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农村彩礼调查:起价10万 男方条件差需加价
2015年07月01日 14:00
来源:新文化报
原标题:北方农村彩礼调查:起价10万 男方条件差需加价
女方
彩礼是面子必须要
在刘女士看来,自家女儿的长相在村里“数一数二”,彩礼的多少,其实代表着女儿的身价。
为何彩礼的行情越来越高呢?新文化记者在范家屯镇的几个村庄采访时发现,一些女孩的父母会把彩礼的多少,当成自家女儿的身价,甚至当成炫耀的资本。在刘全和与老李所在的村子,去年就曾发生过一件事,因为男方给不上彩礼,母亲生生把女儿的婚事别黄。
据老李的讲述,那家的女儿在吉林市打工,认识了吉林市农村的一个男孩,在会亲家的时候,女方父母按照范家屯的行情提出要彩礼15万,男方说要按他们那边的行情,只能给6万8。最终因为彩礼的问题,一对恋人就此分手。
新文化记者找到了女孩的母亲刘女士,有了如下的对话:“彩礼这事你怎么看?”“那能咋看,别人要多钱,我们也要多钱呗。”“那你打算要多少彩礼?”“15万到20万吧,男孩条件好的话,少点儿也行,最少也得10万。”“那要是男方家困难,拿不出这些钱呢?”“我姑娘之前处了个对象,说按照他们那边的行情,就给6万多,我就没同意。”“就因为差钱?”“不是钱的事,凭啥人家彩礼都10多万,到我这就6万,我姑娘差啥啊?”“彩礼没谈妥,俩人就黄了?”“黄了,我姑娘也觉得那边给的太少了。其实这钱也落不到我手里,最后都给他们。彩礼就是个保障,你说万一结婚几个月就离了呢,我姑娘不就是人财两空了吗?”
“那要是你女儿真遇到特别喜欢的,而男方家里确实拿不出彩礼呢?”
“那就到时候再说吧,反正吧,她要是真相中了,就要跟人家,我也不能硬别着。”
在刘女士看来,自家女儿的长相在村里“数一数二”,彩礼的多少,其实代表着女儿的身价。她的这种想法,在很多女孩的家庭普遍存在,或许说不出“身价”二字,但攀比心理普遍存在。
李霞和李艳欣是范家屯某饭店的服务员,都是当地人。午后,饭店里没有多少客人,她们两人就会来到门前的街路上,跟周围店铺的服务员聊天。据李霞介绍,关于回家结婚和要多少彩礼,是她们比较常聊的话题,能要到更多彩礼的女孩,总会让其他人羡慕和嫉妒。“有的服务员说收了15万,其实就收了10万。”在李霞看来,彩礼是面子,更是自己长相的标尺。
“咱们吉林省还不算彩礼多的呢,我听说甘肃、宁夏那边,彩礼都是好几十万。”李艳欣曾经在省外打工,结识了一些朋友,“他们听说咱们这边彩礼还不到20万,都想找吉林的女朋友呢。”
要多少看条件
能够让李秀荷主动减少彩礼的男孩,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大学毕业,至少是大专毕业;身高1米8以上,长相周正……
那么女方在索要彩礼时,会根据哪些“指标”来确定金额呢?榆树市的闵家镇距离范家屯镇约200公里,当地的彩礼行情是除住房、“三金”外,现金15万元左右。“彩礼肯定不是瞎要的啊,肯定有说法。”闵家镇二十家子村村民李秀荷表示,自己就有一些具体的想法,根据男方的各项条件,对“基准彩礼金额”增加或减少。
李秀荷解释,像个人长相和有无不良习惯,其实是希望女儿能找到正经过日子的男人;学历和手艺则是希望女儿以后的日子能过得好一些;至于是不是独生子,则涉及以后遗产的分割。“彩礼是一定要收的,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风俗。而且彩礼的多少也体现着我女儿的身价,钱越多,说明我女儿越优秀。”李秀荷说,“而且你要来的彩礼钱越多,男方家就越重视,离婚的可能就越小,因为再娶一个又得花不少钱。”
对于母亲的想法,李秀荷的女儿有些不以为然,“彩礼是你想要多少钱,人家就给多少钱啊?到时候我找男朋友,你们要是不满意,我就跟他私奔!”
范家屯镇郜家村村支书孟凡平认为,男方和女方在彩礼上往往是一种博弈,总要找到某个平衡点,“女方家多要,是觉得说起来有面子;男方家想少给,其实是怕别人知道彩礼给多了,会以为自家儿子不好。”
今年30岁的孟凡平对于高额彩礼持否定态度,“现在这些年轻人有了钱,都不知道计划,彩礼、陪嫁和礼金,很快就花没了。你说有这钱,干点儿啥不好?”
在采访的过程中,新文化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那就是在范家屯镇,外出求学的男青年大多对彩礼持否定态度,女青年则大多会要求彩礼。
而外出打工的,则不管男女都坚持着这一传统,不同的是女青年大多会遵循范家屯当地的行情,而男青年则会遵循女方家乡所在地的行情。
彩礼的变迁郜家村的孟老汉是村里知名的媒人,几十年来他深刻感受着彩礼行情的“飞涨”。
上世纪90年代,范家屯镇的彩礼行情是几千元。“我记得当时介绍成的一对儿,男方家买了电视、洗衣机和电风扇,礼金是4000块。”也有的只给现金,一般在一万元左右。
1995年前后,男方家除了要买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四大件”外,现金至少要一万元。
2000年以后,除了家电、家具,现金至少两万元。多数时候,女方还会要求男方翻新或重建房子,后来,这一要求变成了“买楼”。
2010年3月,本报曾经在范家屯镇的宋家店、马家洼子和胜利等几个村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时的彩礼包括“三金”、摩托车、家电和房子,所有财物相加至少5万元,甚至有的还会要求小轿车。
刘全和给新文化记者算了一笔账,5年以前,村里大多数家庭的年收入也就1万多元。那时结婚,男方需要拿出的彩礼礼金和实物就要5万元,基本相当于5年的收入。
刘全和的记忆跟本报2010年的问卷调查数据相吻合,当时接受调查的83户村民当中,有65户村民的家庭年收入不足万元,占比78.3%。
而在刘全和的印象当中,彩礼的现金部分涨到10万元,应该是在2013年年底到2014年年初,“到了今年,就没听说过彩礼低于10万的。”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