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滨城区第一小学对学龄前儿童办有偿“培训”


来源:鲁网

图为滨城区一小的招生通知书 参加培训班的孩子放学后举着班级号牌走出校园 滨城区第一小学对学龄前儿童办有偿“培训” 鲁网8月2日滨州讯 近日,本网记者陆续接到学生家长反映,称滨城区第一小学违规组织

图为滨城区一小的招生通知书

参加培训班的孩子放学后举着班级号牌走出校园

滨城区第一小学对学龄前儿童办有偿“培训”

鲁网8月2日滨州讯 近日,本网记者陆续接到学生家长反映,称滨城区第一小学违规组织200多名即将入学新生进行“学前培训”,每天教写汉字、算数,与教育部规定的禁止学龄前儿童过早“小学化”相违悖,且每生收取1500元的高昂培训费。

有偿补习“挤破头”, 

校方称:“培训得到教育局大力支持”? 

某学生家长向记者反映,近日,接到滨城区一小通知,让即将入校就读一年级的孩子参加学校“乒乓球俱乐部”培训。在学校,孩子既学写字、也学算数,学费为1500元,培训时间为六周。

接到家长反映后,记者立即赶往滨城区一小了解情况。学校刘校长告诉记者,“我们是金童乒乓球俱乐部不是文化补习班,只是注重乒乓球传统项目的训练,教育局大力支持我们。好多家长托人找关系进都进不来,因为师资力量有限,学费1200元,除去老师的暑期加班的开销学生的吃喝、学校的用电我们剩不下多少,甚至是赔钱。”

因校方与学生家长反映情况不相符,记者准备再次调查。

“金童乒乓球俱乐部”也学文化课? 

7月31日,记者在一小门口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记者了解到,在滨城区一小上课的这些学龄前孩子既学汉字、数字,也打乒乓球。一位来接孙子放学的王奶奶称:“孙子在此学习六周,学费总共1500元。”当记者问道有没有学写字的时候,王奶奶的孙子说:“写,今天上午还写过。”

8月1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一小,电话联系刘校长后,刘校长带记者参观了一个教室,在教室里,记者看到孩子们正在看动画片学成语。参观结束后记者询问坐在前排的一个小朋友是否学写字、算数时,小朋友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教育部规定禁止学龄前儿童过早“小学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为何仍有学校拒不执行?

滨城区教育局:“学校只是提供场地?”   

滨城区一小办有偿培训班的行为究竟是否被教育局支持?学校的行为是否违规,该如何处理?对此,滨城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王科长称:“滨城区一小的培训以乒乓球为主,培训的并不是在校学生,而是未入学的社会儿童,也没见到有写字的,学校只是无偿提供场地,收取的1500元,不能称为‘学费’,因为他们还不是学生。这个费用用于支付教职工工资、孩子午休的房费与饭费,多退少补。”据了解,学校有200多个孩子接受培训,每人1500元,收取费用则高达30多万元。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全省中小学寒暑假有关事项的通知》有关规定,禁止学校在假期联合或将校舍租借给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用于开办补习班、培训班,禁止和严肃查处教师有偿家教。记者问及参与的不但有外聘的还有学校的教师时,该培训班的办班主体时,王科长始终不愿正面回答,只是重复“学校只是无偿提供场地”。

校长很委屈,“应家长需要,教孩子认个字有错吗?” 

2日下午,刘校长拨打记者电话,称:“学校并未对外招生,是孩子的家长找到学校,说孩子暑假没地方去,这些孩子都是通过关系来的。我们不教文化课,也不是‘学前培训班’,开学后就读于‘一小’的仅占1/3。我们是应家长的需要,为孩子们服务。孩子们主要是来打乒乓的,但是孩子们不能一直都打球,看看动漫、写个成语怎么了?教孩子认个字有错吗?”

学校称家长“要求”,学生家长称收到学校“招生录取通知”

对于刘校长的“孩子的家长找到学校,应家长的需要,为孩子们服务。”学生家长王女士说,“不知道是不是有学生家长找学校,但我和我几个朋友都是收到了学校的‘招生录取通知’。”

滨城区一小利用学校的资源有偿办理培训班是否违规,学龄前儿童学汉字、算数是否过早“小学化”?本网将继续关注。

相关规定: 

2008年的全国纠风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做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严禁学校、教师举办或参与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培训班、补习班等有偿培训。

山东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2013年中小学假期安排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凡是出现在假期组织学生集体到校上课、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辅导班、教师有偿家教等各类违规行为的,一律按照《山东省对违规从事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欣]

标签:滨城区 培训 儿童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