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边城 “咀嚼”边界小城的双重浪漫
2014年10月31日 13:56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荆京
就在以色列之行出发前几天,巴以签订了长期停火协议,我带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这个在多数人心中仍是个战火纷飞的国家。 罗斯柴尔德大街16号是一座中规中矩的建筑,这里曾是特拉维夫第一任市长梅尔·迪森高夫的家,现在是以色列独立博物馆。
原标题:欧洲边城“咀嚼”边界小城的双重浪漫
就在以色列之行出发前几天,巴以签订了长期停火协议,我带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这个在多数人心中仍是个战火纷飞的国家。我已经记不起凌晨4点下飞机后奔赴酒店的那份忐忑,也记不清早晨送到房间的报纸上以方打下一架叙利亚飞入以色列领空飞机新闻的具体内容,依旧在我脑海中的只有烙印鲜活的以色列:它阳光明媚,它岁月凝结,它滚滚尘封,它万种风情……
耶路撒冷的美丽与哀愁
很多人喜欢引用犹太经典《塔木德》中的一段话,“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然后继续引申下去“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也在耶路撒冷”,人们习惯于将它描绘成一座悲情城市。的确,自《圣经》时代起,史书上就有它的记载,围绕它的争议连绵不断。然而,当我真正来到这里,走近那些荷枪实弹的士兵、教堂里虔诚祷告的信徒、集市里叫卖的阿拉伯人……原来在耶路撒冷的美丽与哀愁背后,散发着坚定不移的生命力和乐观美好的日常生活。
来到耶路撒冷的第一天,我从酒店出来,只见天空湛蓝,万里无云,预示着洁净而干热的一天。旧城的城墙隐约出现在远处,导游小白没有带我们走向旧城,而是朝东部的橄榄山驶去。站在高处远眺,我才明白了小白的用心,耶路撒冷的城市风貌尽收眼底。这个神秘的圣地之城的美丽来自于异乎寻常的质朴,建筑由略带米黄色的耶路撒冷石构成,小白告诉我们,政府规定,城中所有的外墙必须使用统一的色调,这些古老的石料却见证了数千年的历史沧桑。而那些点缀其中的墨绿色灌木丛,则印证了这个城市的坚忍不拔和顽强的斗志。
我们在锡安门下了车,眼前16世纪石灰石高墙围绕的旧城反射出炽热的白色阳光,城门的周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枪弹留下的疤痕,沉重的城门背后就是被誉为圣地的老城心脏。经过售卖面包、纪念品和眼花缭乱的糖果的小贩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踏上了“苦路”,这是当年耶稣被判受十字架死刑,背起十字架走至各各他山被钉起的一段路程。“苦路”分14站,每站都有传说,记录了耶稣遇难的历程。我们所在的其中一段正是阿拉伯人集市,虔诚的朝圣者、各国游客、大声招揽生意的阿拉伯商贩,还有匆匆走过的正统派犹太人交织在一起,对比强烈。在乱哄哄的集市区找寻那些不起眼的苦路标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最后终于来到一座巨大的石头建筑———圣墓教堂,这是苦路的最后5站,圣徒们相信耶稣就是在这里被钉上十字架、埋葬、复活。教堂中络绎不绝的人潮掩饰不住对圣地的虔诚与感伤。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