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让艺术像血液一样融入生活
2014年05月26日 13:42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者:钟琳
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具有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代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品位、营造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之一。深圳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从1998年开始策划雕塑艺术展,一直注重艺术的公共性,多次发起有关当代艺术的讨论。
原标题:评论:让艺术像血液一样融入生活
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具有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代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品位、营造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之一。5月16日,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正式开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的展览预计将持续至8月31日。
深圳雕塑双年展(前身为深圳国际当代雕塑艺术展)创办于1998年。经过16年的风雨历程,历届双年展在推动雕塑艺术发展的同时,也在深圳生态广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何香凝美术馆等地都留下了众多别具一格的雕塑作品,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前往观赏。
而今年深圳雕塑双年展再次指出,雕塑不仅仅是放在美术馆或者收藏空间内没有生命的物件,而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今年的雕塑双年展上,一家大小看展的景象随处可见,这恰恰也是今年深圳雕塑双年展的策展人、泰特现代美术馆策展人马可·丹尼尔(Marko Daniel)所希望达到的状态——让艺术真正走进市民生活。“与实物收藏相比,让市民接受、参与到艺术之中更为可贵。让人们享受每一次与艺术的不期而遇,让艺术欣赏像血液一样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才是无价的‘精神雕塑’。”丹尼尔如是说。
今年,来自日本、美国、中国等地的艺术作品在深圳雕塑双年展上同台亮相,每一件作品都试图与前来观赏的市民展开对话和探讨。在艺术和公众之间搭建起相互沟通的渠道,已经成为深圳雕塑双年展目前发展的方向。
艺术作品怎样才能更好地装点城市和美化人居环境?公众是否能够真正接受并参与到看似前卫的当代艺术作品中去?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精神雕塑”?南方日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走访。
“用艺术为深圳注入新的观念”
今年,深圳雕塑双年展实现了方向性的转变,展览主题继承著名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的“社会雕塑”概念,从策展理念层面上突破了以往对“雕塑”的固有理解,更加注重雕塑作品与城市精神以及市民生活的内在联系。
这个构思出自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策展人及公共项目的召集人马可·丹尼尔。丹尼尔和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曾数次受邀造访中国,上海当代美术馆、广州时代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等都曾留下他的足迹。每次来华访问,他会特意了解中国策展人的工作情况,比如广州、深圳、上海、香港、台湾这些地方的策展人、艺术家是如何理解他们的工作定位的。在他眼中,中国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已经非常丰富,各种艺术观点频频碰撞,整个艺术圈非常活跃。
为了策划今年的深圳雕塑双年展,丹尼尔再一次来到中国,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考察。在走访了不同艺术家的工作室之后,他与受访艺术家之间形成了关于“参与性艺术”的共识,策展主题被确定为“我们从未参与”。
另外,丹尼尔表示,他希望本次展览的作品能够实现艺术与城市及市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我非常希望这次展出的作品能够成为深圳的城市景观,一直存在下去。但我更加希望双年展能够为深圳注入新的观念和想法。”
台湾艺术家黄博志是丹尼尔的朋友,他带来的作品是《生产线——中国制造》。黄博志在展览现场搭建了一个小规模的、临时性成衣加工生产线,并请来一名深圳女工现场制造蓝色衬衣。这些衬衣分别陈设于40个极简风格的衣橱中,每个衣橱用于存放工人一天的生产成果。
丹尼尔说,台湾的服装纺织业非常发达,许多台湾企业曾经迁移到珠三角开设加工工厂,如今又有部分企业返回台湾。双年展闭幕后,这些在深圳制作的衣服将被打包运到台北,继续参加台北双年展。艺术家黄博志试图以他的作品,唤起观者对深圳成衣加工历史及全球化背景下生产体系的关注。
此外,艺术家徐坦通过他的作品《社会植物学》探讨了生态保护的话题,作品反映了珠江三角洲的居民对土地的利用及人们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东莞艺术家李景湖的作品《海风》则是一片餐具的海洋,让观者仿如置身凉爽的海风中。一个个碗盘象征着日复一日投入建设的工人们,艺术家通过作品向这些劳动者表达了敬意,“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珠三角经济的持续繁荣”。
