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滨州市构建起递进式特色水污染治理模式


来源:滨州日报

目前,我市列入国家“十二五”海河治污规划的87个项目,有69个完成建设任务,完成率达到79.3%,完成了国家规定70%的年度目标任务。“十二五”以来,全市建成中水回用设施58个,设计处理能力达到15万吨/日,企业年使用中水3600万立方米,直接节约生产成本1.4亿元,全市28.6%的达标废水实现资源化。

原标题:我市构建起递进式特色水污染治理模式

本报记者 裴庆力 本报通讯员 王小鹏 刘士清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自我加压,主动作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好治污攻坚战,取得了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014年辖区主要河流9个省控断面全面达标,COD、氨氮年均浓度分别为31.1毫克/升、1.54毫克/升,较“十一五”末分别改善43%、56%。按地表水22项指标评价,徒骇河富国等4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年度考核目标。在全市主要河流恢复鱼类生长基础上,提前一年实现了消除劣五类水体的目标。

目前,我市列入国家“十二五”海河治污规划的87个项目,有69个完成建设任务,完成率达到79.3%,完成了国家规定70%的年度目标任务。围绕深化“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建设,形成了两级处理加三级净化递进式水污染治理模式,实行了污水处理优水优价的阶梯水价和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等管理运营机制,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地区科学治污的新路子。

强化湿地生态修复“保”障

形成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环保监控网络体系

我市实施了湖泊和河道生态修复。2014年启动了麻大湖生态修复治理,截污控制农村生活污染、退田还湖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水质净化保障入湖水质。实现对6.04平方公里湖区生态修复,建设处理规模3万吨/日的水质净化工程,恢复了麻大湖1000万立方正常容量,逐步恢复其维护物种多样性、调节气候等重要生态作用。对城区秦皇河、秦台河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河段清淤37.4公里,完成土方68.8万立方米,扩增水体面积50万平方米,增加了水环境容量。封堵生活污水排放口39个,建成19座截污闸,解决了城区生活污水直排环境的问题。建成秦皇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和秦台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打造了纵贯城区南北的两道清水生态长廊。

我市位于九河末梢,马颊河、漳卫新河、德惠新河、徒骇河、小清河等数条河流途经滨州或从我市入海,仅作为监控我市河流水质的省控断面就有9个。为保障下游地区、渤海水体和全市水环境安全,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确保断面水质达标,在污水处理厂下游、河道等因地制宜建设表流、潜流和河道芦苇湿地24处,在近海建设1个万亩芦苇湿地和4条百里生态长廊,全市湿地系统总面积达到5000公顷,形成了河流入海的一道道生态屏障,确保不让超标污水进入渤海。

通过实施“治、用、保”治污策略,实现了两级处理加三级净化,形成了“点源治理—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人工湿地降解—河流自净”独具滨州特色的递进式水污染治理模式。我市初步构建了“南有麻大湖湿地——城区两个亲水生态长廊——北有沿海生态防护屏障”的生态总体框架,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和水质净化工程、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生态乡镇等一大批亮点工程点缀其中,全市“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日臻完善。

形成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环保监控网络体系

我市围绕预防、预警和应急三大环节,完善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置四项工作机制,构建车间排污口、企业应急事故池、企业环境安全闸门、入河排污口闸门、拦河坝和橡胶坝五级拦截防控系统,筑牢了预防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坚固防线。

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平台,我市先后投资2亿元建立在线监测、治理设施工况监控和现场高清视频监控“三位一体”的环境监控体系和省、市、县联网的环境安全防控网络,实现了对107家市控以上重点污染源、21个空气自动站、18家城镇污水处理厂、11个河流出入境断面及饮用水水源地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监控。认真落实“超标即应急”零容忍工作机制和“快速溯源法”工作程序,一旦发现超标,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24小时内锁定污染源,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查得清、控得住、治得了。严厉查处环境违法和环境犯罪行为,实施“零容忍”,始终保持环保高压态势,确保了全市环境安全。多年来,我市无一例水污染事故发生。

领导重视部门联动,形成各方共同参与“大环保”工作格局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我市把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作为全市的“头号”环保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去落实,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性互动“大环保”工作格局。市里专门成立了高规格的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生态建设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市人大、市政协多次专题视察、调研水环境保护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光峰,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洪刚多次现场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市政府成立了5个现场督导组,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现场督导,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盯紧靠牢,强化调度、督导、通报和考核。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也迅速行动,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建立办事机构、制订实施方案、层层签订责任书、外出考察学习等措施,促进了工作的全面展开,形成了各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在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全市上下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大限度凝聚各方共识,最大程度汇聚各方智慧,最大维度集中各方力量,确保了每项工程顺利推进,每项工作显见成效。

采取“六治”措施整体推进污染治理

我市坚持规划项目重点治理、加严标准倒逼治理、城镇污水集中治理、结构调整源头治理、项目把关从严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六治措施,整体推进污染治理,实现水污染物达标排放,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在全面实施规划内项目建设基础上,追加投资22亿元,自我加压扩增了115项治污工程,现已完成94项,完成率81.7%。60家企业实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

重点工业污染源实现排污口规范化、在线监测标准化、污泥处置无害化、安全防控自动化和设施管理科学化。实施系列深度治污和扩建改造工程,11家城镇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部分区域污水处理厂也按照一级A标准设计建设。重点企业实施排污口厂外规范设置和信息化公开,实现了“阳光排放”,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市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区域污水处理厂28座,处理能力达到94.5万吨/日,配套污水管网287公里,日处理能力比“十一五”增加25万吨,增加50.5%。污水处理率达到93%,污水达标率98%。

市辖小清河流域重点乡镇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关闭技术水平低、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生产线98条,拆除或改造工业锅炉128台,有379家重点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组织搬迁32个工业项目进区入园,从根本上解决了分散建设造成的系列环境问题。

发改、经信、环保等部门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做到“三个一律不批”:属于落后生产技术和设备的一律不批;排污超过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的一律不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功能区划要求的一律不批。“十二五”以来,有27个投资过亿元项目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被拒之门外。

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实施“三化”工程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健全农村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街道办)转运、县(区)处理”的运作模式,目前已实现全覆盖,基本解决了垃圾围村、围河等环境突出问题。全市乡村硬化完成3640个村居,净化完成5097个村居,美化完成4096个村居。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农村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水多用,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为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我市积极推进深度治污和中水回用工作。

“十二五”以来,全市建成中水回用设施58个,设计处理能力达到15万吨/日,企业年使用中水3600万立方米,直接节约生产成本1.4亿元,全市28.6%的达标废水实现资源化。通过四环五海、72湖水系建设,城区及周边形成了近20平方公里的水面,配套建设4座大型节制闸,年蓄水能力达到2亿立方米,有效解决了城市景观、道路清洁、绿化和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此外,在污泥资源化利用方面,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实现污泥作燃料、有机肥原料、建材基料等多领域资源化利用。

目前全市建成污泥处置中心7个,处理能力达860吨/日,实现了污泥的无害化全处置。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我市 水污染防治 麻大湖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