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滨海镇:特殊的党支部坚守到最后
2014年02月24日 15:05
来源:滨州日报
原标题:沾化县滨海镇:哪怕只剩一户家庭,也要有党员守着 茫茫荒滩、方方盐池,一簇簇的红荆条,雪一样的盐碱。 在沾化县滨海镇,有个特殊的党支部,她经历过第五机械部渤海农场的荣光,也曾留下“红旗渠总指挥”
原标题:沾化县滨海镇:哪怕只剩一户家庭,也要有党员守着
茫茫荒滩、方方盐池,一簇簇的红荆条,雪一样的盐碱。
在沾化县滨海镇,有个特殊的党支部,她经历过第五机械部渤海农场的荣光,也曾留下“红旗渠总指挥”杨贵的足迹。当农场光华渐退,只剩下老职工时,她仍在坚守。党员们就是这个“农场村”的快递员、电话线、小货车、急诊室,是红白大事的操办者,是邻里关系的调解者,是老人病床前的守护者……
腊月二十五,82岁的尹燕和坐着党支部租来的汽车逛了县城。60岁的支书姚新成替老尹抱着春联、年画、肉菜,一直送到厨房。“孩子们开车,带着我们逛超市、赶大集。今年儿女们放假晚,亏得有这些党员们想着这些老头老太,买了年货,打扫了房间,贴上了春联。我们都七老八十了,要没这些守在身边的‘儿女’,日子咋能过得这么踏实。”
渤海水产养殖公司前身是第五工业机械部渤海农场,俗称“五机部”。1978年开始,来自北京、内蒙古、河南、黑龙江、河南等省份的优秀工人和知识青年陆续来到沾化,与沾化青年一道开发10万余亩的渤海农场。
职工来自“五湖四海”,风俗不一,性情不同,但他们的关系却亲切和睦。“原因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党组织。不像很多村民有姓氏、家族、亲戚、买卖等各种人情圈子,我们是一个完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场大家庭。党员是劳动模范,团员是先进青年,群众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团员。”
随着计划经济的转型,五机部渤海农场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目前,这里的职工只剩下90余人。因为距离最近的滨海镇都有8公里,农场职工纷纷搬离此地,只有10余个家庭长住农场。姚新成说,谁都可以走,但党支部不能走,就算这里只剩下一户家庭,也要有党员守着它。
其实,在尹燕和眼里的“小姚”已是花甲老人了,该支部党员的平均年龄也超过50岁了,多是当爷爷的人了。可在农场老人和农村子弟心中,这些老党员正年轻,他们是英雄般的人物。因为,就在2012年8月的一场海潮倒灌的灾难中,这些老党员组成的救援队成为了方圆10公里的“救命方舟”。
当时只一会儿的功夫,屋里的水就泡了家具,漂起了马扎。晚上9点,党员张义忠在砖瓦砾里找出一条小船。一支老党员组成的救援队迅速组成。他们拖着船,趟着齐胸的积水,冒着狂风,顶着暴雨,将34位老人全部安全转移。周围十几个盐场的职工也围拢向姚新成的党支部,获得了帮助。
职工说:“老姚自己的盐场还泡在水里,损失少说也得100万元,到现在他还没有去看一眼呢!”老姚却说:“这算啥,只要大伙安全了,当时就是以身殉职,都不后悔!”
老姚即将退休,可他舍不得“农场村”:“渤海滩上天高人远,没了党支部,没了党员,那老百姓靠什么?党旗在,老百姓心里才踏实!”(记者李振平 刘清春 通讯员 陈方明)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