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评论:不能自得于中国经济“被第一”


来源:京华时报

认清追赶者而非领先者的事实,既可以避免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时超出自己的能力负荷,又可激励我们尽快推动经济实现由做大到做强的转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2014年的GDP将达17.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7.4万亿美元,从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原标题:评论:不能自得于中国经济“被第一”

本报特约评论员徐立凡

认清追赶者而非领先者的事实,既可以避免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时超出自己的能力负荷,又可激励我们尽快推动经济实现由做大到做强的转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2014年的GDP将达17.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7.4万亿美元,从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IMF还预计,到2019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20%。

这不是中国经济第一次“被第一”。不过,相对于此前各研究机构对中国经济规模的估计,IMF因为其权威性而显得更加可信,并引发了美国舆论的热议。但我们无须也无法自得。

比较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实力,通常有两种算法,一是购买力平价,二是对名义汇率进行真实评估。但这两种算法均有局限性而未必能反映真实情况。购买力平价算法基于两国货币的真实购买力来进行比较,但采集什么样的商品价格信息对于计算结果影响巨大。比如,在中美之间比较,如果采集信息以中国平均价格水平高于美国的房价为主,则中国经济规模可能高出美国很多,但如果采集信息以美国平均价格水平高于中国的主要反映人工成本的商品价格为主,那么将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而且,由于不同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同,所采集信息本身不一定反映真实情况。相对而言,中国价格体系中扭曲的概率更大,这也将导致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失真。而对名义汇率进行计算,因为对汇率的合理估值很大程度上是政治立场决定的结果,因此其计算结果同样不可信赖。

因此,IMF对于中美经济规模的比较,尽管可能真实反映出了两国经济增长的趋势,但未必能真实反映出现状。

更何况,即使中国经济规模真的超过了美国,也不足以让我们自得。经济规模能够反映经济体量,但却不能反映经济强弱,因此也就无法反映国力的强弱。历史地看,在过去的模糊统计时代,中国经济规模曾长久领先全球,但不能避免国力衰落。而假如从人均来看,强弱的差异性将更加明显:中国人口规模5倍于美国,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总体经济规模与美国持平,人均GDP产出能力仍弱于美国5倍。

还必须看到这样的事实:在中国经济规模迅速向美国看齐的同时,温室气体排放也成为全球第一,单位GDP能耗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排第一,甚至达到了全球平均值的2.5倍。在这些数据的背后,折射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性,而单纯依赖人力资源、环境资源获取的GDP,总量越高越不可持续。

相较而言,美国经济不是依赖低端生产活动,而是更多地依靠美元的全球统治地位、对商业规则的解释权、在世界经济分工体系顶端的领先地位、有限度的资源开发而维持并扩大规模。通过页岩油气技术的开发,美国还有可能成为全球能源第一大出口国。而能源供应和运输,正是中国经济的主要瓶颈之一。

至少在现阶段,追赶美国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认清追赶者而非领先者的事实,既可以避免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时超出自己的能力负荷,又可激励我们尽快推动经济实现由做大到做强的转变。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倪珊珊]

标签:经济规模 中国参与 IMF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