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滨州:多起源多故事的缪姓


来源:鲁北晚报

根据缪雨家里人的讲述,他们这一支是从浙江绍兴因为任职迁徙到了泰安,后人便因此生活在了泰安市宁阳县东庄乡东孔家村,大体的时间应该是在清朝嘉庆年间。随后,《人民日报》以《棉区的一面红旗》为题刊登了杨柳雪的事迹,杨柳雪与山西的大寨村一样成为全国的典型,红遍大江南北。

原标题:多起源多故事的缪姓

>>南方迁居而来的缪姓

根据缪雨家里人的讲述,他们这一支是从浙江绍兴因为任职迁徙到了泰安,后人便因此生活在了泰安市宁阳县东庄乡东孔家村,大体的时间应该是在清朝嘉庆年间。循着家里人参加革命的足迹,她们又从泰安来到了退海之地的滨州,从此生活工作在了这黄河之滨。这些零星的信息在描绘着这个不多见姓氏的迁徙之路,记者就此查阅了一些资料。

资料显示,尽管缪家人是从绍兴迁居的北方,但历史上这个姓氏是典型的北方姓氏,其历史上的郡望都在北方,一是兰陵郡(今枣庄),一是咸阳(今咸阳)。至于任职迁徙的问题,则为小规模姓氏迁徙的一种形式,他不同于明朝初年官方组织的大规模移民,但这种迁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北方姓和南方姓的流动和交流。

北方姓和南方姓的概念是指在起初的时候,某个姓氏起源并长期生活在一定地域内,占据着这个地域的绝对优势,充分体现着聚族而居的特点,世系表和家谱很是传承有序和规整。典型的就是“于”和“余”姓,“于”被称为“北方姓”,“余”则被称为“南方姓”,余姓于汉时迁入安徽歙县一带,魏晋南北朝时,已成为新安郡一带望族,后又迁入湖南、湖北,并形成东南一带望族。

在家族的迁徙中,家谱便承担起了记录的功能,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

一般来说,家谱中的内容包括世系图、家谱正文和附录,分别是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各人的字号、行次、谥号、姻配等,以及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文化等内容。

谈及缪姓的家谱,缪雨告诉记者,由于爷爷缪光华很小的时候就参加了革命,建国后又一心扑在工作上,这些老物件并没有时间去顾上和打理,所以关于家族的信息实在是少得可怜。

>>受到周总理接见的缪光华

缪光华出生于1923年8月,此后不久,便爆发了著名的北伐战争,迎来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缪光华的童年便是在这种混乱的时期度过。1944年,21岁的缪光华在泰南专署行政班学习之后,回到泰泗宁担任抗日教员,泰泗宁是山东抗日根据地设置的一个中心县。当时,泰泗宁县的管辖范围包括曲阜境内泗河以北,津浦铁路东西两侧部分,泗水县的大部分,宁阳县的东庄、南驿一带和泰安县的楼德、宫里一带地区。在此期间,他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不久,缪光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为在山东大学学习过会计,1947年2月起,缪光华便担负起了惠民地区供销系统的职务,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1964年,党中央提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后,杨柳雪人开始挖沟渠、整平土地,用黄河水改荒治碱,并在改良的土地上开始棉花粮食套种。到1969年,全村亩产皮棉达到了132斤,粮食亩产达到了1100斤。1970年,时任杨柳雪村革委会主任杨秉利作为代表参加了全国棉花生产会议,并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陪同人员有惠民地区棉办主任缪光华、滨县革委副主任常振纲、杨集公社领导李焕文等。李焕文执笔的文章中,详细记载了缪光华作为地区代表接受周总理接见的场景:

总理问:“山东滨县杨集公社,哪位是李焕文同志?请上来。”李焕文上,总理与李握手。“你是杨柳雪大队的工作人员吗?”李焕文回答:“是。我是杨集公社的,杨柳雪大队的代表是杨秉利同志”。总理说:“请杨秉利同志上来。”杨秉利上,总理与杨握手……

