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商银行为农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齐商银行为农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6月13日,高青县常家镇黄河滩区,一行行笔直的白蜡树下,种满了绿油油的白术。

“这种作物喜阴,根茎有保健作用”,高青春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天荣说,最近连日的高温天气,让他很心疼,因为白术“既怕热,又怕涝”。

刘天荣(左)向齐商银行高青支行工作人员介绍白术的生长情况

刘天荣(左)向齐商银行高青支行工作人员介绍白术的生长情况

自2013年起,春遥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在这片1200亩的滩区上投资4000万元,开始建设高标准绿色生态林果园和中药材基地,引领当地特色农产业发展及周边居民就业。

然而,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资金问题逐渐凸显。据介绍,树木成长周期长,管理成本高,资金流转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你看看,这些树已经10年了,直径才10多厘米,算是刚刚成材,可以对外销售了”,望着眼前枝繁叶茂的白蜡,春遥公司财务总监刘霞说。

早在2021年,春遥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时,土地流转、苗木采购及化肥购买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愈发迫切。刘霞说,幸亏齐商银行在这个时候伸出了援手。

由于春遥公司是淄博市农业农村局认定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齐商银行对该公司进行深入的贷前调查后,为企业提供了1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贷款。“总行开设绿色审批通道并高效放款,不但免收了担保费,财政还给予贴息,解决了企业的心头之困,为当地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齐商银行高青支行工作人员说,目前依然每年给企业贷款近千万元。

白蜡树下种植白术等中药材

白蜡树下种植白术等中药材

如今,春遥公司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白蜡、垂柳以及桃树、梨树等已初具规模,套种的白术、丹参、黄芩等中药材已经成为企业林下经济增收的重要板块,去年中药材产值达到800万元,预计2026年中药材种植规模达到1000亩,产值达到3000万元。据公司技术总监刘天荣介绍,未来,春遥公司还将上马萃取生产线,通过加工制作中药材半成品,进一步提升“林下经济”产业附加值。

当黄河滩区的沙土地,在金融活水润泽下,孕育着乡村振兴的希望之时,赵健也在几公里外的常家镇刘坊村谋划着他的“黑牛大计”。

赵健,高青牛之源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2018年,赵健看到当地全力支持黑牛产业发展的风口,开始由养猪改为了养牛。“从今年春节到现在,已经卖了200头,目前存栏量还有400多头,根据市场情况,年底打算养到1000头”,赵健说。

赵健在养殖场查看育肥牛的生长状况

赵健在养殖场查看育肥牛的生长状况

尽管黑牛产业效益好,但成本也高,在28个月的生长周期内,一头黑牛的养殖成本超过4万元,这意味着,无论是扩大养殖规模、购置饲料还是新上专业化设备,资金需求量都比较大。“每天仅饲料一项支出就达到1万元”,赵健说,资金短缺是影响养殖场扩大规模的重要因素。“今年1月,我们刚从齐商银行申请了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用于购买青储、玉米、豆粕等饲料,以及牛犊等”。

齐商银行芦湖支行工作人员说,根据政策规定,给牛之源牧业提供的小企业创业担保贷,期限为2年,还能够享受50%的政府贴息,这意味着该企业每年可以节省大约8万元的利息支出。

资金短缺问题得到了缓解,可让赵健有些担忧的是,近段时间,受到供需变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牛肉行情比较低迷,活牛价格也从前年的18元/斤降到了11元/斤,这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赵健(左)给齐商银行高青支行工作人员介绍黑牛养殖的情况

赵健(左)给齐商银行高青支行工作人员介绍黑牛养殖的情况

于是,他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应对,例如直接收购育肥牛,缩短饲养时间,减少成本支出,同时增加销售渠道,提升销售力度等。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赵健说,有高青黑牛的品牌优势,有银行做后盾,还有当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让他对黑牛产业还是充满信心。

的确,有数据表明,齐商银行目前在高青农业贷款共投放13亿元,其中黑牛等养殖类相关贷款投放4亿元。该行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了金融机构在支持乡村振兴中的责任与担当。

展望未来,齐商银行将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政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持续增强金融赋能,服务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