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许一力:期权为何没让蓝筹如预期般上涨


来源:CCTV证券资讯频道

两个事件成了近期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一个是上周五证监会发布了股票期权,一个是今天再度传递出宽松的信号。看来对于已经有了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市场而言,股票期权的影响实际上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原标题:许一力:期权为何没让蓝筹如预期般上涨

两个事件成了近期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一个是上周五证监会发布了股票期权,一个是今天再度传递出宽松的信号。我们先说前者,上周五消息一出,市场一片恐慌,大有“天了噜,股指期货2.0来了”的意思。这种情绪很有意思,甚至可以说是荒唐。

从A股本身而言,抛开股票期权的学术问题不谈,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一,门槛,第二,杠杆——股票期权都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变化。事实上,从做空工具的角度出发,对比股票期权和现有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的实质性区别无非就是这两点。

但是我们看到,第一门槛,融资融券5万,股指期货和股票期权都是50万,没有进一步放低整个市场的做空门槛。第二杠杆,目前股指期货的杠杆水平大概是9-12倍左右,而融资融券则是3倍上下,股票期权能够略微放松,但是真的能够给出那种逆天的高杠杆属性么?我看未必。这两点上,股票期权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放松。

看来对于已经有了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市场而言,股票期权的影响实际上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以上只是从A股本身的结构来说,而从外盘来说,就夸张了。

美国当年推行股票期权,美股单月涨了近一半,香港95年联合交易所推出股票期权,恒生指数一周冲高了7%。国际上面的案例基本上都是逢期权必涨,单单是A股很尴尬的走了个下跌的走势,不得不说是股民已经被吓出病来了。

散户被吓怕了,但是机构应该是比较理智的吧。那么我们可以说,近期的市场调整并不是源自于股票期权的开闸,那么是来自于哪里呢?

是来自于打新资金离场背景被融资融券杠杆放大的结果。

对比7月份行情展开以来,可以看到打新对于市场的影响正在随着时间的推进变得愈发明显。并且在11月之后的三轮打新,实际上成为了市场成交额大幅缩减的一个关键信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迹象?

因为本轮行情的资金是来自于无风险利率下调之后,在房地产市场并不明朗之前,前期炒房、炒矿,炒房地产为基础的投资项目的大量资金,寻找一个新的高回报投资渠道之下的必然结局。11月份时股市暴涨成了这种需求推动下的结果。而暴涨之后,对比老股投资而言,打新的无风险收益更加惊人,而几次打新对于这些资金的投资惯性开始形成偏移,资金的分流在股指已经持续上涨超过50%的前提下是大概率事件。

这种分流,与监管层的政策需求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惊人的吻合。

我们此前分析了央行的几次流动性释放动作,结果都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央行释放的流动性无法进入实体经济?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股市成为了有效地洼地,吸纳了大量的资金。所以如何稀释股市投资赚钱效应对于流动性释放的拦截?实际上就是在新一轮宽松政策下达之前,监管层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而我们看到,今天,非常不可思议的,市场传闻央行准备进行新一轮的宽松操作,而中金也给出了“一定会进一步降准”的口号。这种背景之下,是不是高层已经找到了遏制市场蛮牛走势的关键了呢?

的确可以这么理解。只是这个关键,并不是此前市场传闻的收紧两融,而是加大新股发行力度。毕竟两融对比国际市惩券商本身的基本面因素来说,目前的杠杆和占比都并不高——券商合理杠杆应该是5倍左右,目前大约是一半,而两融占比目前是2.5%,国际市场是3%。再加上券商本身的自我约束就比监管层要严厉。

这种格局下,收紧两融传递的信号会过犹不及,很可能从根本上扼杀牛市周期,反而是通过加大新股发行规模能够有效的冲击现有的蛮牛走势。

这种模式,在一月的22只新股申购,和较之前几月更早的申购期中都已经有所体现。很显然,这并不意味着牛市就此结束。要知道,抑制A股上涨的背后,恰恰是为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做铺垫,而只要宽松政策出台,那么市场就能够得到下方的流动性支撑。

未来A股会形成一个上有新股,下游宽松的慢牛行情,这应该会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归根结底,也只有这种慢牛,才真正符合监管层的政治需要。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倪珊珊]

标签:股票期权 融资融券 牛市周期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