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2014年度滨州环保十件大事 誓争"六连冠"


来源:滨州日报

山东樱花山风景区颜景江自掏腰包2亿元绿化荒山,生态修复收成效,樱花山美景展现,获国家环保最高奖项——“中华宝钢环境奖”提名奖。对全市重点项目开通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做好跟踪服务,最大限度服务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原标题:2014年度滨州环保十件大事

举全市之力誓争“六连冠”

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流域污染防治取得新突破

——全市上下奋战迎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国家大考

2015年3月,我市将代表山东省迎接国家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核查工作。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再创一流、再争第一”的目标。市里专门成立了高规格的海河迎查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迎查工作方案。市政府与各县区及有关单位签订了《海河迎查责任书》,并组织赴德州进行了考察学习。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多次专题研究。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洪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秦传滨分别召开现场推进会议。经过全市上下的积极努力,全市规划治理项目87个,已完成79个,完成率90.8%,初步构建了南有麻大湖湿地——城区两个清水生态长廊——北有沿海万亩芦苇湿地的生态总体框架,六六河人工湿地、清河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湿地项目等一大批亮点工程点缀其中,全市“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呈现了我市水污染防治的特色、亮点和看点,为迎查夺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全市蓝天白云天数增加53天

《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一期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实现年度任务目标。划定了72.7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82.3%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大气污染防治百日会战在工业治污、扬尘治理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黄标车淘汰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力做好APEC会议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还适时启动了重污染天气应急方案,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措施,广大市民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响应,为改善城区环境质量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4年,大气环境四项主要污染物同比全面下降,其中PM2.5 84微克/立方米,下降19微克/立方米,改善18%;蓝天白云天数176天,同比增加53天,增幅为10%。PM2.5和蓝天白云天数分列全省第8位和第9位。

流域污染防治取得新突破

——秦台河治理一期任务全面完成

2014年1月,滨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洪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秦台河治理列为10件民生实事之一。

一年多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光峰亲自带队现场调研,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洪刚寒冬季节现场视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秦传滨多次督导调度,各部门单位“撸起袖子”齐上阵,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如期完成了清淤、截污、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人工湿地建设等七大重点工程,其中共对27.36公里河段清淤,完成土方25.86万立方,建成了19座截污闸,对176.8公里雨污管网疏通清淤,设计处理能力200立方/日生活污水预处理工程已正常运行,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3万立方/日处理设施和北城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新建2万立方/日处理设施和2万立方/日中水回用工程已进水调试,秦台河(工业园区)人工湿地工程已完成主体建设,圆满实现了秦台河一期治理任务。经过一期治理,秦台河水质明显改善,随着各项治污工程正式投运,“水清河畅、生态宜居”的美景将逐步成为现实。同时,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也实现了流域内镇镇都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在省政府组织的对小清河流域内5市考核工作中,我市位列全省第2名。

环境执法监管得到强化

——全市完善行政区域联动执法

2014年,市环保局坚持依法实施环境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和环境犯罪。突出对重点环境问题和信访案件实施独立调查。开展涉重金属、危化品、异味整治等环保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同时加强与公检法配合联动,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对接和移交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两高司法解释。建立健全跨边界区域环境执法联动机构,有效遏制边界区域环境问题发生。与周边兄弟市签订行政边界地区联动执法协议,并在全市实施了行政边界地区环境执法联动协议,各县区联合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850余人(次),对重点企业进行了640家(次)的执法检查,对6个县区致函督促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对28家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对35家企业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总额达304.45万元,查处环境信访案件1081起。全市共取缔"土小"企业375家,环保公安联合办案32起,环保部门向公安部门移送环境违法案件9起,行政拘留35人,有力地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樱花山风景区获“中华宝钢环境奖”提名奖

我市共有8个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全市国家级生态乡镇达23个,省级以上生态乡镇达50个,占所辖乡镇(街道)总数的55.5%。组织2个乡镇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7个乡镇申报省级生态乡镇,其中有5个乡镇已经通过省厅材料审核和现场复核,等待省厅命名。博兴县已向省厅提交了省级生态县验收报告,各项材料已准备就绪,正在等待省厅现场审核;邹平县正在准备省级生态县创建前期准备工作,争取2015年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县验收。

