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线条的表现力与表现力的线条


来源:滨州传媒网

绘画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形式与艺术图式,否则只能沦为平庸和流于低俗。   《枣园素装》是表现的——单纯的色彩,概括的形式,富于变化的线条,旨在记录感受;又是抒情的,纯素而简远,归于纯粹的意趣,冷静地真情实意的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

枣园素装

原标题:线条的表现力与表现力的线条

绘画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形式与艺术图式,否则只能沦为平庸和流于低俗。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之下,郭立民在《枣园素装》里大胆地做了新的尝试——运用焦墨线条手法完成画面建构,并在形式上对复制自然的传统做了独出心裁的解释。

《枣园素装》是一幅宽2米、高1.6米的大幅作品,但整幅作品只有黑白两色,惯常所用的浓、淡、湿墨及色彩都没有,营造气氛的皴擦晕染也没有——所有的浮饰全部剥离,只留下枣树坚实的体质及构造……肯定地说,郭立民笔下的“枣园”不是对自然物体外貌的简单勾画与描摹,而是深入物体内部的视觉体验。枣树的叶片已然落光,曾经累累的硕果也荡然无存,只剩下枝干有个性地张扬着,倔强而且放肆,杰出特立般伟岸,似乎人间冷暖与之无关,世态炎凉与之无关,任何的清规戒律也与之无关——全部是线条,透着金石气的线条,是非标准素描而又素描般准确地描绘出枣园的情状,描绘出枣树内在的品格及气概.可谓气韵浑厚。整幅作品全部由焦墨线条完成,以枯笔行浓墨,引以金石书法之笔法入画,用笔或急或缓、或长或短、或提或按、或顿或挫、或润或枯、或起或收,凝练而精当;枣树形体的轮廓全凭线条勾勒,不讲物理重心,而重主观感受,或远或近、或粗或细、或攲或斜,或向或背,线条与线条互为关照、刚柔兼济、往复有度、生动对话,不仅表现了枣树的质量感,而且极具张力,犹如和谐的交响乐,起伏有致、跌宕生姿。或许这就是郭立民的用意所在,他充分发挥线条的描述性意义,使之十分富于表现力地横着、竖着、在萧瑟的冷风中坚挺着……自然的因素被排斥了,浓涂淡抹的方法被忽略了,大胆的夸张变形也被弃之不用,一句话,无助于本质表达的所有的方法手段统统不用,留下的只有相对意义的要素——枣树的持久的特征和内容。抽象的趋势是线条表现中固有的,用焦墨幻化出黑白形象具有一种绝妙的特质,不失中国画传统精神——写意性、书写性,强调了线条的表现力。郭立民就这样独出机杼地用看似具象的手法完成着抽象性精神表达,同时完成着绘画应予追求的“笔有尽而意无穷,象有限而意无边”的境界,赋予对象以灵魂与精神生命。

绝对的色彩导致绝对的神秘,绝对的线条亦导致绝对的神秘。画中的枣树裸立着,排着不规则的队形,站出远远近近的队列,仿佛纤毫毕现一览无余,却给人以更为神秘的感觉:为什么能够如此不计后果地敞开胸怀?画中的物体不再是自然物象而是他自己创造的形象——精神现实——对观众的神秘感、天真感和质朴感通过物质对象,从不可视领域浮现于可视空间,为观众提供了特异的富有意味的感受体验。尤其不能忽略的是,画中分布在各个树体上线条的巧妙运用,使只有二度空间的画面具有了纵深关系,并将画面引进一种不断变化的深度——这一深度是与观众在心中的再创造和欣赏过程分不开的。画面上没有明暗手法,没有相互补色的冷暖对比,却有着极强的节奏韵律,干而不枯、黑而不滞,集笔法之妙,得纯墨内美,有着温润、娴雅的情致。郭立民就是这样用线条的粗细、长短、快慢、曲直、虚实来谱写线条形式的诗歌,物体的坚实感也因此跃然纸上。他似乎在宣示地告诉世人:把握物体的真实未必非要考虑色彩,关键是内在本质提炼,是准确的绘画语言的传神描述。

《枣园素装》是表现的——单纯的色彩,概括的形式,富于变化的线条,旨在记录感受;又是抒情的,纯素而简远,归于纯粹的意趣,冷静地真情实意的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他深深地感受到了枣树内在而独具的个性,他以探索物体内在品格与提高升华自身感情的态度描绘枣园的真实,进而挖掘绘画语言的内在潜力。

色彩是大多画家喜好的绘画元素。这并不错,因为色彩在视觉感受、气氛营造、瞬间印象记录等方面确有其妙用。但郭立民在《枣园素装》里将其弃置也有自己的理由,他要尝试用线条独立地完成作品,并突出表现枣树形象的坚固性和内在体积感。他初步获得了成功。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所不断追求和为之奋斗的应该是艺术的形式,它比独创的灵感更为重要。”郭立民一定深知这句话的含义,因此独辟蹊径地大胆尝试,以其建造自己的艺术图式。而这种尝试本身,已然超过了作品的意义。从这一角度分析,我们能够发现郭立民对于美术的理解程度,因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绘画的道路上,他一定会走得更长更远。

李长英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线条 表现力 金石气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