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程志强:2014年上半年经济结构调整初现成效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告别了10年的高速增长区间,增长率开始放缓,逐步进入一个相对高速的增长期。虽然2014年整体经济形势在政府微刺激的运作下可能会表现的相对平稳,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得到注意:

原标题:程志强:2014年上半年经济结构调整初现成效

一、2014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回顾

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告别了10年的高速增长区间,增长率开始放缓,逐步进入一个相对高速的增长期。针对中国经济所面临的这种长期转变,中国的决策层已经积极做好了筹谋,不仅能够接受经济适度放缓,而且以“预调、微调”的方式有意识地调控了增长速度。习近平主席在谈及经济发展速度时曾表示,“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从已公布的上半年数据分析,2014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整体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2014年上半年经济结构调整初现成效,但与风险并存

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虽然出现一定波动,但是整体运行平稳,保持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经济结构调整初现成效,改革活力增强,但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风险。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6.9万亿,同比增长7.4%,虽然略低于7.5%的市场预期,但是第三产业增长率有所提升,高于其他两大产业增长率,说明我国在宏观层面开始的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初步成效。同时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21.3万亿,同比名义增长17.3%,其中国有控股投资65667亿元增长14.8%,民间投资138607亿元,增长20.1%,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高位放缓趋势,下图表示国有、中央、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明显看出二者虽然累计增长率仍然较高,但是已经有放缓甚至减少的趋势。而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中西部及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远高于东部及第一二产业,也显示出我国区域间及产业间经济格局已经开始发生变化,逐步开始趋于平衡。而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转向,第三产业及中西部地区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进一步增加居民收入、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升消费水平,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进而逐步减缓我国二元经济体制的突出矛盾,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虽然固定投资倾向的改变表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初现端倪,但是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显现出了调整行情,一些地区出现了“以价换量”的促销行为,而三四线城市更是出现了由于商品房需求不足而导致房价下跌的情形,同时通过下图的趋势比较也可以说明房地产市场隐现调整风险。一旦该房地产市场出现深度调整,将会直接引发金融动荡,影响经济发展。

进出口贸易低迷

中国的出口依然处于难关,虽然六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6.4%,但是整体上半年前六个月中国出口10619亿美元,同比增长0.9%,较2013年上半年回落9.5个百分点;在进口方面,我国上半年增长1.5%,同比回落5.2个百分点,贸易顺差3420亿美元。若从每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与累计增长数值来看如下图所示,进出口总额出现了一定的波动,虽然去年实际有效汇率的增值对进出口的滞后影响到今年才有所显现,但是不可否认国外环境的变化影响了我国进出口贸易,致使国内企业经济压力剧增。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经济从金融危机复苏的过程中,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的关系逐渐发生变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对新兴经济体发展的意义减弱。对于出口占国民经济比例较高的东亚地区而言,增长动力正在转变,尤其对中国来说这种变化更为明显。

2014年经济整体下行压力较大,虚拟经济相对活跃

2014年整体经济具有较大的下行压力,发电量与铁路货运量都出现下跌,但金融机构等虚拟经济表现异常活跃。

全国发电总量以及铁路货运量是“克强指数”的两个重要指标,能直接反应出我国实体经济的活跃程度,同时数据的虚报程度较低,可信度较高。2014年上半年我国发电量达24342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4%,增长速度低于上半年GDP7.4%的增长。上半年全国铁路运输业产值2045亿元,同比增长14.2%,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回落8个百分点。从上述两个数据来看我国当前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在去除物价因素的情况下,制造业确实存在衰退的可能。

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则较快,六月末累计已达77.63万亿元,上半年新增贷款5.7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上半年GDP增速,但从我国资金流向来看,虚拟经济未能起到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存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离现象。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外部条件在不断的变好,欧洲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但是还不能说已经走上了良好复苏的道路。日本在安倍经济学的指导下,做了一些重大调整,虽然不能保证日本经济长时间的增长,但是较过去长达20年的停滞阶段已经有了很好的改观。再看看美国的情况,美国的非农失业率5月保持在6.3% 左右,而且个人消费开支增幅经修正后为1%,从趋势上看,美国已经开始逐步复苏。

总的来看,我国上半年经济运行虽然整体上看似平稳,但仍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风险,需要我们继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尤其是需要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解决好产能过剩导致的投资需求不足,以及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问题导致的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二、2014年中国经济展望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中央提出了“稳中有为”的整体思路。这就意味着中国决策高层希望协调“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三者之间关系,在保证一定经济增长率的基础上,缓解甚至根本上解决深层次社会矛盾。同样今年也会是改革充满看点的一年,而就全年经济预测而言,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全年整体经济增长整体平稳,但具有一定下行压力

