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山东,弘庵法师,弘庵,千佛山,山东佛教协会,专访,兴国禅寺,千佛山兴国禅寺,崇明寺,释弘庵,佛教,佛法,慈悲开示,凤凰网山东专访

导语:癸巳冬十一月初一,日朗风清。千佛山,香客往来。一路拾级而上,及至千佛山半山处,直闻得耳畔梵呗声声。道路开阔之处,巍然见一山寺,便是这我们此行目的地兴国禅寺。似这般云白山青,花迎鸟笑的苍古山寺,万境自闲,清净明了。今我访大德弘庵法师,听开怀出世之谈,直觉天地清旭之气,荡涤内外皆空。《菜根谭》曾云:“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法师慈悲开示,劝诫世人,嗜欲为烦恼罪恶之源,多种功德,勿贪名利,超越嗜欲,得人生之真趣。[详细]

返回凤凰网山东频道首页 | 访谈嘉宾 | 要点推荐 | 访谈实录 | 评论 | 高清幻灯

核心提示

方外之人因深悟万法皆空的法性而具备了万法皆无分别的智慧与万物平等的眼光,故而消除了一种分别对待和因分别执着而产生的界限,达到物我相融,使空与色、动与静、起与落之间的矛盾皆化为禅境的圆融无碍。弘庵法师开示,世人多烦恼,只缘将“我”看的太真切,故多种种烦恼。摈弃物欲,放下奢望与执念,人人皆可成佛。 [详细]

嘉宾介绍

释弘庵

释弘庵法师简介

山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济南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济南市佛教协会秘书长,济南市青联副主席 ,兴国禅寺住持,崇明寺住持。

编辑团队

凤凰网山东,释弘庵,弘庵法师,兴国禅寺,弘庵,千佛山兴国禅寺,佛法,慈悲,开示

采访、编辑:李静静 摄影:李娜 设计:胡兆瑞

分享栏目

1.07K

要点推荐

弘庵法师语录

放生的本源应回归到吃素上来,吃素是变相的放生

假如我们都去吃素了,就没有人去捕捉他们,就不需要放生了,也不会形成恶性循环。“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社会的这个说法很好。多吃素,吃常素,杀生就少了,吃素实际上就是变相的放生。

弘庵法师语录

放生的目的不在数量,升起慈悲心才最重要

不盲目追求放生的数量,要思考放生的行为是否能增长我们的慈悲心,假如放生的行为没有触及到我们的慈悲心,那放生的行为就是浮在表面。通过放生这个行为,升起我们的慈悲心这才重要。

社会离婚率的升高是人与人之间信任出了问题

夫妻组建一个家庭,佛教上讲是结了善缘。彼此之间信任、敬重与包容。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付出。这几个词汇更像是组建一个家庭的框架,更像是造房子的梁一样,这个梁就是支撑起一个家庭的支柱。

只做善事不修行,不能保证我们做事念念在善

不皈依,不持戒,无法保证自己念念行善,就可能会作恶。所以佛教要求三宝弟子通过修行断恶从善,摈弃恶的习性,保留善的本性。假如没有修行的话,就看不住内心,这样的善可能是一时的,也许作恶可能更多。

弘庵法师语录

石窟造佛像是凝固的艺术,但展露的是动态思惟

凿石造像虽然是凝固的艺术,但是会把眼神、举止、动作、表情通过雕刻的手艺糅合在里面,但是展露的是动态的思惟。信众看到神圣庄严的佛像,内心升起敬畏欢喜之心,这符合善的精神追求。

弘庵法师语录

人是未来佛,佛是过来人的开示

佛看世间万物生灵均有佛性,都有成佛的种子。只是成佛的种子没有萌发,被外象的种种妄想执着无明烦恼所埋没,外象没有展露出佛性。只能通过不断的修行去除种种习性,回归我们的本源与至性。

佛教讲:世间万物都经过四个过程:成、住、坏、空。

小到微尘,大到整个宇宙。他都具足成、住、坏、空这四个过程的特点。所以佛经中讲,凡有所相,皆是虚妄,意思就是教导我们不能执着于种种的外象。因为万事万物不是恒定在一个状态。