总理问:“省里哪位同志来的?”大会工作人员答:“杨维屏同志。”“杨维屏同志请上来。”杨维屏上,总理与杨握手。……

总理又问:“地区有来的吗?”维屏:“缪光华同志来的。”总理:“缪光华同志请上来。”缪上,总理与缪握手。“你们全区推广杨柳雪的经验,赶上去,都和杨柳雪一样行不行?”缪说:“行,行,行!”总理伸出手掌“五年。”缪:“我们有决心,有条件,我们在家里研究了,办学习班推广杨柳雪经验。”总理:“好,我们记下来。”总理记下后说:“你们要自力更生,把全区搞好。大寨就是自力更生,不借国家的钱,借了一年,马上就还了。一年遇上三次灾害,也没向国家借钱。先公后私,先交公粮,后留种子、公积金、饲料、储备粮,剩下来再分。这是大寨的主要特点。总的要靠自力更生,粮食靠你们自己;化肥、农药、水利,上面帮助一下。你们全区有多少人口?”缪:“四百来万。”总理:“多少土地?”缪:“一千零七十万亩。”总理:“每人二亩多地。”李先念副总理问缪:“你们徒骇河、马颊河修好了没有?”缪答:“马颊河今年能修好。”“你们四个(指杨秉利、李焕文、常振纲、缪光华)合计合计,订个计划,找省里支持你们!”(省军区副政委彭嘉珠)彭说:“坚决支持,坚决支持。”总理最后说:“好!山东大汉嘛,有人有土地,就有财富。一个县有一个县的办法,一个社有一个社的办法,大家自己走,不要乱指挥,要自己创造经验。惠民搞惠民的经验,昌潍搞昌潍的经验,搞的都像杨柳雪这样,你们山东就好过了,即使有九千万人口也不怕。节育还是要搞,不过,节育人口也还是要增长的呀!好吧!”总理同大家一起鼓掌,并与台上山东的同志一一握手。

随后,《人民日报》以《棉区的一面红旗》为题刊登了杨柳雪的事迹,杨柳雪与山西的大寨村一样成为全国的典型,红遍大江南北。

这次接见,给缪光华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影响了他们的终生。之后的时间里,缪光华先后担任过惠民地革委财贸办副主任、主任、惠民地区行署副专员等职务,1983年12月离职休养,2014年2月,缪光华逝世。

>>起源于谥号的缪姓

据《元和姓纂》记载,“缪,立木,秦缪公之后,以谥为氏,或作穆。”就是说,缪姓起源于嬴姓的秦穆公,是以秦穆公的谥号为姓氏的。

《元和姓纂》是成书于唐代的谱牒姓氏学专著,原本是10卷,今有10卷本、18卷本两种版本。该书详细记载了唐代族姓世系和人物,对古姓氏书籍引用颇多,因此也保存了一些佚书的片段,成为后世研究姓氏来源的重要参考。

书中提到的秦穆公是春秋时“五霸之一”,他在位三十九年,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开地千里,称霸西戎,开始了秦国的崛起,其死后谥号为“缪”。在古代,“穆”与“缪”二字通音通用(读音为“妙”),所以秦穆公又作秦缪公,他的子孙后世有以谥号为姓的,称为缪氏。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时期。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谥号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厉、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可见,秦穆公的“穆”是表扬的意思。

另有一种说法是,缪姓起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后期王室上卿召伯虎之后,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虽然同样是源于姬姓,但出自鲁国鲁缪公,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的还有一支。还有一种说法是源于官位,出自秦、汉时期官吏缪吏,以先祖官位为氏,此缪吏是指负责处决犯人的官位。

最后一种说法是出自春秋时期古飂(liù)国,属于以国名为氏。传说,在夏王朝时期,董父的裔族被封于飂地(今河南唐河),春秋时期的君主飂伯高将国号“飂”字去了“风”字旁,简笔为“翏”,此后其国被称之为翏国、寥国、廖国或缪国,实为一国。

缪姓历史名人有很多,包括前汉经学博士缪生,后汉名士缪彤,三国时文学家缪袭,元代经学家缪主一,明代医学家缪雍,清代女画家缪嘉惠等。后汉的缪彤是位孝悌之士,他有兄弟4人,一直共同生活,后来三个弟弟分别娶妻之后要求单过,缪彤知道这件事后,就一人关上门自我反省,检讨有没有对不起兄弟的地方。这种真诚的表现,使得弟弟、弟媳大受感动,马上向长兄谢罪,自此不再提分家的事,而缪氏一家,也越来越兴盛,成为“兄弟一条心”的楷模。至于清代女书画家缪嘉惠,相传慈禧太后的书画大多出自她手。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多起源 缪光华 总理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