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蛋,重要的是机制!
2013年09月03日 12:4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黄小鹏
原标题:笨蛋,重要的是机制!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正在制订化解五大行业(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和造船)产能过剩方案,甚至有报道说未来近半钢铁产能将被砍掉。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结
原标题:笨蛋,重要的是机制!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正在制订化解五大行业(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和造船)产能过剩方案,甚至有报道说未来近半钢铁产能将被砍掉。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结构性矛盾之一,如果能通过大力度的政策解决这一问题,显然可视为“调结构”取得的重大进展。因此,这则新闻让人充满期待是自然而然的。
笔者在此倒想泼一泼冷水:别对政府有形之手解决产能过剩太乐观。理由很简单,政府就是今天产能过剩主要的幕后推手,由幕后推手来解决它所造成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退一步说,就算这一次政府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决心特别大,能痛下杀手,那能保证不出现下一波普遍的产能过剩吗?显然不能。
产能的周期性过剩,是市场经济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在19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大约每隔十年就会出现一次经济危机。当时主要产业建筑业,从萧条时的信心崩溃到信心的逐步建立和投资兴旺,再到信心过度和产能过剩,正好是十年左右。进入20世纪,产能过剩在时间规律上更复杂了,但基本原理没有变。192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次超常的信心过度和投资过度,当1929年大危机到来时,产能过剩尤其严重。在企业普遍的去存货(向河里倾倒牛奶)和去产能(杀奶牛)完成之后,经济才进入新的上升周期。
在市场经济下,一旦产能过剩严重到一定程度,经济危机就无法避免。马克思认为,这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体现,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消灭以产能周期性过剩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危机,但历史开了一个大玩笑,在曾经尝试过这一方案的国家,危机并没有解决,只是表现形式改变了,而程度则变得更加严重了。相反,那些“腐朽”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产能周期性过剩问题反而大大缓和了,特别是制造业产能问题再也不成为困扰。不过,偶发性的产能过剩问题并没有彻底根除,有时还是比较严重的,但极少再出现在制造业领域了。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难道不就是金融业产能过剩的结果吗?
从历史不难看出:一、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就无法完全避免出现破坏性的产能过剩;二、政府对经济介入越多,破坏性产能过剩出现的概率就越大,破坏程度也越大。
近几十年来,产能过剩的产生与治理就在我国双腿并行,你追我赶,成为一道景观。从早期的治理地方重复投资,到中间对国企的“关停并转”,再到本轮周期回落后产能过剩问题的凸显,体制一方面在不断地制造着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政府之手又在不断地试图解决产能过剩。
从体制方面看,制造产能过剩的因素是普遍存在的。首先,国企体制是制造产能过剩的强大力量。国企管理层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主要取决于企业规模,做大规模成为国企的第一追求,在周期上升阶段,在大量廉价资金和其它资源支持下,国企可以完全不计后果,不用考虑盈利,拼了死命地扩张,因为它们不用考虑未来行业萧条时可能面临的生死风险。以航运业为例,大中华地区的五大航运企业中大陆地区占了三家,2012年这三家中国航企继续深陷亏损泥淖,而香港的东方海外和台湾的长荣海运都出现了盈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远洋等航企完全不顾行业周期风险,在繁荣期扩张过度。
近些年国资委缩减央企家数,而标准就是规模,可以想象,这些央企为了“保命”一定会不择手段上规模、扩产能,这正是已发生的事实。机制扭曲不仅体现在扩大规模时普遍不顾市场规律,也体现在应削减规模时强行维持规模。一些国企到了行业“牛市”结束也不愿意将现金交还给股东,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宁可去搞各种不务正业之事,如养猪。
其次,普遍的道德风险刺激产能过剩。正是行业低谷时的死亡威胁促使企业理性经营,使企业在上升期不盲目扩大产能,这种内在的抑制机制在国企,特别是地方支柱企业身上失效。近年很多地方的钢铁、电解铝企业,在亏损时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巨额补贴。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没有切割清楚,导致产能过剩,而问题出现后又迟迟无法去产能,形成许许多多的“僵尸企业”。
第三,政府的产业政策、产业规划成为产能过剩的推手。政府一旦制定产业规划,往往会动用各种补贴(土地、税收等)来实现规划。在“诱惑”之下,本来无投资意愿的企业(不仅有国企,还有民企)更是纷纷投资,产能也因之迅速扩张。不仅传统产业如此,一些所谓的新兴产业也如此。在政府引导之下,一些民企陷入两难,如果不参与这些项目,就可能做不大从而在行业竞争中败北,所以许多企业是明知有产能过剩风险,在诱惑和逼迫双重作用下,制造了更多产能。
从2003年经济向上周期刚刚启动时,中央政府对产能扩张过快就有了高度警觉,不断警告并出台相关措施,但各个行业的产能却在一路抑制之中不断地膨胀,足见机制问题才是根本。如不抓住这一核心,以行政手段和所谓的市场化手段来治理产能过剩,效果值得怀疑。
首先,行政手段会制造博弈。和当初投不投资的两难一样,现在地方政府和企业自身也面临着退不退出的问题,如果自己首先退出市场,等于是把便宜让给别的地方和别的企业,所以即便是经营异常困难,也没有哪个地方和哪个企业愿意主动去销毁产能,只会虚与委蛇,政策落实难度极大。其次,政府制定调整目标,也是过于高估了自己的能力。1990年代末政府抑制电力投资,后来被电力紧张证明是错误的,这说明政府无力预测未来的市场,甚至对于现有产能利用率数据都不一定有把握。第三,所谓市场化手段(技术准入)看上去很高明,本质也是行政手段,它为企业博弈政策增加新的变量。比方说,在需求好时对环保、技术等要求松一点,在差时要求严一点,这只会让一个正常的技术标准加入政府主观调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制定一个准入标准实现的时间点,并刚性实施,以简化企业经营环境。
产能过剩问题根源在机制,一旦产能过剩产生应该立即由市场决定其存亡。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有谁为了减少社会震荡去刻意阻挡金融业去产能的步伐吗?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