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作品和观众都在相互找寻


来源:北京商报

我在一幅画前久久站立,画面很丰富,动物、人、静物,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我思索着,像是解谜语般急于知道答案。我在一幅画前久久站立,画面很丰富,动物、人、静物,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我思索着,像是解谜语般急于知道答案。

资料图

原标题:作品和观众都在相互找寻

编者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第一次面对艺术品都是一次毫无防备的观看,即使在日后成为艺术行业内的专家,也会回味当白纸一般的自己面对艺术发生最纯粹的反应。本期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周刊对所有的艺术爱好者开放投稿,每期为读者带来一篇最接地气的展览评论。

作为一名画廊工作人员,说来惭愧,我很少逛798,只因工作时间都待在画廊里,好不容易休息,真的不想再来工作地。今天却突然兴致大发,想去看看各个画廊在展些什么。都说艺术是最接近灵魂的,那我就去抖擞一下灵魂吧。

约起友人漫步园内,依旧是先从尤伦斯走起,工作人员告诉我需交纳10元的门票。意料之中,这得跟看电影似的固定日子来,才能享受免票待遇。我犹豫了一下,从门口望了一眼里面的画作,和友人面面相觑,走了。不是因为好或不好,这也无从评判,只是看到画布上堆起的足足有5厘米厚的颜料时,不禁撇了撇嘴,这样的画风一直以来都让我感到不适,可以说这不是我喜欢的艺术形式,我无法理解它的美感在哪里。

记得第一次来798看画展的时候,觉得每一件都是艺术,至高无上。连树和街道都那么艺术,摆放在路边的雕塑都似乎是一种欢迎。看每一张画都透着新奇,这是在欣赏艺术啊,我跟艺术近距离接触了,这是一件太值得炫耀的事情。可渐渐的,学了艺术专业,再回头看看,不禁打破了当初的认知,每一件都叫做艺术么?每个人的认知不同、审美不同、艺术观念也不同,那么,衡量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被称为艺术?究竟什么是艺术?

一阵狂风灌进体内,我不禁打了个寒战,思绪也随之斩断。转身走进了Asian Art Works画廊,花花绿绿的颜色进入视线,大面积的颜色和笔触,色彩斑斓直逼我的视觉防线,我不由得后退了几步,想看出点名堂,是一张人的面孔?还是一栋古老的建筑?似乎有太多想象的空间。有时不得不承认,有的画真的看不懂,看第一张的时候想这是什么?看第二张的时候想这又是什么?即便是这样,也会认为看不懂的才高端呢,一眼就看明白的不高级,买回家中也得不到艳羡的眼神。以前一直认为普通人是看不懂艺术的,只有有一定艺术天赋的人才能领略到画中的意思,或许在看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一场灵魂的对话。说白了,就是看对了眼吧。

我在一幅画前久久站立,画面很丰富,动物、人、静物,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我思索着,像是解谜语般急于知道答案。随行的朋友皱着眉问我,你看懂了么?我说没有。我们分析着画中任何一个可能带有指示性的东西,摆放位置怎样,颜色对比怎样,诸如此类。最终他小声地嘟囔,我好像看明白了,这幅画说的就是男人跟女人是夫妻,但丈夫喜欢他旁边的年轻男人。这三个人下方的动物代表他们的关系,开屏的孔雀代表妻子,耷拉着尾巴的孔雀代表丈夫,旁边的鸡代表年轻男人。你看,耷拉着尾巴的孔雀和鸡靠得多近,离开屏孔雀那么远。他滔滔不绝地讲着,我点点头,好像是那么个意思,但这又有什么意思呢?表达混乱的三角关系?还是揭示一种社会现象?

我又无法理解了,我不知道它的美感在哪里,我觉得一点都不漂亮。我问友人,你觉得什么是艺术?他思考了一下说,我觉得艺术跟别人无关,自己认为好就是艺术。我点了点头,我看不懂的那些并不代表它是或不是艺术、好或是不好、颜料堆砌或是画风清秀,只因那不是我的艺术,是作画者的艺术。他们画他们的,我们看我们的。他们在等一个人,我们在寻一张画。都是一种碰撞吧。

艺术无谓高雅与否吧,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认知的美,那种美,就是艺术吧。

兜兜转转看完全部,我走出画廊,迎面吹来凉风,我站了一会儿又走进去,跟艺术合了张影。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画廊 作品 观众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