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政局党员下乡“走亲戚”


来源:滨州传媒网

滨州传媒网-滨州日报讯在全市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工作部署之后,市民政局组织党员干部,利用节日假期,到惠民县石庙镇部分困难家庭“走亲戚”。通过走访活动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真心实意地帮助困难家庭解决

滨州传媒网-滨州日报讯在全市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工作部署之后,市民政局组织党员干部,利用节日假期,到惠民县石庙镇部分困难家庭“走亲戚”。通过走访活动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真心实意地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实际问题。期间,全局党员干部对定点联系的71户困难家庭全部进行了走访联系,送去慰问金42600元,收集各类问题建议48个,当场解答、协调解决19个。

  多了71户“新亲戚”,上门走访心交心

“我们又有了71户亲戚,他们虽然生活困难,但是大家要向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他们,与他们面对面、心交心,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了解民生政策落实情况,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市直民政系统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工作部署会议上,市民政局局长张兆杰提出了明确要求,以实际行动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理念。走访党员干部不但要走访联系,帮助困难家庭解决生产生活难题,而且要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和政策落实的难点问题,写出调研报告,为政策修订完善提供实践支撑。

群众的困难等不得,慢不得。市直民政系统党员干部立即行动起来,按照在职县级干部一帮一,局机关科室、直属事业单位多帮一的形式,带上亲情服务卡、困难家庭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信息表和从自己工资里省出来的慰问金,分头到自己联系的困难家庭去走“亲戚”。

“家里有几口人”、“主要收入靠什么”、“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每到一户,民政局党员干部坐下来,与这些“亲戚们”拉拉家常,唠唠嗑,详细了解困难家庭的生活情况并记录下来。“只有你把他们当亲人,他们才会把真心话告诉你,这也正是我们所有了解的。”一名参与走访的人员深有体会地说道。

  困难时候搭把手,与“亲戚”共渡难关

惠民县石庙镇谷马东村的李景玉今年60岁,是一名退伍军人,几年前得了脑血栓,身体垮了,每年都得住几次院。目前,仍在医院接受治疗。妻子刘以英已经62岁,患腰间盘突出已经10多年,依靠种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虽然老两口马上都能领取每月70元的养老金,李景玉还能领到每月50元的复员军人津贴,但是,同高额的医疗费用相比,生活还是显得无比窘迫。

9月30日,张兆杰来到李景玉家中,在详细了解李景玉家的情况后,张兆杰鼓励他们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你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相信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你们,会和你们一起战胜困难,共渡难关”。同时告诉李景玉老两口,要按照政策帮助老两口申请农村低保,看病在新农合报销后,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再进行大病救助。

最后,张兆杰把亲情服务卡递到刘以英的手里,说:“这上边有我的电话,有事就可以打,保管好了。”并把一个信封交给她,“这是我的工资!” 

  走亲方可察民情,升级民政服务水平

“既然是‘亲戚’,就要多走动。以后我们还会经常来看您,咱家里有什么困难,可以给我们打电话,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帮忙解决。”临近结束时,走访人员都为自己的“新亲戚”留下了联系方式。

多年来,民政部门作为承担全市基本民生保障的职能部门之一,与困难群众接触的机会更多,对群众的生活疾苦体会的也更深。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正是民政的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之一。自2010年起,局机关建立了联系基层和困难群众工作制度制度,局机关在职县级干部及所分管的科室、单位组成10个联系组,每组联系1个县区、1个乡镇(办)、1个村(居),与困难群众结“亲戚”,定期到“亲戚家”走访,使民政干部能够更好地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把握群众所忧所盼,也能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更好地审视民政工作,了解不足和差距,从而提升民政服务水平,推动民政工作更好地开展。

“通过开展节日走‘亲戚’工作,不但为困难家庭解决了困难,而且使党员干部在与困难群众的心贴心交流中增进了感情,为更好地谋划落实工作奠定了基础。下一步,我们将定期组织开展这样的活动。”张兆杰说。

记者葛肇敏通讯员李海涛曹鹏飞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欣]

标签:亲戚 党员 民政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