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暑期夏令营换汤不换药


来源:中国青年报

各种类型的暑期夏令营让杨妈妈看花了眼:脑力训练营、游学夏令营、英语夏令营……  杨子珊是云南某重点中学的一名高一学生。为了迎合家长的诉求,夏令营的概念五花八门,主题天马行空,并且不约而同地将“励志”、“习惯塑造”、“能力提升”等作为宣传卖点。

内容水分大,效果不明显

在北京某中学读初二的张华(化名)最近正在参加减肥夏令营。

7月24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和夏令营的小伙伴们在国际关系学院的操场上跑步,这是他当天的第一堂训练课——室外田径场有氧减脂。

记者从该营的网站上了解到,参加夏令营的学生将接受力量训练、爆发力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平衡训练、柔韧和灵敏训练,并且会根据体能测试为学生量身定做训练计划。

可事实上,张华并没有进行体能测试,只是在医院做了一个简单的身体检查,而介绍中的“量身定制”也变成了“全民 运动”。

跳舞、跑步、跳绳、打羽毛球等来回循环的训练让张华感到十分枯燥和乏味,“其实都是一些我们平时在学校上体育课的运动项目,授课内容也和老师教的差不多,而且所有的课程也都是由一个老师教。”

除了“量身定制”“精品课程”等概念之外,“名师助教”、“高端资源”常常是培训机构打出的另一张“大牌”,这也是夏令营价格不菲的关键所在,可一旦真的进入夏令营,小伙伴们立马就会产生疑惑,“名师都去哪儿了?”

记者在上述提到的那家21天收费29800元的“脑力夏令营”网站上,看到了这样的介绍:将有全国知名学府某大学5位教授授课、百名该校学子助教。

然而,真实情况是,授课中并没有高校学子做助教,日常的教学工作由培训机构的老师负责,知名学府教授只是做讲座,并不参与教学。

无独有偶,上海一家魔术夏令营宣称,其授课教师均曾获国际魔术大奖,可最终,授课教师身份也变成了“上过地方频道表演的”。

对于参加夏令营的效果,杭州初二学生程成的妈妈并不满意,“一开始挺有效果,后来就不明显了。”

去年,程妈妈给程成报名参加了为期7天的军事训练营,本想让孩子在部队学会自律,但效果并不明显,“4000块钱就买来了几天的踢正步习惯。”

减肥夏令营的刘老师也坦言,虽然在营期间减肥效果显著,但夏令营结束后,有部分孩子的体重会有40%到50%的反弹。

眼花缭乱的宣传背后是换汤不换药拼卖点

打着概念旗号的暑期夏令营收费高、内容水分大、效果不明显,有网友戏称为“既拼爹又坑爹”。可是,为何还有如此多的家长和孩子报名呢?

“我儿子太随性了,送他去夏令营是为了增强他的规则感,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根据自己的心情来的。”“我家女儿实在是太拖拉了,被奶奶惯的,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就给送过去了。”……

相比学校教育,大多数家长对于夏令营的需求不仅仅是知识和具体的技能,更多的是内在的改变。而市场正是捕捉到了家长们的这种需求,形形色色的夏令营才会应运而生。

“像我们本身是做职场方面的培训的,家长们提出有这方面的需要,我们才开始做这样的夏令营。”一家“领袖力”夏令营的工作人员这样解释。

为了迎合家长的诉求,夏令营的概念五花八门,主题天马行空,并且不约而同地将“励志”、“习惯塑造”、“能力提升”等作为宣传卖点。

然而,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卖点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就被打了折扣。

正在北京大学参加游学夏令营的同学们表示,在游学过程中还是挺开心的,自己在与人交流、加强表达等方面也有一些收获,他们最喜爱的行程不是家长和组织者寄予厚望的励志训练或者名师讲座,而是让他们玩儿了一天的“拓展训练”。

不过,曾在高中阶段参加过“名校游学”夏令营的某高校大一学生小彭回忆说:“就是大学生带队带我们参观校园,素质拓展也就是集体游戏,我觉得这种活动确实能在当时的短时间内起到励志作用,但是现在看来也就没什么了。”

“虽然现在夏令营市场已经有向高端市场低端配置发展的趋向了,但很多机构依然在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定位,扩充夏令营内容,把价格定得很高,宣传得也很丰富。”在北京市某中学的杨帆老师看来,这些都是换汤不换药,拼卖点。

杨老师认为,寒暑期是学生学习与生活中一块极大的教育空白,家长上班没时间管孩子,孩子在家一个人没事儿干。因此,无论夏令营有多贵,都会有家长来埋单。

对此,广东省中山市的陈建春老师认为,各种名目繁多的暑期夏令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它的关注和需求。如果类似的活动,能以一年、两年甚至数年为执行期,从关注身边的社会热点问题入手,开展社会调研,这样将更有利于提高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在实践中历练出来的能力,将受益终生。”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深度游 概念 暑期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