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这座老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经济日渐发达的今天,繁华大都市的形象越来越明显,但是仍有很多古老的建筑安静地在立在那里,深处繁华都市的角落,不悲不喜,只是随时光静静流淌。建筑作为历史的见证、时代信息的载体,忠实记载着城市的印记,是我们了解一座城的指南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很多老建筑已破旧不堪,没有被妥善地保护好,这不仅仅是物质文化遗产的损失,更会造成城市灵魂的缺失。
- 济南百年建筑被挖成孤岛
- 近日,网上一组“济南百年建筑先拆再建被挖成孤岛”的照片在网上流传。两座老建筑保护引发众人关注。对此,济南市规划局表示,张采丞宅对损坏部分做了复原修复,并未对其地下进行开发。纬三路59号建筑,在修复时对屋面瓦进行了编号处理,以便将来复原。[详细]
- 济南一民国老城墙杂草丛生
- 在济南市政协提案线索征集平台上,有市民建议把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一带的旧城墙、县府、野战医院列入市级文物保护范围。近日,在第三人民医院,记者看到旧城墙大部分仍留存,但县府、野战医院建筑早已不复存在。部分土圩墙已被石头新围墙替代,墙头杂草丛生。[详细]
山大校内仍存十二座老公馆
建造于19世纪初的齐鲁大学十二座西式别墅楼,形态各异、千姿百态,是济南市最集中的西式别墅建筑群。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后,依然尽显典雅、古朴、大方、别致的气质。但随着年久失修,这些老建筑开始出现断瓦残垣的残破的景象。
在齐鲁大学校园槐荫路路南,建有两栋庄重典雅的大体量教学楼。一座是考文楼,一座是柏根楼。这两幢楼互相对称,建筑风格上也体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柏根楼则为化学楼,建成于1917年。它们是原齐鲁大学单体体量最大、保持历史原貌最好的两座老建筑。[详细]
曲水亭街:泉城的“南锣鼓巷”
在泉城济南,有这样一条老街:青石板路,两侧矗立着青黑色木门和朱漆格子窗的灰瓦白墙老屋。
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民俗艺术氛围浓郁,流淌的河水清澈见底,水草随波飘舞。老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风韵在这里呈现。这就是济南历史文化特色老街——曲水亭街。
曲水亭街北靠大明湖,南接西更道,东望德王府北门,西邻济南府学文庙,是至今保护较好的老街巷。 [详细]
根据2007年出版的《图说老济南建筑》(近代卷)所做的统计,或大或小的近代建筑在济南约有116座,但目前约有一半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其中包括可以充分展示济南文化特色的老建筑群落。
随着近年的大规模城市开发,大片住宅小区林立,许多老地名、街名被废弃湮没,许多标志性的建筑物或标志性街区被拆除,其中一些具有传统意义的老地名被“抛弃”,“古城”变成了“新城”。
近年来,济南的老建筑不少已经彻底消失,像当年的八卦楼等只能留存在老济南人的记忆中,这也反映了城区开发和古建筑保护的矛盾。
文化筑城 济南老商埠获新生
从济南西客站出发,走过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一院三馆”,走过荣宝斋,走过腊山河景观带,走近老洋行、宏济堂、蔡公时纪念馆,一个历史与现代并重的西部新城展现在大家眼前。[详细]
济南老商埠重现“小广寒” 电影院进餐厅
2013年11月,一块由国务院颁发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被醒目地挂在了山东省济南市经三路48号——小广寒1904精品餐厅门前。[详细]
济南老建筑的“生存状态”(组图)
老建筑作为历史的见证、时代信息的载体,忠实记载着其建造年代的科技教育、文化艺术、政治伦理、民俗风情、经济财力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详细]
延伸阅读
老建筑重建只能复形而不能筑魂
近30年来,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使得许多历史文化遗迹被无情摧毁,“建设性破坏”成为破坏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最主要原因。[详细]
普通民居也需要保护老建筑
2013年11月23日,济南市规划局确定要成立“名城保护委员会”,这对于那些常年奔走呼吁“保护老建筑”的专家、学者或普通市民来说,这个消息如冬日里的一把火,温暖而热烈。[详细]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