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济南心理咨询师:六成受访“90后”想过自杀


来源:济南时报

新网康教育培训学校的学生们在做练习来戒网瘾,他们中不少人与父母疏于沟通。 记者 张刚 摄   本报记者李永明 原题:济南一心理咨询师根据工作中统计数据,解密“90后”生死观 六成受访“90后”想过自

新网康教育培训学校的学生们在做练习来戒网瘾,他们中不少人与父母疏于沟通。 记者 张刚 摄  

本报记者李永明

原题:济南一心理咨询师根据工作中统计数据,解密“90后”生死观

六成受访“90后”想过自杀,根源在家庭

受访的“90后”,60%曾经想过自杀;初中、高中段,尤其是重点学校、重点班,30%70%的孩子有过自杀的想法;青少年在第一次性关系时,100%无安全措施,父母100%不知道……中祺智库心理咨询师泰祺感叹:并不是说“90后”是一个负性事件爆发的群体,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去了解、关心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源!

解析自杀压倒孩子的那根稻草是家庭影响

看到本报报道的4名“90后”相约济南烧炭自杀一事,泰祺已不觉新鲜。两年前他受理了一起心理咨询案,一名“90后”女孩因家庭长期矛盾的积累,致其想杀死自己的母亲,然后再自杀。约谈前一天晚上,女孩将胳膊割得全是伤痕,第二天面对心理咨询师时仍带着刀子。

泰祺说,在他进行的青少年心理咨询或培训工作中,60%的孩子曾经想过自杀,基本都是“90后”。“走访学校也发现,初中、高中段,尤其是重点学校、重点班,30%-70%的孩子有过自杀的想法。”他说,这个群体,自杀是为了结束面临的难题和长期无助的体验,不是结束生命,“真到死亡时,就害怕了。”

“想伤害自己,主要是因为自我价值感很低。简单来说,就是自己为什么要活着。”泰祺介绍,自我伤害的孩子目的主要有:引起关注、自我惩罚、分散注意力、释放焦虑、表达愤怒。“很多孩子在自杀前会有一些自伤的行为,召唤让你看到。不能得到有效干预时,很有可能会促发自杀的致死性。”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多方面的,但最初压在孩子身上的稻草,肯定是原生家庭的影响。”泰祺介绍,这其中包括父母间的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还有校园人际关系。

家庭关系一团糟,孩子就会产生负担感、无助感和严重的低自尊,“自杀变成一种具有可控感的结束无助生活的方式。”

在中国,目前6000万留守儿童,1400万没有人照顾,这些孩子几乎没有家庭关系。“这就是一个群体共同面临的问题,将来会是一个大问题!”解析性行为教育严重不足,首次性经历100%无措施

谈到“90后”做人流,泰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一个女孩和男友,在网吧厕所发生过两次关系,没有任何安全措施。学校获知后,向女孩讲授性教育知识,女孩吓傻了。男孩和双方家长后来都被邀请前来接受性教育知识。“善终的不是双方不再发生性关系,而是女孩有了自我边界保护意识,就是知道说‘不’。”

心理咨询行业内部统计,青少年在第一次性关系时,100%无安全措施,父母100%不知道。“追究原因,女孩的性教育知识严重不足。”泰祺说。首先面临指责的便是校园性教育课程几乎空白。调查确实发现,济南中小学并没有专门单独设置性教育一课,也没有专门的性教育课程的教材。

为什么孩子发生性关系不去告诉父母?孩子对家庭没有信任感,或者家庭对他们忽视已久。孩子从小问起性问题,家长的反应往往会是愤怒:“小孩懂这些干什么?”家长的愤怒也源于对这个话题的恐惧,但孩子所体验到家长的愤怒情绪则可能导致孩子的恐惧,孩子遇到性的问题时,缺乏信任,也不会再告诉家人,亲子间的情感连接便出现了问题。

如果一个女孩和多个男生发生关系,泰祺大胆推测,女孩和父亲的依恋关系肯定是出了问题。心里缺乏父爱的部分,通过寻找男性获得满足,这也正是有的小姑娘会寻找大叔级性伴侣的原因。

解析“冲动”自伤等行为与大脑发育同样有关

“青少年早恋、自伤等行为,从生理上讲,是有冲动的可能的。”泰祺介绍,根据哈佛大学研究,21岁-23岁之前,大脑中主管情绪的杏仁核部分是发育不完善的。在青春期,有的人遇见问题,信息直接去杏仁核,就会产生即时的情绪、行为反应。

泰祺举了汶川地震一参与救援人员的例子,“那么一个大男人,回来后经常约朋友喝酒,每次喝醉号啕大哭。危机超出自我的调解能力,不能在一定时间内自我疗愈,就容易形成心理创伤。有的创伤是侵入式的,不受自己控制,创伤储存在大脑中,触景生情时,一下子就把杏仁核中储存的创伤时体验到的情绪激活了。”

“一名‘90后’男孩就集重大创伤于一身。”泰祺介绍,在与该男孩进行心理评估工作时,发现他对自己头脑中充斥的声音充满恐惧,甚至担心自己会肢解咨询师,其所持有的严重负面情绪在工作中能使多名实习心理咨询师产生躯体不适反应。该男孩经历的创伤主要来源于家庭,其父亲经常酗酒,释放压力方式就是打妈妈和他,妈妈释放压力的方式也是打他。受创伤后,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神经元就会突变,易产生过激行为。

与此同时,相对于受虐,儿童成长期长期被忽略,也是一种创伤源。“受忽略的儿童,与受虐的儿童,所受创伤几乎相同。”专家建议

我们该怎样给予帮助?

一个“90后”至少应有两个“朋友圈”

“一个孩子至少应有两个朋友圈子。”泰祺建议,“90后”在成长阶段,注意力会从父母认可转移到同伴认可,每个孩子都应增加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拥有几类支持自己的好朋友。

“一个小群体提出偏激性意见,比如去偷东西,如果孩子有另外一个圈子,孩子受影响就会少。”泰祺介绍,孩子在成长中,父母不仅不应排斥孩子的朋友圈,还应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孩子有问题会告诉好朋友,家长可第一时间获知。”

泰祺介绍,如果烧炭自杀的孩子父母及早通过孩子朋友圈发现各种问题,可以及早干预。他建议,一旦类似自杀问题发生,前两周要关注情感的安全和身体的安全。同时需要专业人员对家属进行教育,避免家属对孩子造成二次创伤,避免家长戴有色眼镜看待孩子。“人都有自愈能力,1个月之后孩子应该不会再有急性应激障碍,如果孩子还有症状应该警觉,3个月后仍然有反应,就应尽快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急性心理干预。”

此外,“90后”应有具体可行的目标,父母也要给予孩子承担学习的机会。同时,每一位“90后”应有自己健康的兴趣爱好。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媛媛]

标签:心理 济南 六成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