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许一力:中国有没有能力主导亚投行?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创始国申请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制度框架的搭建和运营,这一步才是对中国主导亚投行的重大考验。而接下来的挑战在于:中国如何在主导亚投行话语权的前提下平衡创始成员国之间的需求,让亚投行切实有效地运作起来。

资料图片

对于亚投行,有些人可能会有个小小的误解,就是亚投行是由中国发起设立的,主导权就应该顺理成章地在咱们自己手里,我们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谁也管不了。

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

创始国申请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制度框架的搭建和运营,这一步才是对中国主导亚投行的重大考验。试想,50多个国家,如何分这块大蛋糕才刚刚摆上台面。

那么,中国到底有没有能力去主导亚投行呢?

中国有句老话叫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从2013年我国对外提出成立亚投行的想法,到2014年10月24日首批21个亚洲国家在筹建备忘录上签字,到2015年3月12日英国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引发西方阵营全面倒戈,再到3月31日截止接收新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而今已达到56个国家,这一切都不是偶然或顺理成章发生的,而是我国了解各国所想所需,然后精心布局,辅以高明的智慧换来的重大成果。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这几年我国领导人令人瞠目的出访频率背后,是中央高层为“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和亚投行创立所做的重要政治铺垫,同时也由此增加了对“小伙伴们”的深入了解和彼此间的信任。当然,仅下这点功夫还不够,要想全面打造一条切实可行的“亚洲投融资链条”,我们还得拿出实际的好处来,同时还要平衡亚投行自身的切实需求。

在46个亚投行创始成员国的行列中,亚洲30个,欧洲12个,大洋洲2个,南美洲1个,非洲1个。其中,包括印尼在内的东南亚13个国家、包括印度在内的南亚国家以及中亚三国是最早提出要加入亚投行的亚洲国家,而这批成员国是亚投行成立的重要基石。因为无论是4700亿美元投资计划的印尼,有着500多亿资金需求的巴基斯坦,还是渴望上千亿美元资金打造“钻石四边形”高铁网的印度,都对亚投行有着切实需求,而中国对此也早已心知肚明,因此在与这些亚洲国家的商讨中双方基本都是一拍即合。

有了亚洲众多国家的热捧,亚投行也渐渐有了人气,这是第一步。加上给出的诱人条件,那些远在海洋彼岸的国家也开始坐不住了。

在非亚洲的国家中,新西兰是第一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其实早在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与新西兰总理会谈时双方就基本将此事落实了。而此前中国与英国双方领导人展开了多次交流,也让英国看到了中国的诚意和亚投行能够给英国带来的切实利益,因此英国毅然决然在美国巨大的压力下选择加入亚投行。这也引发了多米诺效应,瑞士、挪威、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纷纷效仿。

与此同时,在亚投行长期而稳定的基建收益“愿景”的激励下,包括沙特、卡塔尔、科威特等中东的“土豪们”也来了,他们带来的也正是亚投行所需要的巨大资金支持。而在申请即将结束的最后几天,澳大利亚、俄罗斯也都赶上了“末班车”。

显然,正是由于我国在之前几年的时间里深入了解了这些国家的具体需求,再充分衡量亚投行的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通过亚投行给予各国丰富的想象空间,才有了亚投行的今天。

而接下来的挑战在于:中国如何在主导亚投行话语权的前提下平衡创始成员国之间的需求,让亚投行切实有效地运作起来。

在大家最为关注的我国对于亚投行话语权的主导方面,官方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亚投行的股权分配将会以GDP 为基础,其中亚洲成员的股权占比在70%-80%,亚洲以外国家占20%-30%,其实这也意味着中国成为亚投行第一大股东基本已成定局。

解决了话语权的问题之后,中国主导的亚投行还面临着一个巨大考验:亚投行自身的定位是一家多边商业银行,也就是说亚投行一定要能够实现投资回报,毕竟中东那些土豪们是不会无缘无故来这里看热闹的。但亚投行侧重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都周期长、融资难度大,而且受地缘政治影响很大,不过只要开始盈利,其回报便会非常稳定。

所以,如何平衡建设需求与盈利需求,的确是个考验。

据统计,未来10年的时间里,整个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总需求高达10万亿美元,这对亚投行的创始国们来说绝对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因为如此巨大的建设需求之下,催生的同样是巨大的原材料和工程建设需求:不仅包括水泥、钢铁、沥青等大宗商品,还包括施工机械和建筑员工以及所带来的生活需求。这对目前产能过剩的中国来说绝对是一笔诱人的买卖,但同时要考虑到的是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等国及非洲国家同样是资源大国,如何合理地分配各国之间的资源优势、平衡个中利害关系同样重要。

另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盈利周期长,所以对贷款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社会、经济稳定是一个大前提。简单说,就是中国要想尽一切办法,在任何一个基础设施开工建设之初就让大家看到这个项目所具备的盈利能力,因为盈利能力的展现也是保证亚投行进行持续资本和过剩产能输出的根本所在。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的综合国力似乎并不支持如此高要求的现实需要,必须要通过多边合作来完成这个伟大的愿景。当然,使这46个创始成员国成为一个巨大的利益共同体,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不妨看看如今的世界经济格局。由中国主导的国际合作平台包括亚投行在内一共有14个。据统计,在世界格局内存在的国际机构中,有10%已经走向消亡,将近40%影响力已渐逝,而剩下的50%多的国际机构中大部分是由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美国在把控。所以中国要想通过亚投行完成自身的过剩产能输出,就必须以自身的足够强大为基石。

亚洲之地,大国林立,小国众多,任何区域性组织都难免被轻易地打上政治的烙印。如何让一个由我国主导的多边性组织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是对中国智慧的又一次巨大考验。(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许一力)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乾]

标签:投行 末班车 成员国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