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潍坊:明代潍县陈氏一门三进士
2013年08月16日 08:19
来源:潍坊日报
大明衣冠 陈宗仁“鱼跃龙门”首中进士 封建社会,人们推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相信只要念好了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也有颜如玉”。但是,一般读书人需要通过科举制度,取得贡生、举人、进士等功名
大明衣冠
陈宗仁“鱼跃龙门”
首中进士
封建社会,人们推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相信只要念好了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也有颜如玉”。但是,一般读书人需要通过科举制度,取得贡生、举人、进士等功名,才有资格当官。陈大观家长支的子孙,可谓诗书继世,就是没有人能够考出个功名来。传到第七代陈潭与小弟宗仁(原名陈深,字讷菴),虽然家道穷困,但兄弟二人还是努力读书。一天,陈潭抚摸着小弟弟的头顶,感慨地说:“夫世之垂手取青紫者非人哉,吾世宜有兴者,意在子乎?”又说:“如两行并仆,何如一至”。(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社会上那些取得富贵荣华的人,当初也是出自普通的布衣百姓,咱家也应该有人发迹,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如果咱两个人都稀松平常,倒不如其中的一人能够脱颖而出”)。于是陈潭毅然决定牺牲自己靠科举求取功名的机会,下海经商。靠异地贩卖承担了养家糊口和弟弟读书所需的一切费用。
陈宗仁不负兄长厚望,在明嘉靖十三年中了举人,使家人看到了科举进取的曙光。宗仁在嘉靖二十年中进士前,为报答长兄养育之恩,就为住在一起的陈潭的两个孙子,陈所养与陈所问当塾师,细心讲经授课。陈潭的儿子陈懿训,为让两个孩子专心攻读,白天家门上锁,还让这两个男孩穿上大红大绿的女孩儿衣服,不许也不能上街贪玩。
功夫不负有心人,明万历四年(1576),19岁的陈所问与哥哥陈所养同科中举。万历十四年(1586),陈所问又中了进士。再后,陈所问的嫡孙陈调元,明崇祯十二年中进士。由此,这一读书人家,实现了由科举出仕而改换门庭。
陈所问当县官
大堂高悬“青天白日”匾
《潍县志稿》记载:陈宗仁在洪洞县当知县时。“持守廉洁,爱民慎刑,不近豪势,筑堤修城,建仓广储”。因此,朝廷命他进京行取,次御史。可惜,还未就任就病故于京城。陈宗仁离开洪洞县时,当地的老百姓曾成群结队在路上攀辕卧辙,不让他离开。后其政绩载入山西《平阳府志》,潍县崇祀他为乡贤。陈宗仁做官的操行,为后来他的侄孙陈所问和陈所养出仕做官,树立了典范。
陈所问,字尔虚,号葵窓,其学问过人又写得一手好字。明万历十四年(1586),到直隶真定县当知县时,他亲手书写了“青天白日”匾,高悬在大堂之上。后来擢升为南京广东道监察御史,朝廷曾委派他外出巡仓、屯田、印马等差使。他完成任务出色,还节余下公务差旅银子一万两,按惯例应归所问所有。他也曾抚摩着小儿子陈祝祚的头顶开玩笑说:这么多钱,足可够你们弟兄舒舒坦坦过一辈子的吧!小儿子对此不敢回答。所问笑着说:当年我在真定当知县,从不妄取老百姓的任何财物,如今岂能混朝廷的账!在他如数上缴国库后,朝廷给他赏金15觔(斤),他又把这些银子,全部用于救济鳏寡孤独。
陈所问因积劳成疾,42岁时病故于南京任上。在清理遗物时,除了书籍、被褥,别无值钱的东西。幸亏他的同年好友,山东临清老乡柳佐出资帮助殡殓,并将灵柩送回了老家。
