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滨城经济发展与民生投入双提速


来源:滨州传媒网

前三季度,滨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05.21亿元,同比增长28.47%,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37亿元,同比增长12.64%,总量位居全市第一。

村居环境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

滨城区采取BT方式与山东黄河工程集团合作,预算总投资1.3亿元道路硬化项目全部由企业垫资建设,政府采取3:3:2:2的比例分四年支付的方式,解决全区最后50个村近150公里的道路硬化、骨干路网、区级改造项目任务。该合作的实施,成为滨城区加快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一项创新之举,使3年完成整建制602个村的的任务量缩短至1年半。

“民生工程”作为头号工程来抓,滨城区用群众看得见的建设速度作了最好诠释。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村居美化、街巷亮化“四化”与城乡规划、公共交通、治安监控、医疗服务、文体设施“五覆盖”捆在一起干,将城区与农村同步推进,实现城乡资源的均衡发展,打造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滨城特色”。

1至10月份,累计完成投资2.89亿元,硬化村居273个,完成原计划的114.2%;净化137个村居全部达标;亮化村居104个,完成90.4%;美化村居293个,完成原计划114.5%。

滨城区在抓好村居环境整治的同时,立足滨州城市新中心定位,加快东区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按照北部打造商贸居住综合片区、中部打造商贸物流片区、南部打造城东高科技化工园区的规划设计加快建设。

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六成财力投向民生

滨城区将民生改善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投入,“科教兴区”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保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把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落到实处,把实惠送到群众身边。1至10月份,全区用于民生的支出达11.45亿元,占财政收入的六成。

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实施“科教兴区”,实现教育资源平衡发展。投资1.75亿元,开工建设了14个农村义务教育校舍标准化建设项目。运营校车59辆,沿途设置了130余条乘车线路、400余处站点,受益学生5000人。投资1340万元,建成“放心食堂”23个。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小学、初中分别达到800元和1000元;资助贫困儿童979人58万元;对1344名城市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一免一补”资金14.5万元。创新启动9个“学校教育联盟”,助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区新农合参合率100%,人均筹资额达到了400元。对城乡65岁以上老年人全部进行健康查体。今年投资240万元,新规划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16处,率先完成建设任务,总数达到96处,实现对21万农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5处卫生院落实乡镇住院起付线以上“全报销”制度,病人自付费用同比下降49%。

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区城乡各类养老机构达到44个,总床位2614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9.7张。

社保体系日益完善,今年起,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5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40元、240元,1.59万低保对象全部实现应保尽保。将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标准各提高600元,分别达到每年6100元和4100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76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丽娟]

标签:滨城区 提速 友泰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