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吕艺镇高渡村建滨州第一个农村党史馆


来源:滨州传媒网

”  由于工作需要,张守垒曾多次去全省各地搜集党史资料,也搜集了更多高渡村革命烈士的事迹。何时才能实现愿望,将革命先烈们的光辉事迹和光荣传统传承下去,一时成了张守垒的“心病”。

原标题:吕艺镇高渡村建起全市第一个农村党史馆

本报讯 (记者 裴庆力 通讯员 陈彬 刘兆涛 报道)博兴县吕艺镇高渡村在博兴革命党史上有三个“第一”:博兴县第一名共产党员、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第一任县委书记。

该村革命历史悠久,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堡垒村”。为积极打造党史亮点,在县委组织部派驻“第一书记”的积极努力下,该村建起了全市第一个农村党史馆。在这150余平方米,设有影像、图片、陈列品于一体的党史纪念馆里,一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人张守垒,义务当起了解说员。

“这一辈子我都是跟着党走”

出生于1938年的张守垒,从小耳濡目染,常听村里的老人们讲烈士们的事迹。“八四暴动”的策划、张静源开展革命宣传、李天佑怒斥敌人保护战友……

“我们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仅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有28名。” 小时候的熏陶不仅唤起了张守垒对烈士们的崇敬之情,也让他得知了许多村里人口口相传的党史资料。

1958年,20岁的张守垒被招工到淄博周村王村耐火材料厂(后为省第二耐火材料厂)工作。在厂里,他工作积极,爱动脑筋,很快在厂里崭露头角。

“我只上了一年学,到工厂后,参加夜校,认识的字多了,学到的知识也多了。” 正值“大跃进”时期,厂里对“小改小革”非常重视。当时张守垒主要负责矿山爆破,由他创造的“微差爆破”法,使爆破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这一创新让他荣膺1961年的淄博市劳模和省劳模。

说起自己转为正式党员的日期,至今张守垒还清楚地记着——1961年8月24日。“这一辈子我都是跟着党走。”

由于工作需要,张守垒曾多次去全省各地搜集党史资料,也搜集了更多高渡村革命烈士的事迹。

一位老人的话,让他萌生给后代人讲党史的想法

1998年退休回到老家之后,张守垒自费在村里组织起一支扽腔(流行于吕艺镇一带的一种小戏曲)演出队伍,经常召集部分爱好者在自己家里排戏,还外出演戏。

2000年10月,他带人到博兴县城里演出。一位看戏的老人问他:“你是哪里的?”“高渡的。”没想到老人听后竟与他说起了村里的几位烈士。最后老人叹气说:“可惜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代人了。” 这句话对张守垒触动很大,使他萌生了给后代人讲党史的想法。

何时才能实现愿望,将革命先烈们的光辉事迹和光荣传统传承下去,一时成了张守垒的“心病”。

“我一直盼着这一天,村里人也都盼着呢!”

“建设一个革命教育基地或者纪念馆是我最大的愿望。村里有这么好的历史,为什么不把它弘扬、传承下去?”机会终于来了,2012年3月,县委组织部派驻“第一书记”许令洲来到该村,帮助村“两委”开展工作,村里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村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好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我们更不能忘了那些曾为追求光明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在一次座谈会上,张守垒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在博兴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高渡村终于于去年7月份建起了党史纪念馆。从纪念馆建立之初,张守垒就主动为参观的人上党课,当讲解员。

从今年3月到5月党史馆先后接待了50多场参观,约三四千人。除了我市的参观者外,还有青岛、烟台等从外地赶来的党史研究者和爱好者。

“有一阵子因为讲解得太多,嗓子都哑了。但我不觉得累,因为我一直盼着这一天,村里人也都盼着呢!”张守垒激动地说。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张守垒 党史资料 第一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