陈所问死后,入真定县名宦祠,在家乡也被崇祀为乡贤。《真定县名宦录》记载:“莅治五年,百废咸修,政举民和,狱清盗息,恩溥及千万姓”。称赞他“凡地方利之当兴者,必尽兴之,害之当除者,必尽除之”。又说他“在任五年,不取一芥,不染纤尘,囊橐萧然,宛一寒士”。所问胞兄陈所养,曾任湖广南漳县知县。据《陈氏家乘》记载:“公在南漳任职时,贿赂公行,官常不饰,公独清廉公正,暮夜无金。”
后来所问嫡孙陈调元、曾孙陈梦熊,分别在直隶河间府宁津县、直隶卢龙县当知县时,都曾在大堂上悬了青天白日匾,他们不是借此炒作造势,而是身体力行。他们认为,这既是持守了官德,也是传承了家风。
陈调元明末进士
做了清朝的官
陈调元(1595-1684),字巽甫,号北溟,他“生而魁伟,韶年知攻苦”,“于书无所不读,过目永不遗忘”,曾是县学中执牛耳的人物。但是,明天启七年(1627)科考,出人意料,他却只考取了一名副贡,险些名落孙山。陈调元没有因此而气馁,相继在明崇祯元年(1628)拔贡、十二年(1639)中举、十六年(1643)虽然高中了进士,但是,命运又与他开了个玩笑,就在他中进士这一年,明王朝覆亡了。清顺治二年(1645),他才得授直隶河间府宁津县知县。于是,这位明末的进士,就做起了清朝的官。
陈调元上任宁津县时,这里正有“巨寇李兴起事”,以马队数千包围了宁津县城,杀害了守城的游击将军。于是,陈调元出奇计,诱杀了起事的首领马南浦,而后又申请朝廷以大兵压境,在城南二十里神堂,俘斩了许多起事的“贼众”并获骡马七百头,保住了宁津县城。顺治五年(1648)冬,他以“歼寇保城”功进京。在京25年时间,他先后被授刑科给事中,晋礼科右给事中。擢升刑科都给事中。可能一时忘乎所以,他是汉人做官,误参了满族的权臣,惹怒了皇帝,险些被一撸到底,降职到銮仪卫当差。再后来,虽然又被起用为行人司副司正,此时已经70多岁的陈调元,在官场沉浮了28年后,再无希望晋职卿寺要职,他只好以“祭祖”为由,祈求休致,回到了家乡。当时潍县正修县志,调元受知县王珍邀请,担任了总纂。他在康熙《潍县志》的“序言”中,还称自己是“落魄薄宦”呢。
陈调元回到家乡,办了另一件大好事,就是在县城东门外白浪河上,建成了沟通东西两城的青龙桥。据说,此前五百年,这里因水深激流,只能在枯水季节搭一临时单人行木桥,妇女过河要坐肩舆。调元为倡建大桥,首出银500两,在知县王珍支持下,费时数月,建成石桥30余孔,解决了老百姓过河难,邑人为此,竖了牌坊,并为他立了“万民感恩”碑。
陈调元以文采出众。80多岁时,还能在灯下作细书小楷,常鼓七弦琴吟唱诗文。他曾不时自遣说:“我不过是天民、逸民与网民,处士、进士与辱士而已矣”。又曾不止一次告诫子孙,宦场多凶险,出仕做官,要一生“惟谨”,并为此写下诗文说:“尔祖清白过一生,历世未肯坠家声,生平戒慎无他事,可将此心质太清”。他立下遗嘱:“不要在墓前树碑,也不要举乡贤以取名后世”。晚年的陈调元,除了关心自己和家族的声名,最关心的依然是子孙们的学业和前程。他都身染重病,饭食难进了,还肃衣危坐,草写出“屯田”一策,命其两个孙子熟读,以备秋闱科试呢。
6代后人做清官
没有走出祖居老过道
《潍县志稿》在卷七的名人“宅居”中记载:“陈宗仁宅在城内北门里道西,今犹呼陈家老过道,其从孙所养所问亦居之”(这说明了兄弟两家三代共居)。又陈宗仁曾孙陈祝升字子云,顺治举人,曾在直隶固安任知县,其墓志铭记载:“先生宦游(做官)归来,四壁如故,未尝增一椽之舍,拓一亩之田,日邀亲朋话故旧,课子若孙诵习而已矣”;再据陈梦熊为其父撰写的“行述”中也提到:“先父(调元)清介性生,绝口不言田产事,筮世(在外做官)二十余年,奉祖父训惟谨,茅屋数椽,仍先侍御(指陈所问)之环堵。瘠田数亩仍先侍御之瓯窭”还说他“家无藏器、无积币,不殊先侍御白日青天之盟心”。看来,清白传家6世的陈氏,确实是从不富有。也无怪其后人,相继在清代中叶,就迁移到附近的撞钟院前后街及其前后湾涯,落户于潍县城里的贫民窟中,靠体力劳动或耍手艺谋生了。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