佛经中讲: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

“无不从此法界流”是说世间万象种种都是我们内心的流露,衍生出种种幻生幻灭的幻象。“无不还归此法界”是说外界的、物质的,就是我们本性的。而我们的本性就是物质世界的反映,我们妄以为这是在真实的,其实这是幻生幻灭的。

part01通过我们善的行动,启迪大众善的种子

凤凰网山东:我们知道兴国禅寺长年以来致力于社会慈善,请法师介绍一下兴国禅寺的社会慈善活动。

弘庵法师:我们兴国禅寺的慈善活动,因为是面对社会大众,比较倾向于人文关怀方面,也是人间佛教的一种体现,所以人文的意义多一些,佛教的氛围淡一些,但是其中蕴涵的佛教内涵却不浅薄。旨在通过善的举动,启迪大众善的种子。 我们每年的慈善行为有很多,早几年,我们带领信众,深入南部山区,实地走访困难群众,每家每户的进行考察,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困难群众的真正需要与生活的疾苦。有些苦难需要我们实际的去看,去体会,更能触发出我们的慈悲心。这些家庭包括贫困家庭、孤寡老人、残疾家庭、留守儿童。了解到他们的需求,与当地的村委建立联系,为他们送上精神与物质的帮助。我们通过走访福利院儿童,看望了许多自闭症儿童,为这些星星的孩子们捐赠教学医疗器材,信众们欢喜参与。将善的种子撒播到孩子的心里。并且我们每年与省残联联手,为残疾的群众捐赠轮椅,每年约有100余辆。有的家庭非常贫困,一辆轮椅的价钱让他们承担不起,通过省残联落到地方上,亲手把轮椅送到需要的群众手中,看到他们获得轮椅很欢喜,参与的信众们也很欢喜。

日常的这种慈善活动还在不断的举办。我们做的只是一点一滴的举动。佛陀教导我们慈悲,作为三宝弟子,慈悲心可以是这些身边的小小的善举。我们的慈悲心可以带给大众欢喜。并且唤起大家都参与到慈善活动中来,慈善的种子不断的萌发,不断的壮大,小流也会汇成江海。

part02佛教讲究用智慧做事情要恰如其分,放生也要讲究智慧、适当合理的方式

凤凰网山东:放生是佛教慈悲心的体现,然而,随着时下放生规模越来越大,甚至买鸟放生衍生出了捕鸟产业链。还有一些放生行为直接导致当地生态失衡,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损失。那么,佛教要不要放生?应该如何科学合理放生呢?

弘庵法师:放生是佛教所提倡的,但是放生的理念不仅仅把生命放掉,这只是一时的,放生之后生命持续的长久性,放生的程度如何,是否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佛教讲究的是智慧,即用智慧做事情要恰如其分,放生也要讲究智慧、适当合理的方式。 首先,放生的行为本身上是一个善举,是大家一个好的愿望,但是有些人为利益驱动,去捕捞,去捕鸟,造成了恶性循环,善的发心带来恶的后果,佛法教给我们用智慧来做事,就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思考,考虑放生的环境,放生的时间地点,加以区分。考虑鱼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小鸟放生田野是否对农作物造成损失,考虑清楚,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环境科学合理放生。要是放掉生命,却让因为放生而死掉,没有长效的良性循环,这样的放生是不可取的。

其次,放生的根源还要回归到吃素上。吃素对人的好处现代人已经了解到,假如我们都去吃素了,就没有人去捕捉他们,就不需要放生了,也不会形成恶性循环。“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社会的这个说法很好。多吃素,吃常素,杀生就少了,吃素实际上就是变相的放生。吃素融合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思想理念、思考构架,以前的观念是吃饱现在是吃得健康,社会上也开始倡导素食理念。吃素是佛教的提倡,是三宝弟子修行的第一要务,不杀生。也是中国人的大智慧。 再者,佛教有句话大家都知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就是塔,我们知道建佛塔的功德非常大,但是救人的性命,比建塔的功德还要大。所以,我们可以更多的去帮助弱势群体,疾病的、残疾的、贫困的、需要帮助的群体,把我们的爱心播撒到他们的身上。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多帮助人,多关注人,多救助人。慈悲心的体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不排斥社会放生,但可以将放生的理念提升起来,不盲目追求放生的数量,要思考放生的行为是否能增长我们的慈悲心,假如放生的行为没有触及到我们的慈悲心,那放生的行为就是浮在表面。通过放生,升起我们的慈悲心这才重要

凤凰网山东:现代社会,离婚率的逐年升高,家庭的破裂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何运用佛教的智慧和理念去处理好家庭的相处,去建立更加稳定的家庭,去处理夫妻之间出现的矛盾?

弘庵法师: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问题,家庭成员之间不和睦,夫妻之间不和睦,多是沟通出了问题,或者就是缺乏沟通。其次还有一点,不互相尊重。夫妻能够组建家庭,生儿育女,在佛教上讲,是结了一个善缘。结了善缘之后,夫妻双方就有一个共同的责任, 应融合的更好,共同担当责任,互敬互重。

