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清楚自己想要啥 就业并不难


来源:滨州传媒网

工作,一个现实的词汇,每个人需要养家糊口;工作,一个希望的词汇,每个人都在工作中凸显价值;现如今,工作又平添一分“梦幻”。 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就业压力摆在每个大学生面前,谁都不想“毕业即失业”。

工作,一个现实的词汇,每个人需要养家糊口;工作,一个希望的词汇,每个人都在工作中凸显价值;现如今,工作又平添一分“梦幻”。

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就业压力摆在每个大学生面前,谁都不想“毕业即失业”。而对于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选择都基于他们特殊的处境。有些人为了父母考虑而回到滨州工作,有些人早早做着准备,在大三时就开始了“毕业征程”,同样有些人不满足于眼下的工作,想着“更换门庭”……

不管怎样,他们对于工作有一个共识:工作是为了实现胸中所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石超:

考虑父母回到滨州工作

“回滨州是我自己的意愿,但是也伴随着无奈。”石超是滨州本地人,大学四年在重庆学习广播电视新闻学,今年6月份毕业后回到滨州。而在此之前,他在重庆涪陵工作了半年左右。

回忆之前在涪陵的工作,石超满是美好回忆,“我觉得不管是就业环境还是生活节奏方面,重庆比滨州的感觉要好。”石超表示,重庆的生活节奏很慢,文化生活丰富,平时他和朋友一块吃点烧烤、唱唱歌、聚个餐之类的,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是很不错的。

但是,他还是回到了滨州,因为他是独生子,家里的“独苗”。想到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他感觉有必要回到父母身边。石超说,当时他从重庆赶回家过年,正月初六又回到重庆上班,父母每天都要打一遍电话,“虽然父母没说什么,但是我还是感觉他们的情绪波动很大。”于是,石超回到了家乡,在滨州一家媒体单位上班。

虽然对比重庆的工作,滨州和现在这份工作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石超仍希望能够在新闻行业中寻找自己的一片天空。石超有自己的新闻梦想,他想让自己的新闻知识派上用场,同时能够保持一个新闻记者的公正性,“一个文字记者,半个摄像记者”是他对自己未来的定位。

王兴虎:

大三开始着手就业事宜

同样是今年毕业的王兴虎,则将找工作的前期准备做到实处。王兴虎现在在无棣县盐务局盐政执法处工作,除了对食盐违法经营行为进行查处并予以教育、处罚外,还负责食盐经营的审批以及食盐安全的宣传等工作,这项工作对于法学专业毕业的王兴虎来说,专业相关程度还是很高的。

王兴虎说,在大三时他就决定毕业后就业,为此他做了充足的准备:在学习上保持各门课程在学分绩点以上,争取拿到学校奖学金及优秀学生的名额;主动了解各种就业信息,特别是与法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到校园招聘会现场,听讲座、投简历、做面试……这些都是他后来选择工作的积累。同样,他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为工作做好了准备。

“在校经历和实习经历对就业而言肯定是有影响的。”王兴虎表示,在大学期间他参加了学生法律服务中心社团,几乎每周都有一次社团活动,或是学生的评案说法、案理结合,或是校外的普法宣传,这些活动从某种程度上夯实了他的法学理论功底,也提高了他对法律的应用水平。

小李:

就业一年谋求改变

小李是2012届的毕业生,工作刚满一年时间,相比刚刚工作的学弟学妹们,他对工作的理解更加透彻。“感觉工作就和《围城》中说的一样,没有的想获得,里面的想改变。”小李说,他想着换份工作,以改变自己目前的处境。

小李中文专业毕业,在经历了四处投递简历,频繁进行面试,但屡屡受挫的窘境后,当有企业向他伸出橄榄枝,提供一个企业宣传职位时,他二话没说同意了。然而,在经过几个月的实际工作后,他对于这份工作开始产生厌倦,“每天的工作是,为企业管理打印一些文件、起草几份报告。简单重复的工作,让我感觉到了乏味。”

小李说,他正积极筹备寻找下一份工作,“换一个工作环境,换一份心情吧。”他对于毕业时因为着急找工作而不管不顾有些后悔。对于当下寻求就业的大学生,小李希望他们能够认清自己,不要“病急乱就业”。

编者按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共有699万高校毕业生,创历年毕业人数最高。而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正确选择自己毕业之后的就业路,成为摆在大学应届毕业生面前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当然不乏依旧能找到好工作的毕业生。而同时,也有许多毕业生仍旧在寻找就业机会或谋求创业。然而,无论是其中哪一种,我们都可以从现象透视时代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及择业观念,甚至其在就业压力下的生活状态。今日起,本报将推出一组系列报道,分别从就业、创业、待业、政策四个方面关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之路。

记者张猛猛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欣]

标签:就业 自己 滨州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