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800年胡集书会的新鲜事儿


来源:滨州日报

带徒弟之外,邹平演员曲庆涛与邹平、淄博曲艺爱好者频繁串场,与各地艺人联袂演出,赢得阵阵掌声。从2009年成立以来,阳信鼓书院逐渐将全县曲艺名家集中起来,整体运作,团队作战,节目形式日渐丰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原标题:800年胡集书会的新鲜事儿

走,赶会去!听书去!

这声唤,传到集市,传到门楼,传到网络,传到手机。您看,胡同里的老大爷胳膊底下夹着马扎出来了!滨州、东营的骑友蹬着自行车来了!济南、惠民的摄影人带着摇臂、航拍器来了!

2015年胡集书会开幕了,有哪些新鲜事呢,咱们来盘点盘点吧。

手机拍摄成为新时尚

作为一个开放性传统文化节会,胡集书会仍存有莲花灯、清河镇年画等当地民俗产品的销售,但时尚元素是越来越多。在3月3日正会现场,年轻人纷纷买个面具,高举起手机,抓拍好照片、好视频上传微博、微信、博客,以飨友人。因而,胡集书会迅速成为这两天滨州等地网络论坛、微信圈的热点话题,众多民间影像给艺人留下了不少难忘瞬间。

书会当天,滨州、惠民甚至东营、淄博、济南等地自行车骑友、摄影爱好者闻讯赶来。12岁男孩孙宇轩跟随父亲从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骑行30华里赶到现场,对他来说曲艺是“新鲜玩意”,能集中地看到相声、鼓书、三弦、毛竹板等多种传统技艺是一种全新体验。

人潮中不光是闪闪发光的手机,还有挂在脖子上的相机、架在肩膀上的摄像机、飞舞在天空的航拍器,它们在竞相捕捉一切美好瞬间。尤其是这航拍器“张牙舞爪”,在三四十米的高度上来回巡礼,引得百姓齐齐仰脖观望。

书会民俗影像志获批为文化部重大课题基金项目

这些拍摄者可不全是业余爱好者,有的是行家里手,如山东省电视台、山东大学民俗影视纪录团队、惠民大地影视团队等专业摄影团队。这些团队大都有10余位成员,他们的器材齐备、先进,各有分工,他们不断“拼抢”、“创新”摄影角度,致力完成对书会的立体式纪录、传播。

其中,山东大学民俗摄影团队任务最重,他们承担的是文化部重大课题基金项目,要为书会拍摄民俗影像志。山大副教授王加华介绍:“山东大学与胡集书会有着浓厚渊源,李万鹏教授在1987年就开始对其进行学术调研。2010年,由我带队调研,完成了文化部节日志项目《中国节日志·胡集书会》的撰写。今年,文化部在山东省选择了三个拍摄点,我们将胡集书会作为重中之重。项目要求我们做原汁原味的记录,摒弃主持、画外音等主观手法,从4000分钟的原始素材中千里挑一,最终做成一个40分钟的民俗影像志。我们聘请了专业摄影人,购买了专业设备,尽一切可能完整记录书会的原生态面貌。”

而惠民大地摄影团队不同,他们的拍摄源于浓厚的家乡情感,致力于用平民视角、百姓情怀去摄制家乡的百姓故事。团队里有音像店经营人、惠民本土摄影人,有企事业单位影视爱好者,是一帮业余爱好者“混搭”而成。

曲艺新苗破土萌芽,师徒表演、串场演出、抱团组合增多

在老观众眼里,大鼓书是炕头下一弦一板一奏一唱,两个老搭档几十年不变。而今年的书会上,师徒表演、串场演出、团队组合显著增多,艺人现场交流增多。

被誉为“关东山里红”的许同贵是刘兰芳弟子,更是胡集本地人,是书会窝子里走出去的代表人物,他在年初获评中国曲艺家协会“胡集书会”特殊贡献奖。今年书会,他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表演,而是学生的状态。舞台后,他含笑看着12岁的辽宁学生张文琪在鼓书窝里敢说敢唱,在一板一眼地自信展示,他颇为骄傲。

与此同时,山东快书、西河大鼓名家李忠俊也带着徒弟、徒孙来赶场,祖孙三代齐登台成为书会一景。街边舞台后,7个徒孙身着鲜艳的红色礼服簇拥着李忠俊,孩子们要说的是练了千百遍的段子,可李忠俊还是不放心,叮嘱他们节奏要放缓,声音要洪亮,每个字都送到观众耳朵里。鲁北大鼓艺人朱延安带来了3名学生,其中有中专生、初中生还有孩子家长。他骄傲地说:“我这上初二的小徒弟,语文成绩特别好,作文不失分,他说这是因为学大鼓知道怎么说话、写文章了!”

新一代曲艺新苗有何特点呢?就曲庆涛的7个小学生徒弟来说,他们分别出自博兴、淄博、邹平等地的不同学校,慕名拜师。他们能坚持下来,关键原因在于家庭支持。无独有偶,朱延安长期培养的学生也都有充分的家庭支持。就目前来讲,曲艺很难成为年轻人的主业,整个家庭的曲艺爱好才能保障他长期坚持学习。

带徒弟之外,邹平演员曲庆涛与邹平、淄博曲艺爱好者频繁串场,与各地艺人联袂演出,赢得阵阵掌声。德州曲艺演员李景祥是2012年胡集书会上拜师学艺的,正好请各地曲艺名家作了见证,因而他对书会上的老艺人格外尊重,希望利用一切可能机会与老艺人交流。

汇集当地艺人的阳信鼓书院成为一个新的曲艺现象

书会街正中心,阳信鼓书院扎起高高的台子,拉开漂亮的背景布,让艺人们轮番献艺,毛竹板、木板大鼓、西河大鼓等曲艺表演引人注目。

从2009年成立以来,阳信鼓书院逐渐将全县曲艺名家集中起来,整体运作,团队作战,节目形式日渐丰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张珠峰介绍,鼓书院并非实体组织,各位成员平时仍主要忙于自己的事务,只在有演出时才临时聚集,以鼓书院的名义参加演出。

2010年以来每一届胡集书会,阳信县鼓书院都作为一个整体而参加,共用一个舞台,共用相对较好的音响设备,每位成员胸前都挂着印有自己照片的“阳信县鼓书院”的牌子,既声势浩大,又显得有组织。鼓书院成立后,演出邀约不断,如阳信县送戏下乡、为乡镇敬老院“送温暖”等文化惠民活动,再如商家庆典活动都频繁找到鼓书院,而鼓书院大都能给合作单位提供丰富多彩的曲艺类型。

本报记者 李振平 刘清春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胡集书会 木板大鼓 艺人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