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世界读书日:滨州市图书馆门庭冷落


来源:滨州传媒网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4月21日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0.38本。一位王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图书馆最早是在市区渤海七路的百货大楼附近,2006年11月迁到了这里,2007年1月开馆,是一个过渡性的图书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4月21日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0.38本。在看到这些可喜现象的同时,记者从滨州市图书馆了解到,该馆的文献借阅率目前逐步下降,读者寥寥无几。

>>>现状:去图书馆看书的人非常少

4月22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滨州国际会展中心三楼的滨州市图书馆。偌大的整个三楼空空荡荡,刺耳的脚手架拖地声充斥其间,某展览正在紧张布展中,而书刊借阅室、图书借阅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阅览室没有一个读者,看到的只是管理员落寞的身影。

一位王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图书馆最早是在市区渤海七路的百货大楼附近,2006年11月迁到了这里,2007年1月开馆,是一个过渡性的图书馆。由于地理位置过于偏僻,距离市区太远,平时很少有人来。“我们是免费开放,只要拿上五十元的押金,随时可以过来借书,图书一次能借两本,杂志三本,一个月之内还上就行。上午九点至十一点,下午两点半至五点半是开放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照常开放。”

图书馆刚搬来的时候,读者还是很多的,“我们在2007年和新华书店合搞了‘你看书,我买单’活动,让读者把自己喜欢的书告诉我们,新华书店将这些书放在图书馆里,市民随时可以过来看,但因为还书太远,很多人后来就不来了,”说起这些事情,该工作人员不住地摇头,“图书馆很少有人来,一是市民可选择的阅读方式多了,一是这里设施环境不太利于静静读书,但不方便的位置直接制约了读者的阅读热情,虽然馆内也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对策:在人流密集区设立公共服务点

作为文化部认定的二级图书馆,市图书馆拥有着丰富的藏书,但读者寥寥的窘状也让他们倍感压力,为了提高图书馆的借阅率,改善市民的阅读氛围,他们也进行了探索,在一些地点设立了公共服务点,将图书运抵这些点上,方便市民阅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纺苑小区的服务点借阅量很大,工人们只要拿上押金,书籍随便看,他们的阅读热情还是很高的,而且我们又和市财政局、市交通局等联合搞了单位服务点,集体办理图书借阅,效果也很好。”

目前,位于市区黄河十二路渤海十六路交叉口的市文化中心正在紧张建设中,待其落成后,市图书馆将再次整体搬迁。“搬到那里后,我们的图书借阅一定会有一个新的提高,”对新馆能够带来的利好影响,该工作人员充满期待。

相关阅读:“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设立的目的是推动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每年的这一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琦]

标签:世界读书日 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市图书馆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