此外,6月5日环境日期间,在市政文化广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环保嘉年华”活动,将生态文明知识渗透在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小活动中,寓教于乐,并通过“小手拉大手”,使数万人受到教育。积极利用滨州环境信息网、滨州环保政务微博等,搭建起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良性互动的平台。滨州环保政务微博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十大政务微博之一。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打造公众了解环保、参与环保的载体,新创建省级“环境教育基地”6家。山东樱花山风景区颜景江自掏腰包2亿元绿化荒山,生态修复收成效,樱花山美景展现,获国家环保最高奖项——“中华宝钢环境奖”提名奖。

积极组织环境应急大比武

——环境应急暨监测监察队伍向职业化迈进

市环保局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培养引进长效机制,强化岗位人才培训,多次开展全市环境监测、监察大比武活动,提升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实现了人才资源量的快速积累和人才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使环境应急暨监测监察队伍向职业化迈进。为提升环境执法人员的水平,锻炼环境队伍“发现问题、分清责任、依法行政”的工作本领,2014年10月21日,组织举行全市环境监察监测技术大比武活动,全市各县(区)8个代表队100余名环境监察监测人员参加了此次比武。本次监察技术比赛模拟某涉重金属的钢板生产企业出现污水超标排放环境违法行为,环保执法人员依法进入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并调查取证,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在领导重视、筹备周全、组织精心的坚实保障下,这次全市环境监测监察技术比武活动圆满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

开展未批先建项目大清理

——环保倒逼作用得到充分显现

为摸清环保违规建设项目底数,分类制定环保整改措施,规范环保管理,督促达标排放,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经济社会和环保协调发展,根据省里的部署要求, 2014年12月,市环保局对全市建设项目环保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这次清理,结合了清理整顿违规建设项目专项行动暨贯彻落实大气污染物排放工作。此次清理的环保违规建设项目398个,涉及火力发电、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轻工、纺织等10个行业。其中沾化区、博兴县和邹平县共计322个,占全市81%;市级以上审批项目359个,占总数90%(市批项目172个,占总数的44%)。

推进环境信息全公开

——全市环保工作置之于公众监督之下

积极稳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市环保局2014年重点工作。按照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市环保局加大了信息公开力度,包括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公开空气质量和水质环境监测信息)、环境审批与核查信息公开、环境保护监察执法信息公开、环境事件信息公开、企业污染物排放和排污费征收信息公开、公示公告以及年度总结和计划以及人事任免事项等信息公开。据统计,2014年市环保局在“滨州环境信息网”和“滨州政府信息公开网”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15条,在市直部门中位列第九位。

生态补偿机制结硕果

——我市争取上级环保专项无偿资金11785万元

经过各级共同努力,2014年全市共争取环保专项资金11785万元,其中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资金7319万元,安排规划项目32个,主要用于区域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和重点污染源提升改造工程;大气污染防治资金4342万元,安排规划项目18个,主要用于大气污染脱硫脱硝治理工程和黄标车淘汰补助等项目;重金属污染防治资金920万元,安排项目2个,主要用于规划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生态补偿资金704万元,主要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自然保护区保护等项目。这些资金缓解了地方和企业治污投入压力,为促进我市环境改善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另外,我市还自筹市级资金1500万元,用于黄标车淘汰补助;自筹400万元,用于环保监测监管能力建设,提高了环保自身建设水平。

转作风提效率优服务

——市环保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市环保局党组结合实际,健全组织, 强化部署,先后3次专题聚焦“四风”问题,综合归纳、剖析查找出27个突出问题。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党组成员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7名班子成员共查摆问题255条,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效果,得到市委督导组的充分肯定。针对群众意见反馈和查摆发现的问题,局党组领导班子以高度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坚持边查边改、专门整改,修订完善了6项制度、新建6项制度、废止2项制度,使改进作风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以“简政放权、服务群众”为原则,清理环保审批事项、下放“环评”审批权。各类行政许可事项一律集中到市阳光审批大厅集中受理,一次性告知,做到“大厅之外无审批”。对符合产业政策、污染少、代价小、可持续的项目,优先审批。对全市重点项目开通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做好跟踪服务,最大限度服务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小清河流域 环境信访 麻大湖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