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易新生:消费性书法之忧


来源:中国文化报

书法也就一改以往“一穷二白”的面貌,由“羞于言钱”进化到“明码标价”,出现了“卖点”。书法的消费性,使书法蜕变成化妆品之类的日常消费品,只能为消费者提供某种修饰作用。当今书法的命运恰如“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女人,虽然心性高傲,而处境不免有些无奈。

原标题:易新生:消费性书法之忧

市场经济以价值衡量世间事物。书法也就一改以往“一穷二白”的面貌,由“羞于言钱”进化到“明码标价”,出现了“卖点”。

市场经济在激活生产潜力的同时,也滋生其他欲望,给“因利而书,无利不书”者提供了土壤。在诸多欲望急剧膨胀的消费环境里,商业的鞭子驱赶着各种势力。这时形形色色的力量大行其道,各色人等在书法的领地里横冲直撞,鸠占鹊巢也就不奇怪了。借书法谋钱的投机者,抛弃书法艺术良知,打着书法的幌子,在冠冕堂皇的名义下打捞钞票。他们选择最简便、最省力、最快捷的方式,而实质上是以扭曲书法的方式,尽可能多地从书法身上榨取利益之油,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他们无暇顾及书法水平的高低,只愿意与那些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书法大腕”共襄盛举,与那些具备市场号召力的书法权威机构携手同行。当利益成为至高无上的目标时,书法自身的审美特质与内在规律必然会被放弃,人们看到更多的是一幕幕买椟还珠的闹剧。这些人需要的仅仅是书法的名义,而真正的“书法明珠”,已经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商业动机之灰,变得黯淡无光。

书法的消费性,使书法蜕变成化妆品之类的日常消费品,只能为消费者提供某种修饰作用。消费性书法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低水平重复。这样的重复,使书法从迷茫走向落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积累、创新和超越。让书法回到书法自身,几乎成为一种奢望。

说到消费性书法,就不得不提到传媒。传媒拥有话语强势的特权,靠狂轰滥炸和反复传输,使人们的思想、情感、审美旨趣在不知不觉中丧失独立性。传媒就是有这样的威力,它能左右人们的视线,谁也不敢轻视。它既能将学识过硬的英才推到前台,成为公众人物,又能将浑浑噩噩的庸才“策划”成业界的榜样。而传媒需要真正做好的书法批评,正在被“抬轿子吹喇叭”式的歌功颂德所取代。书法批评,将视线转移到批评之外的领域,将心思花费在一味吹捧、商业炒作方面。批评家不再愿意潜心审读作品,开展公正的评论。他们成为书法“热闹场”的吹鼓手,客串其间,时常应他人之托,进行“帽子”大派送,因此大而无当、光芒耀眼的“王冠”随处可见,图个皆大欢喜。于是,书法批评成了与书法沾点边或与书法毫不相干的自言自语,批评家成了文化掮客。消费性书法的盛行让书法批评不断丧失尊严,走向堕落。

人们的精神生态似乎逐步趋于物质化和实利化,铜臭泛滥,致使一些人的精神一路下滑,这是不争的事实。由此,置身于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书法家开始变得莫衷一是,游移不定,他们在获得物质利益的同时,痛感商业化操作带来的拜金主义和竞争无序。

画界一度有“废纸论”的提法,说收藏当今绘画作品如同收藏废纸。这提法虽然有些过,但也不无道理。书法的情况能好到哪里去?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更新换代异常迅速的当今,书法作品正在一步步向“文化垃圾”靠近。垃圾书法的抬头,正在侵蚀、挤兑书法的生存空间,使本来就步履维艰的书法变得更加艰难。当今书法的命运恰如“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女人,虽然心性高傲,而处境不免有些无奈。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书法批评 书法作品 书法艺术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