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齐商银行滨州分行行长:打造滨州当地城商行


来源:滨州日报

原标题:齐商银行滨州分行行长张波:打造“滨州市当地的城商行” 齐商银行滨州分行落户滨州已有6个年头,是滨州第一家外来城商行。2014年齐商银行滨州分行提出,积极打造“滨州市当地的城商行”。近日,记

原标题:齐商银行滨州分行行长张波:打造“滨州市当地的城商行”

齐商银行滨州分行落户滨州已有6个年头,是滨州第一家外来城商行。2014年齐商银行滨州分行提出,积极打造“滨州市当地的城商行”。近日,记者就如何进一步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等问题,采访了齐商银行滨州分行行长张波。

加速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打造“滨州市当地的城商行”

记者:融入地方经济发展,进行本土化发展这个口号已经提出了多年,你们为什么如此重视这项工作?

张波:其实这项工作从齐商银行滨州分行一成立就开始了,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做本土化的工作。只有实行本地化战略,我们才能更加贴近市场,这样在市场发生变化时我们将反应更快,也能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金融需求,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记者:今年你们提出要积极打造“滨州市当地的城商行”,这项工作从哪几方面进行?

张波:要想真正做成“滨州市当地的城商行”,需要继续坚持“市民银行”、“中小企业主办行”这一市场定位,融入当地,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还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以高质量的服务水准,赢得客户的青睐与信任;同时,聘请、吸纳当地优秀人才,充实管理队伍。也就是说,通过人员本土化、产品本土化和服务本土化来让城商行与地方经济融合起来。

记者:人才的本地化是一家银行本地化程度的重要标示。你们今年要怎样实施这项战略?

张波:今年我行将以总行成立培训中心、内部培训学院为契机,加大分行与总行之间人才的良性互动及流动机制,着力加强客户经理和综合柜员“两支队伍”建设;建立适应本地市场的人才管理制度,加快人员本土化建设,通过招聘、引进、培养等方式,实现人才效用发挥的最大化。

此外,为做好滨州市的“本土性银行”,2013年我行各级党、工会、共青团组织积极融入地方,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团市委、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等部门开展了“创先争优”、趣味运动会、篮球友谊赛、乒乓球友谊赛等各项有益于员工发展的文体活动。

实施“一河两制”差别化授权授信及激励考核机制

记者:今年你们提出,积极结合地方经济实际,实行“一河两制”的差别化授权授信及激励考核机制,形成特色化、差别化经营模式。您能介绍一下这项工作的原因和如何实施吗?

张波:这主要是由于滨州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支行之间发展出现不均衡。针对这一现象,我行在做好统筹兼顾的同时,各支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于业务基础发展好的、黄河以南的几家支行加大其授信权限力度,并委派风险经理,把控准入,成立计划领导小组,把握好“三查”制度,监督执行好各项授信制度。对于业务发展较为缓慢、黄河以北的支行进一步加大其营销力度,着力创新经营模式。无棣支行作为新成立行,要立足当地,迅速占领市场,惠民支行要结合当地政策优势,进一步加大营销力度;营业部与滨城支行要结合在市城区的优势,积极发挥“市民银行”这一市场定位,立足当地实际,推出适宜地方发展的理财产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努力做大做强。

今年优先支持小微、零售等实体经济发展

记者:支持中小微企业一直是你们多年来工作的主线,今年这项工作的思路是什么?

张波:滨州大部分地区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缓慢,参差不齐,市场成熟度普遍偏低。为此,我行提出,优先支持小微、零售等实体经济发展。根据区域发展现状拟定小微金融任务目标,抓大不放小,针对大的客户进一步挖潜,提升授信企业其附带业务占比,提高综合派生率。通过加强业务宣传、开展储蓄宣传活动,大力营销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逐步加大自助设备的投放力度。

记者:过去的一年是齐商银行滨州分行快速成长和对地方贡献持续增大的一年,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去年的发展情况吗?

张波:近年来,齐商银行滨州分行充分发挥金融生力军作用,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为广大企业和市民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立6年来,我行各项资产总值达到56.57亿元,授信额度84.77亿元,授信企业1428户,其中,支持小微户数467户,累计上缴税金1.1亿元。同时,滨州齐银大厦项目顺利封顶,新成立黛溪和兴福支行,无棣支行已顺利营业,即将为支持滨州北部经济带的开发建设贡献力量。

(记者樊飞通讯员张磊)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琦]

标签:齐商银行滨州分行 城商行 经济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