在社会中,人的欲望是滚动性的增加,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相互猜忌不信任,造成了身体感官的贪心散漫、贪心厚重,没有互相尊敬,导致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夫妻双方的体谅、付出、尊敬,不仅在于男欢女爱,还在于一种微妙恬淡的情感作为维系。又像朋友,又彼此有空间,无形中相互关怀爱护。要是不信任就会产生距离,即便是在一个家庭里生活,也形同陌路。信任、敬重与包容。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付出。这几个词汇更像是组建一个家庭的框架,更像是造房子的梁一样,这个梁就是支撑起一个家庭的支柱。 人与人之间更多的理解、包容与关怀就把整个框架不断的丰富起来,愈加坚固。不仅仅是夫妻之间的相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如此。宽容,尊重、理解是彼此信任的基石。家庭的和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作用,而社会的细胞是家庭,所以家庭的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part03行为都是心的展现,人心善行的都是善道,人心恶,行的都是恶道

凤凰网山东:有网友问,人在世间行走,只要做善事就可以,为何还要信佛。

弘庵法师:人在凡尘中行走,哪能保证我们念念都在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保证念念都在善,那就是佛的世界啊。 人在凡尘世界行走,也许你做的善事多过恶事,那就算是个善良的人,但不可避免的我们还是会作恶。因为我们不能保证,念念行善。佛教是智慧,佛陀所行的善,是善的极致。善的极致就是清净的佛陀世界。佛陀的慈悲不仅仅是众生,包括动物植物,包括空间里的一切生命状态。

我们不皈依,不持戒,我们保证不了自己念念行善,就可能会作恶。所以佛教要求三宝弟子断恶从善,不断修行。通过修行,摈弃恶的习性,保留善的本性。假如没有修行的话,就看不住内心,这样的善可能是一时的,也许作恶可能更多。如果看管不住内心,就容易作恶。守不住内心,那他的心就像光一样,是向外散的,容易沾染,就会有分别,有分别就会有好坏,有好坏就会产生情绪,情绪就生出烦恼。我喜欢的、我厌恶的、我憎恨的这种情绪表现出来的实际行动就可能产生争执、打架、斗殴、保护等,归根来讲,还是内心的分别之心。有分别就会有善恶,佛教要求我们要无分别、行至善之道,不修行的话,很难保证我们的内心一直做善事。行为都是心的展现,人心善行的都是善道,人心恶,行的都是恶道。 佛教认为,善与恶都是相对的。对待恶人也是慈悲,佛陀教导恶人弃恶从善。佛法是众生平等。因此,只做善事不修行,是我们无法保证的。

part04佛像对于内心来说是一个反衬,无形中是一种眼根修行

凤凰网山东:咱们兴国禅寺有非常著名的千佛崖,石窟内有佛像凿石造像,石窟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为什么在山洞中造佛像?

弘庵法师:佛陀的思想是抽象的,常人难以参透,所以就要通过形象展现出来,通过六根六尘里的眼根的展露出来,古人认为石头这种固态存在的事物,历经千年不朽不坏保留的时间更长久一些,所以选择在石窟里造像。凿石造像虽然是凝固的艺术,但是会把眼神、举止、动作、表情通过雕刻的手艺糅合在里面,尽管是凝固的石窟,但是展露的是动态的思惟,所以长年累月,就有这门手艺。这是一种愿望,渴望把诸佛菩萨保留下来。相对来说,佛像对于内心来说是一个反衬。看到神圣庄严的佛像,内心升起敬畏欢喜之心,这符合善的精神追求。同时是一种变相的教导,有神像就心生敬畏,就欢喜,就去做善事,无形之中,在眼根中修行,得解脱之道。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通过意根解脱。《圆觉经》里就有25中根都可以摄入。大家看了佛陀菩萨的塑像,而种善根。因缘不同,升起不同的善念。

佛经中说佛像的产生缘起: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曾经应帝释天王之请,上忉利天宫演说佛法。当释迦佛在天宫说法时,弟子们因思念释迦牟尼佛,所以命人用牛头栴檀木雕制了一尊五尺高的释迦佛像。众人看了就恍如释迦牟尼佛在面前一样欢喜,依据佛陀的教诲精进修行。由此,为佛陀造像流传开来。

凤凰网山东:如何破除世人对佛教存在的误解,认为佛教是封建迷信。

弘庵法师:佛教讲随缘,因缘具足他才能信,古时候讲的,各种文化知识,太阳东升西落。佛法讲,佛渡有缘人。因缘到了自然就会信了。你给他讲佛法,他把耳朵堵住,你给他看佛经,他把眼睛蒙上。不听不看,说明他跟佛法无缘。佛只能慢慢引导,慢慢劝化。所以说佛不渡无缘人。

part05人是未来佛。佛看世间万物生灵均有佛性,都有成佛的种子

弘庵法师对“人是未来佛”的开示

人是未来佛,这是从本性上来讲,世间众生都是本性具足。佛看世间万物生灵均有佛性,都有成佛的种子。只是成佛的种子没有萌发,被外象的种种妄想执着,六尘之中的无明烦恼所埋没,外象就没有展露出来佛性。因为人的欲望各有不同,只能通过不断的修行去除我们的种种欲望、种种颠倒、种种习性,回归我们的本源与至性;也就是慈悲的、柔和的、智慧的。若是人人都能行善道,善的种子茁壮成长,那我们这个世界就是众善所聚无垢染的佛陀世界了。

