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滨州市救助站夜巡搜救流浪人


来源:鲁北晚报

原标题:滨州市救助站夜巡搜救流浪人 重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12月17日晚,滨州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雪。雪停之后,气温也随之下降,市民都换上了最厚的冬衣抵御严寒,然而依然在街头露宿的流浪者们却让人分外揪心

原标题:滨州市救助站夜巡搜救流浪人 重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12月17日晚,滨州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雪。雪停之后,气温也随之下降,市民都换上了最厚的冬衣抵御严寒,然而依然在街头露宿的流浪者们却让人分外揪心。12月20日晚,由市民政局、市救助管理站和市慈善总会义工组成的夜巡队伍走上街头,针对近日市民提供线索的4位流浪人展开“安全度冬·情暖滨州”专项救助。

>>>有的流浪人拒绝接受救助

在市区黄河四路渤海七路渤海国际三楼的一个楼梯口,救助站工作人员找到了蜷缩在墙角的其中一位流浪人老崔,仅一墙之隔就是这个城市最热闹的街市,可在这个狭小的楼梯间却只有阵阵寒风。救助站的郑爱民站长提到,此前曾与老崔有过接触,他曾提到自己是一个有信仰的人,而这次见到前来的工作人员,老崔却显得有些抵触,不仅坚持不肯回救助站,连军大衣和棉被也拒绝接受,嘴里只是念叨着:“我无功不受禄”。无奈,工作人员只好将军大衣和棉被留下,并留下了足够的食物。

同样的情况在救助第二位流浪者时再次出现,这位流浪者在蒲园以东的大坝下用破布条、破棉絮和塑料袋搭建了一个低矮的帐篷,在救助站工作人员和他对话时,这位流浪者缩在帐篷中,自始至终没有露面。在离帐篷不远的地方,还堆放着好心人送来的衣裳被褥,但是上面已经落满了雪,并没有被移动和使用的痕迹,可见天气虽冷,却敌不过这位流浪者的倔强。同样,工作人员只好将物资留在了紧闭的帐篷门口。

>>>有的流浪人被感动“我跟你们回去”

在市区黄河五路渤海六路西南角的儿童乐园里,工作人员找到了第三位流浪者,而这也是最令工作人员担心的一位,“第一次发现他的时候,他身上只盖着一层塑料布”,郑站长说:“不像之前两位,还知道找遮风挡雨的地方,这不是个知冷知热的人”。由于这位流浪汉烟酒不离手,但这些都是救助站不允许的,因此之前的劝说都因他觉得不自由而失败了。可能这次实在是冻坏了,工作人员耐心哄了几句,这位流浪者便乖乖地藏好了烟和酒,跟着义工们上了救助车。

71岁的李秀兰老人是最后一位救助对象。不同于其他流浪人不记得自己来历或者没有家人的情况,李秀兰老人能清楚说出自己的家乡和多位儿女的姓名,她之所以在外流浪,是因为儿媳妇的不孝和丈夫的驱赶。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老人的身体十分硬朗,坚持自己有手有脚,不去“敬老院”,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耐心解释救助站的职能,加上同行众人的温言劝说,终于打动了李秀兰老人,走出来说:“我跟你们回去”。

>>>救助工作困难重重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成功劝服两人回到救助站,让寒冷的冬夜街头少了两个受冻的可怜人,这让夜巡的救助人员很受鼓舞。相比寒风凛冽的室外,有暖气、有热水、能洗澡、能吃饭的救助站本应是他们温暖的避风港,但救助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却让人不解。郑站长提到,现在有些流浪乞讨人员还是对救助站不够了解,加上流浪多年不与人打交道,感受不到周围人的温暖,已经与人群形成了隔阂,并产生了恐惧心理,即使有人想帮助他们,他们也会排斥。

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对这些固执的流浪者,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唯有加强巡查和探视的力度和频率,确保他们不会发生危险。市救助站现已开通24小时救助热线,如有市民发现流浪乞讨人员,请及时提供线索,电话为3325627。

记者常云怡通讯员郑爱民刘飞鹏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马丛丛]

标签:救助站 流浪人 工作人员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