希望你们给国家‘撑台’。李克强曾这样给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鼓劲。”

“传统的‘Made in China’我们还要做,但‘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应该是主打‘中国装备’”。

李克强认为,“中国装备”升级的突破口,就是推动装备“走出去”。这不仅能让我们在国际市场实现“三赢”,更能倒逼国内产业的全面升级,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智造”基石

“集众智者成大事”,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十几亿人层出不穷的新点子,激发市场活力,真正推进中国制造的智能转型。

这是李克强近期谈及中国“智造”不断重申的一个观点。他指出,“智能制造”

的一大支点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早就是李克强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此后,他也在各种场合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

李克强指出,“过去传统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传统的动能也在减弱。为什么我们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跟中国‘智’造联系到一起。智从哪里来?集众人之智。想要创新,要运用互联网技术,运用信息化平台,这一定要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李克强表示,新形势下,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不仅要在一般消费品领域,更要在技术含量高的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领域勇于争先。要打造创新驱动新优势,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释放从创意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巨大创造潜能,推动更多企业由产品代工向品牌塑造跃升,促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乾]

标签:制造 总理 中国制造2025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