弘庵法师对于《心经》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开示

《心经》是佛法的精髓,佛法是要超脱物质与精神。在《大般若经》里面,般若的意思的就是智慧。色与空讲起来比较复杂,空,是空间有相对与绝对,好多种。我们桌子上放东西,没有空是放不下东西的。色,通俗来讲,就是我们常说的物质,存在好多的状态。世间万物有形有像,如果没有心来造作,就不会产生,而我们眼睛看到的则是他的外象。

part06只有内心清静,无垢染,无烦恼方能体会到色与空的真谛

对于《心经》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开示

心经》是佛法的精髓,佛法是要超脱物质与精神。在《大般若经》里面,般若的意思的就是智慧。色与空讲起来比较复杂,空,是空间有相对与绝对,好多种。我们桌子上放东西,没有空是放不下东西的。色,通俗来讲,就是我们常说的物质,存在好多的状态。世间万物有形有像,如果没有心来造作,就不会产生,而我们眼睛看到的则是他的外象。

《金刚经》里这样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何说是虚妄,佛陀并不是说否定这个事物的存在,而是说,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佛教讲:事物经过四个过程:成、住、坏、空。小到微尘,大到整个宇宙。他都具足成、住、坏、空这四个过程的特点。所以佛经中讲,凡有所相,皆是虚妄,意思就是教导我们不能执着于种种的外象。因为万事万物不是恒定在一个状态,外物不断的变动,所以他的心也是不断的在变动,因此产生种种执着,烦恼、情绪。得到了就欢喜,得不到就悲伤焦虑。

人的容貌也是如此,人出生,成长,衰老,乃至死亡,化为微尘。死亡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死亡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会哭,会悲伤,因为我们贪着,执恋,所以说,佛法说有像的东西是不长久的,是要超脱他,超脱并不是我们离开这个世界,而是心不系缚在这上面,不粘着在这上面,而是努力去做,不要产生贪恋与执着。虚妄的事物要看的淡一些,功名利禄要看得淡一些,人追寻的善道更多一些,相互尊重,爱护环境啊,河流空气也干净了,我们都去爱护这个世界,我们的心都回归到了心得本性。这就是我们要回归的心得本性,那世间就没有心里产生脱开的状态,自我化解。自我放松的状态。

空与色的回归,就是本来的我们的真空的状态,我们思考的空都是相对的空。而我们要回归的空是什么样的呢?就如同《心经》中所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就是我们要回归的本性、至性、佛性的这种真空状态。所以真空状态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世间万物包括宇宙都是我们自性所流露出来的,幻化而来的,我们一执着就会把他当做真实的,一真实就会执着,执着就会产生烦恼与痛苦。所以,万万不可执着与贪恋种种的外象。而我们这种真空状态就衍生出了妙有。所谓的妙有就是种种世界,大千世界,凡夫的世界,佛的世界,都是我们的自性流露。所以佛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无不从此法界流”是说世间万象种种都是我们内心的流露,衍生出种种幻生幻灭的幻象。“无不还归此法界”是说外界的、物质的,就是我们本性的。而我们的本性就是物质世界的反映,我们妄以为这是在真实的,其实这是幻生幻灭的。你跳脱出来看他的时候,他就是我们自性的展露,所以我们会从善也会作恶。

part06心随万物转,转处实能幽。随缘识得性,无喜亦无忧

何为“色空不二”

举个例子讲,就拿我来说,我会做善事也会作恶事,不管做善事还是作恶事,都是同样一个我。色和空究竟来讲是不二的,凡夫来讲不可能不二,他存有分别之心。只有内心清静,无垢染,无烦恼方能体会到色与空的真谛。举例子讲色与空本身就像波浪一样。我们所追求的状态是平静的水。但是风吹起波浪,若想内心平静,就要去除掉波浪,那就要把波浪舀走。长此以往,水就会越来越少。那你在去除波浪的同时,水也就空了。因为波浪就是水,从本性来讲静的水与动的水都是水。那我们要想获得内心的平静,就要把波浪息下来。我们执着的种种外象,都逃不过:成、住、坏、空四个过程。包括我们的身体,百年后也会变为微尘。世间万物不断变化。消亡。转世。轮回。你看桌子,椅子,天,太阳都是东升西落。时间变化季节更替。并不长久,不要执着于他,看透他。并从中解脱。古代禅宗大德有句禅诗这样解释:心随万物转,转处实能幽。随缘识得性,无喜亦无忧。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