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滨州:一家鼓书院救活五项“非遗”


来源:滨州日报

来自阳信县鼓书院的老艺人们正在忙着搭舞台、安音响。这些老艺人大多从十几岁就开始学艺,唱了一辈子鼓书,在周边地区很有名气。“除了大规模的演出,鼓书院常年保持8名艺人,深入全县10个乡镇的农村巡回演出,一天能演出3场,一年下来有260余场。

原标题:一家鼓书院救活五项“非遗”

3月20日下午2点,阳信鸭梨杯广场。

来自阳信县鼓书院的老艺人们正在忙着搭舞台、安音响。随着音乐响起,周围迅速聚拢了很多老年人,他们自带马扎围着舞台坐下,期待着重温记忆中鼓书的韵律。

“下面我给大家表演一段《罗成算卦》。”首先登台的是西河大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秀兰。她一开口,那圆润浑厚的唱腔就立刻吸引了全场人的注意力,有些老人还跟着节奏用手打起了拍子。

台上,说者激情四射;台下,听者如痴如迷。

在这一说一听间,沉寂多年、面临消亡的鼓书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鼓书院搭建老艺人艺术新平台

阳信县自古说书艺人多,鼓书更是一绝,像西河大鼓、渤海大鼓、毛竹板书、木板大鼓和鲁北大鼓,已被列入省级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老艺人大多从十几岁就开始学艺,唱了一辈子鼓书,在周边地区很有名气。据阳信县文化馆馆长周和平介绍,早在上世纪50年代,阳信就有一支曲艺队伍,是当地门类最全、水平最高的一个团体。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现代媒体、音乐的冲击,到上世纪80年代,这支队伍迫于生计压力就解散了,人员大多转行,少数还坚持说唱的,等来的只是“叫好”,却不“叫座”,也就一年唱个两三回算“解馋”。

时代继续向前,农村出现了大量留守老人和儿童,他们不懂现代媒体,生活单调乏味。而能说会唱的老艺人却空有一身绝技无处施展,面临失传。

2009年,在经过充分市场调研和深思熟虑后,周和平觉得在市场难起作用的情况下,政府应当有所作为。于是,他把全县说唱鼓书的代表性老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阳信县鼓书院,由政府给他们提供统一的食宿和演出服装,常年开展免费送曲艺下乡活动。为调动老艺人积极性,每表演一场政府发给适当补助,解决他们基本的生活问题。

有了这个新平台,这些沉寂很久的老艺人又活跃起来。

胡集书会是鼓书院每年必去的年度盛会,也是书会上惟一一个以团体形式参加的。每到这时,鼓书院的老艺人们全体出动,穿上统一的服装,轮番登台献艺,场面甚是壮观。这也让书会上很多单打独斗的艺人羡慕不已。此外,在慰问敬老院、梨花节演出、消夏广场演出、阳信县民间文化艺术节等各种活动中,也都活跃着鼓书艺人的身影。

“除了大规模的演出,鼓书院常年保持8名艺人,深入全县10个乡镇的农村巡回演出,一天能演出3场,一年下来有260余场。说书,成了他们的职业。”周和平告诉记者,为了获得好的演出效果,老艺人们纷纷将自己具有代表性且有乡土特色的优秀段子拿出来展演。每次演出结束,农村的老人们都恋恋不舍,要求他们再说两段。3月20日当天,鼓书院收到了4个村的演出邀请,因忙不过来,他们还辞演了一场。

“我已经说了一辈子了,干别的也不会。现在是真心爱好,有个舞台就好。”王秀兰说。鼓书院的成立不仅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也让这些老艺人们找到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重新焕发了艺术青春。

而且大家常年饮食起居都在一起,同行之间更有共同语言,平日里可以相互交流切磋,《滨州赞》、《扒房》、《一只蓝花碗》、《咱日子越过越舒畅》、《请红旗》等适应时代特色的新段子就此产生。 77岁的毛竹板书艺人李洪儒说:“人老了没处去,跟大伙儿凑一块儿就跟个家一样,又找着过去的感觉了。”

艺人录影像 鼓书留原样

过去学艺主要靠师傅口传身教,由于艺人们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都很高,老艺人们都讲“宁帮十吊钱,不把艺来传”,而当今社会,由于每一个种类的传承人都很少,现在年轻人愿意学的又不多,传统曲艺面临着失传的困境。这些年来,老艺人一直担心自己去世后,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唱腔和表演,后人再也听不见、看不到了。

“鼓书院刚成立时的25人,现在还剩下20人。而这20人中有5人因为身体原因已经不能再说书。老艺人们的平均年龄都快70岁了,他们的说书艺术还能在世间保留多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丢失太可惜了。”周和平说,2013年,说唱木板大鼓的75岁老艺人万风亭不幸去世,随后又有几位老艺人相继离世,这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为说书老艺人录制影像资料。

从去年6月份开始,阳信县鼓书院着手把说书老艺人的代表作录制下来、整理出来。老人选的书一般都很长,加上他们年龄大,说上一段便需要休息,一部书要七八天才能录完,其中大量的工作都是由县文化馆的人员抽时间加班完成的。

到目前,阳信县文化馆已经录制了9位老艺人说的书,包括西河大鼓、渤海大鼓和毛竹板书,除了长篇的书以外,还专门整理了他们的精品小段。每位老艺人整理后的影像资料都超过10个小时,共计100多个小时。今年他们还将尽快完成木板大鼓的录制工作。

老艺人说书方言重,有些除了说书者本人,别人既不懂音也不明意。为此,阳信县文化馆又组织人力,将老人说书的唱词逐句整理成文字,现已整理了70余万字,并将这些文字编辑到影像中形成字幕,制成DVD永久保存。书中的唱腔也将由专业人员整理成曲谱,这样一来,后人照着文字、曲谱就能说唱,将极大地方便传统曲艺的学习与传承。

鼓书进校园 徒弟有老板

传统曲艺的保护与传承,不仅需要把老一辈的艺术“留下来”,更要“传下去”。然而如今,年轻人嫌收入低、艺人老龄化等问题导致了传统曲艺在民间传承困难。

“为了让传统曲艺后继有人,阳信县文化馆连续几年为鼓书院的老艺人们举办收徒仪式。”周和平说,“但现在的徒弟并非像以前一样把曲艺当职业,他们有的是建筑公司的老板,有的是医生,大多把鼓书当作业余爱好,做茶余饭后助兴之用,却不能像以前的艺人一样长篇大书了。”

曲艺进校园活动也在开展中。很多学校邀请鼓书院的老艺人做辅导老师,培养小学生学习鼓书,几年下来,老人们已经培养了不少孩子。问题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和学业压力的增大,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后都不再进行曲艺学习,老艺人只能是觉得可惜和无奈。

“真正的‘非遗’保护必须是政府真正去重视,从政策层面给予支持。”现在西河大鼓已经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板大鼓、渤海大鼓、毛竹板书和鲁北大鼓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需要有不怕费事的人,把它们整理出来、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周和平说,“过几天,我们还要探索举办梨园书会,集合周边这些艺人,在阳信梨花节到来之际给梨园增添点文化气氛。”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艺人 木板大鼓 鼓书艺人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