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阳信鼓书院入选山东“乡村记忆”文化遗产


来源:鲁网

近日,山东省公布了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单,其中,传统文化乡镇7个;传统文化村落171个;传统民居66个;乡村博物馆56个,共计300个。

原标题:阳信县鼓书院入选山东首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单

鲁网滨州6月1日讯(通讯员翟成新)近日,山东省公布了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单,其中,传统文化乡镇7个;传统文化村落171个;传统民居66个;乡村博物馆56个,共计300个。阳信鼓书院入选山东首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单乡村(社区)博物馆系列。

地处鲁北的阳信县自古说书艺人多,鼓书更是一绝,像西河大鼓、渤海大鼓、毛竹板书、木板大鼓和鲁北大鼓,已被列入省级或市级非物质文明遗产。

阳信老艺人大多从十几岁就开端学艺,唱了一辈子鼓书,在周边地域很有名望。早在上世纪50年代,阳信就有一支曲艺队伍,是外地门类最全、程度最高的一个集团。但是随着体制变革的推进以及古代媒体、音乐的冲击,到上世纪80年代,这支队伍迫于生计压力就解散了。

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国家对文化的重视。2009年,阳信县文化部门把全县说唱鼓书的代表性老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阳信县鼓书院,由政府给他们提供一致的食宿和上演服装,终年展开收费送曲艺下乡活动。为调动老艺人积极性,每扮演一场政府发给适当补助,处理他们根本的生活成绩。

有了这个新平台,这些寂静很久的老艺人又活泼起来。

胡集书会是鼓书院每年必去的年度盛会,也是书会上唯一一个以集团方式参与的。每到这时,鼓书院的老艺人们全体出动,穿上一致的服装,轮番登台献艺,局面甚是壮观。这也让书会上很多单打独斗的艺人羡慕不已。此外,在慰劳敬老院、梨花节上演、消夏广场上演、阳信县官方文明艺术节等各种活动中,也都活泼着鼓书艺人的身影。这些老艺人们找到了一个发挥才气的舞台,重新焕发了艺术青春。77岁的毛竹板书艺人李洪儒说:“人老了没处去,跟大伙儿凑一块儿就跟个家一样,又找着过来的觉得了。”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阳信县 艺人 木板大鼓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