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宋树群以兰竹之德绘淡雅清风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宋树群,1951年生,号千竹斋主人,法号慧通,鹊华山人。一个好的书画家,不仅要有笔墨书韵,还要有多方面的修养积淀,宋树群的成就,是知识积累而后的自然突破,是广收博取而后的厚积薄发。

原标题:宋树群 以兰竹之德绘淡雅清风

傲雪玉立

迎风傲雪图

远处

宋树群,1951年生,号千竹斋主人,法号慧通,鹊华山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书画院副院长,燕京书画院高级院士,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特级画师、高级艺术讲师,世界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北京奥林匹克书画院名誉院长,日本国艺书道院客座教授。作品传略编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美术家、书法家汉英词典》、《中国现代书画家名家名作》等多部词典。

七月的济南,炎热,湿闷。一场大雨过后,空气略显清新,趁着雨后的清凉,我来到著名画家宋树群家探访。宋先生稍显消瘦但身体硬朗,给人的感觉就如他画的竹,瘦而不弱,苍劲清幽。

环视宋树群的房间,虽略显拥挤但布置得整洁淡雅,到处散发着书香、墨香。正面墙上,几幅墨竹分外夺目,画作竹枝灵秀,枝节挺拔,栩栩如生。阳台上,繁茂的竹子青翠欲滴,虽然根被禁锢在一个大花盆中,但仍高傲的向上仰着头,碧绿的竹叶向外探着,仿佛欲探知外面的世界。

宋树群花鸟山水俱佳,尤善画兰竹。说到这里还有个故事。1971年,宋树群去济南千佛山,在兴国禅寺门口看到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一幅竹子,是清代的,上题“弥陀佛救慈竹”。看着这幅绘画、雕刻都极为精细的“弥陀佛救慈竹”,宋树群观摩良久,而这幅画也从此“种”在了宋树群的心里。2009年,宋树群在济南千佛山兴国禅寺皈依佛门,法号慧通。

从此,宋树群与佛家接下了缘,也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国,竹子是非常受人喜欢的植物,它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这有竹子四季常青、挺拔秀丽、既能观赏又实用的特性,也寄托着人们对高雅品格、对虚心高洁的君子之风的崇尚与喜爱。宋树群的性格就像他画的竹子一样,谦虚、耿直、淡泊名利、高风亮节。

受家庭影响,宋树群从小喜爱书画,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学画。他博采众长,师古而不泥古。对传统绘画,他心摹手追,并且在自己的创作上能够加以提炼而且巧妙运用,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感悟。他曾潜心研究郑板桥、石涛、顾安等。其中,元代画家顾安对宋树群的影响和启发最大,顾安的萧疏清逸之气,在宋树群的画作中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从大自然中获得更多生动的源泉,宋树群经常出去写生,泰山、华山、太行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对待艺术,他不以奇取胜,不立异以鸣高,不媚于世俗,在古人风范里求生动、求意境深邃。观其画,笔势刚柔并举,苍秀兼呈,收的拢,散的开,层次交叉,又相对独立,极有风骨。也正因此,宋树群的作品受到许多人的喜爱。2013年中华国礼中心有意识的把宋树群的作品和范曾的一起作为国礼推荐,生性恬淡随和的宋树群知道后只是一笑置之。对事情他从不刻意为之,总是随性而为。

一个好的书画家,不仅要有笔墨书韵,还要有多方面的修养积淀,宋树群的成就,是知识积累而后的自然突破,是广收博取而后的厚积薄发。

宋树群爱好广泛,创作之余,他经常会手捧一本书看到深夜,注重理论修养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富有内涵。同时,宋树群还喜欢收藏,喜欢茶艺,对茶,宋树群尤为喜爱,他经常到茶社品茶。他认为,茶也是文化,与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绘画讲究虚实结合,品茶的过程能让人产生联想。在那优雅的环境里,手捧一杯香茗,能让人身心宁静。

宋树群说:“艺术是给人享受的东西,是一种美,同时还能给人以启迪。竹子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点,未出土时先有节,虚心、向上。”赏其画作《清风拂尘》,那雪竹,望去有动影,听其似有声,竹枝灵秀,如见真竹。既有“未出土时先有节”,亦有“到凌云处总虚心”。

其实,不仅是竹子,山水、花鸟在宋树群的笔下都表现得超凡脱俗。有个成语叫“胸有成竹”,观宋树群的作品便是“胸有成竹,下笔不俗。”其作品可谓高山流水,自然天成。他用精湛的笔墨创作的绘画风格既有感官美,同时也富有深厚的内涵,在简洁流畅的线条和浓淡枯润的笔触中,描绘出一个画家的内心世界。堪称当代画竹大家。 (岱生)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丽娟]

标签:宋树群 兰竹 世界名人录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