丹尼尔表示:“在欧洲等地区,‘参与性艺术’是非常常见的。当代艺术可以作为塑造城市文化性格和品味的首选,通过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某些重要议题,引发人们对艺术公共性的思考,让更多深圳市民能够乐意与作品对话。”
参展作品为城市景观
增添“文艺范”
深圳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藏在一片绿荫之中,墙柱上贴满展览的讯息和广告,随处可见前来看展的市民和游客,艺术的气息扑面而来。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只有4.8平方公里的农垦区,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集旅游、电子、房地产和金融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的企业城区。
深圳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从1998年开始策划雕塑艺术展,一直注重艺术的公共性,多次发起有关当代艺术的讨论。历届展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主办方要求参展作品与深圳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发生关联,最终这些作品也都成为了深圳城市景观的一个部分。
在第四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即深圳雕塑双年展前身)上,参展艺术家们应邀围绕深圳华侨城OCAT广场进行艺术创作,所有展品都是根据广场及周边环境完成创意设计的。与徐冰、蔡国强、谷文达被封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四大金刚”的黄永砯,曾以半架飞机残骸为材料,创作了名为“蝙蝠计划”的装置艺术。直到今天,这个别出心裁的作品依旧赫然耸立在广场上,成为一处带有独特韵味的城市景观。“这么多年下来,这个作品已经成为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前往参观,大家对于作品表达的主题各有各的说法,观众和作品之间形成很有意思的互动关系。”双年展工作人员对南方日报记者如是说。
此外,在深圳生态广场,人们可以看到像“蘑菇”一样冒出来的高层建筑,色彩斑斓,夺人眼球。该作品的名字是《波涛之上·地平线》,是法国著名艺术家达尼尔·布伦在深圳实地勘察后结合地形环境完成的雕塑创作。作品由涂有不同颜色线条的柱体构成,每个柱子的顶部平面都画有黑白等宽的线条,看起来整齐划一,放眼望去就像地平线上的标记,寓意着深圳这座新兴城市惊人的发展速度。达尼尔·布伦曾表示,艺术作品与人们生活关系很深,“很多时候,艺术作品的存在意义来源于人们对它的使用。”
如果说这些大型作品带来的“装饰效果”是立竿见影的,那么另外一些艺术展对深圳这座城市的贡献则显得“润物细无声”,比如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平面设计在中国”展等。这些大型文化活动对深圳城市性格的塑造同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品,为深圳增添了一股充满时代气息的“文艺范”。经过一步步的探索,深圳雕塑双年展也在逐步调整步伐,超越艺术作品的“物质性”,将精神层面的互动作为了策展重点。
双年展如何变得更“长寿”?
如今,双年展已经成为展示当代艺术的重要平台之一,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共计有140多个双年展在不同城市举办。双年展创立于1895年的威尼斯,后来,意大利人还创立了著名的巴西圣保罗双年展。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双年展在全球各地蔚然成风,一度成为当代艺术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今天的双年展,从主题定位到办展模式已和发展初期截然不同,各地的双年展都不同程度地凸显举办地的本土文化与精神诉求。
今年双年展开展之际,恰逢第二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也在同一时间拉开序幕,很多观众奔走在深港两地,享受艺术盛宴。展览之余,丹尼尔安排了近20场艺术家对谈、讲座和表演活动,还提供了相关的学术文献,希望以此提升双年展的学术含量,丰富活动形式。
与此同时,如何才能持之以恒地吸引人们的眼光,让双年展成为一座城市的“长寿项目”,已经成为全球双年展共同面对的话题。近年来,包括双年展鼻祖威尼斯双年展在内,不少双年展呈现出“遇冷”的态势。有评论就此指出,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增强,地域界限被进一步打破,人们看待世界的角度、获取信息的渠道都更加多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参展艺术家对南方日报记者说:“以前大家都盯着双年展看,现在双年展不再像过去那样显得新鲜、瞩目,当代艺术的创作和展示,都具有了更为纷繁的形式。”
对此,本届双年展的副策展人吕佩怡态度依然乐观。她相信双年展是展示城市文化、书写城市个性的重要形式。“我认为,双年展还是有它特殊的功能,对于举办城市来说是一次促进和激励。我们可以拓宽思维去看这个问题,一座城市从具象、可视的美感到最无形的精神气味,都可以通过双年展这个平台呈现出来。另外,不同地区的双年展是可以跨地区合作的,比方说这次,我们就是通过作品把台北双年展和深圳双年展联系在一起。”
吕佩怡表示:“我相信,艺术有这样的力量,能够促进城市间的对话,实现纯粹的沟通和分享。”
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总监卢迎华几乎走遍了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双年展。她认为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的台北双年展组织非常专业,经常邀请活跃的国际策展人,对国内的双年展具有借鉴的作用。
“双年展的‘寿命’在于彻底发挥艺术的互动性。”卢迎华称,“坚持学术化的策展思路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一定要意识到双年展不仅是艺术圈的事,它一定要跟城市形成互动作用,最终从双年展中受益的,是这个城市和城市里的老百姓。”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