2014年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应该相对平稳。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虽然经济运行面临实体经济经营困难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的关口,承受着一定的下行压力,但是基础设施投资与库存回补因素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同时城镇化以及棚户区改造与政府微刺激政策的作用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产能过剩后的需求真空。预计在政府经济微刺激的情况下,预计2014年下半年经济形势应该优于上半年,全年经济增长率应该在7.5-7.6%之间。

物价上涨压力较小,呈现温和回升态势

就我国物价而言,总体应呈现出温和回升的态势。从工业消费品价格看,预计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运行平稳,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较小,同时在国内工业产业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不改变的基础上,工业价格基本稳定。当然服务价格会由于劳动力价格上涨而出现上升趋势,而在食品价格方面,粮价由于粮食的再次增产将会保持稳定,但是肉类和蔬菜有一定的上扬趋势,预计居民消费价格将会有小幅上涨。

2014年就业压力仍然巨大,短期内解决乏力

2014年我国在就业问题方面仍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结构性失业短期内解决乏力。虽然由于我国就业容量较大的服务业发展较快,将会提供一大批新的就业岗位,但是短期内服务业的发展无法完全消化之前遗留的就业缺口,而且大学生就业困难和过剩行业企业职工下岗等结构性失业问题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地解决,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年的就业压力与往年相比只会加剧而不会出现减弱的趋势。

虽然2014年整体经济形势在政府微刺激的运作下可能会表现的相对平稳,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得到注意:

地方债务问题

地方债务可能会引发整体经济杠杆率较高,造成银行流动性紧张,可能拉低经济增长速度。地方大量资金沉淀于地方政府与房地产企业,造成金融杠杆率居高不下,而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利润下降,也使得一部分企业必须依靠新贷款来维系自身资金链的稳定,而商业银行为维持自身利益防止不良贷款的出现,也将上调利率与提高贷款审核标准,这直接造成了市场资金的短期,可能进一步拉低经济增长速度。

制造业空心化倾向严重

制造业的空心化倾向也将可能成为阻碍经济增长的一个因素。我国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即使我国当前M2供应量一直增加,如下图所示,图中红线表示M2 的增长率,每月都保持在同比增长15%,但是利率也在不断上涨,而我国制造业空心化的现象又十分严重,而从库存较多、产能过剩、投资减少的现状看,制造业有可能在未来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融资成本,无法支撑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转,由此可能进入恶性循环,造成经济的增长速率的进一步放缓。

所以,在此压力之下我国各方面的改革措施值得期待。2014年的改革也将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未来经济走向,影响中国是否能够完成“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目标。

首先是金融体制改革。当前央行正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希望通过缩紧银根推动商业银行改革,清理旧账、坏账,但另一方面受到来自经济增长的压力,又不得不适当增加流动性,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彻底解决这一尴尬局面,央行需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放宽地方区域性银行的准入标准,同时提高银行监管力度,从数量与质量上壮大商业银行群体力量,服务好地区中小微企业,以缓解地方融资紧张局面,当然央行也可为商业银行松绑,探索资产证券化发展模式,增加商业银行资本,以提升债券市场的作用。

其次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的试行。我国正处于双重转型时期,即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基础是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国有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带头作用。混合所有制可以实现国有资本在不同产业间有进有退,优化配置,起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在涉及国家安全、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业以及支柱性的原材料、高新技术产业等关键性领域,通过混合经济的方式来以更少的国有资本获取更大的行业主导力,在竞争性领域或者关键性领域的竞争性环节中,则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方式引入民营资本来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制度转型中,考虑到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方式倒逼国有企业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成为真正具备活力的市场主体,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提供必需的参与主体基矗

最后对于市场经济建设而言,最重要的是构建广阔平等的市场平台,激发经济内生力量。政府应该通过顶层设计调动民间积极性,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改革中、参与到分配中、参与到经济发展中。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土地确权与农村房产“三权三证”的颁发,如此才能确保农民能够真正在土地市场中获得议价权,享受到改革所带来的红利,保障民生,释放消费潜力。对于政府而言,应该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成为市场有效的政府,实现从“非可即禁”向“非禁即可”的理念转变,做政府应做的事,服务于社会,将工作重点放在增加社会保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投资机制等方面。

2014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也是压力巨大的一年,今年整体经济运行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未来我国改革的成效,如何处理好短期刺激与长期改革红利之间的权衡关系,也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难题,更是未来改革的方向与动力。

程志强,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联合会主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理事。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倪珊珊]

标签:调整行情 经济结构调整 过剩行业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