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7年恢复高考起,高考改革已走过了36年的历程。36年以来,高考作为一种关乎每个家庭切身利益的选拔制度,使得山东在探索高考改革的道路上从未停止步伐。2014年山东的高考改革更是“力度空前”,有人质疑高考改革是“换汤不换药的折腾”,但也同样应该看到,提倡了多年的素质教育改革终于将重心移到了最难动摇的高考上面。

盘点2013年教育年度辣评 高考改革受关注

高考报名在即,近日全国各省份相继公布了调整后的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减”字当头的加分“新政”对加分项目、分值大幅缩减。[详细]

山东高考改革36年:不同年代的高考特征

从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至今已近36年。对于千百万高考经历者来说,都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它成为千百万人命运的转折点。[详细]

高考制度的演变及对现代高考改革的启示

高考制度改革关系到人才的选拔、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千家万户的利益。高考改革如何才能改变“唯分数论”,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我们深思。[详细]

核心提示  1977年,停顿10年的高考恢复,当年的12月11日至13日,全国570万青年争夺27万个大学生名额。高考的恢复,如同久旱遇到了甘霖,一个当年看起来似乎很仓促的决定,改变了我们,也改变了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年的改革,起步的时候,并没有多少新东西,不过是恢复秩序和恢复常识。但高考的恢复,毕竟是改革的开始。

高考年代 高考年代 高考年代  高考年代 高考年代  高考年代

36年的记忆 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高考岁月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到今年,已是36个年头。36年之中,考试时间、考试科目、赶考的方式,乃至参考的年龄都几多变迁,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孜孜以求的大学梦和各自的精彩!就让我们一起追忆上世纪70、80年代至今所历经的轰轰烈烈的高考,追忆我们那承载着太多梦想的青春岁月!

1977年的那个温暖的冬天,中国大地上共有570多万学子参加了自1966年以来已中断10年的高考。一场旷日持久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闹剧,由于小平同志的英明决断,在这一年实际上寿终正寝了,由此挽救了整整一代中国青年失落的命运,挽救了一个国家失落的命运。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扭转了一个伟大民族的乾坤,改变了20世纪70年代后的几代、10数亿中国人的命运,是功不可没的。

上世纪80年代,高考已经如常进行,成了中国内地高中生必经的人生洗礼和重要考试。考得好的,将有成为“社会栋梁”、享受国家分配的权利,没考好的,进不了大学的象牙塔,也将有另外的一种出路。但无论如何,在上世纪80年代学子心中,高考,依旧是非常重要的考试,没有扩招,录取率很低,基本没有高收费的民办高校,千万考生的眼睛都盯着全国有限的大学资源和有限的学习名额,用“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来形容80年代的高考考生,毫不过分。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

文理分科由此确立

1977年8月,时任武大副教授的查全性在会上坦言直陈:必须立即改进大学招生办法,恢复高考。当年冬天,我国就进行了首次高考。1977年大文大理分科,1978年,明确文科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外语作为参考。

外语确定被纳入考试范围

1980年,外语考试成绩,按30%计入总分,专科学校仍可作为参考分。1982年,外语成绩按70%计入总分,从1983年起,100%计入总分。报考专科学校考生的外语成绩是否计入总分,由各省、市、自治区确定。1982年生物满分为50分。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外语从此确定被纳入考试范围,

改革考试科目 “3+2”高考模式引争议

1993年,国家教委即现在的教育部大手一挥,在各省市中推行“3+2”高考科目设置,即文史类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加政治、历史二科,理科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加物理、化学二科。这种科目设置一直沿用到2000年。

这种设置分文理,与1991年前的思路基本相同,因此高校适应,学生也适应,未经过任何试验就在全国推广。但此设置也并非掌声一片,它出世一年后就受到部分学部委员的批评,中学地理、生物科教师的反对呼声更强烈,理由是文科不考历史,理科不考生物,不全面,造成学生偏科,这两科没法教了。

“3+2”的缺点是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求基础要好,能力要强,生物、地理长期不考,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多少有所影响。

招考数激增 分化的高考神圣光环不在

1995年到1998年间,考大学的难度没有降低,但那时的大学生似乎失去了一定的神圣光环,已经不像上世纪90年代初那么高不可攀,可能由于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了将近20年,社会上各种类型的职位都增加了需求,所以学生对文科、理科的选择偏向也更多地投向于自己的兴趣和潜力。1999年,全国高校招生数在1998年208万的基础上激增了22万人。此举扩展了高等教育的受众面,但也引发了关于“教育质量下降,大学文凭是否贬值”的激烈争论。

本世纪的大踏步改革:高考在素质和减负中寻求平衡

 

2000年后的高考,其参与者是这个时代最年轻的一批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个性鲜明,主见十足,对于高考,他们的思考已经突破传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却不可避免地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在社会的呼声中,高考也大踏步地改革,从扩招到资助招生,从新课程到标准分,从大综合到小综合,高考在素质和减负中寻求平衡。

高考时间提前

2003年,高考时间提前1个月,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8日(个别省份如江苏、广东因考试科目多延长到9日),改变了实行了20多年的7月高考时间。高考告别酷暑。

英语听力纳入考试范围
http://edu.ifeng.com/zhuanti/jin30nianlaidaxue/doclist/201002/0204_9450_1536411.shtml

自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英语听力测试开始,英语听力考试在中国已有14年的历史,相对于笔试,英语听力考试更加考查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

采用“3+x”模式

3+x高考科目改革首先在广东省试点。2001年高考进入一个相对平稳期,“3+x”方案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到了2002年全国试行“3+x”,山东也开始采用这种模式。

高考改革牵一发动全身 “应试倾向”难打破

 

这些年来,教育界有关应试教育转型为素质教育的探索,总体来说远未达到社会预期。减少学生课时,立即衍生出形形色色的兴趣班、补习班。高考录取人数的增加,并没有带来高等教育质的提升,反而出现了大学生从天之骄子沦为“大路货”的现实落差。这都反映出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需要对现有模式进行全面彻底地反思,并辅之以大刀阔斧的整体改革。

 
2007年新课改特色内容
 
山东全部科目自主命题  

2007年是山东高中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所有考生都参加。全部科目都采取自主命题的方式,“山东版”高考真正实现。

首次采用“3+x+1”模式  

山东省首次采用“3+X+1”模式。“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3个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报考文史类、文科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文科综合的考试;报考理工农医类、理科艺术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理科综合的考试。“1”指“基本能力”考试。

取消英语听力 多省走了“回头路”
2014年,山东高考取消英语听力考试,这一消息让不少正在备战英语复习的高三师生“紧急转向”。据了解,省城有的知名高中高三已停止听力训练。有人认为,虽不考听力,但听力对语感的培养着实重要,如果不能很好地听,英语的整体水平也受到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并不是第一个取消高考英语听力的省份,应该多看看外省的经验得失。
实行“3+x”模式 曾经的“亮点”被取消
2007年是山东新课改后第一年高考,也是山东高考变化最大的一年,其中新加入的“基本能力测试”,被业界称为山东省2007年高考改革最大的亮点。然而,在本次新的高考改革之后,基本能力测试将从高考科目中去掉,即变“3+X+1”为“3+X”。这在部分教育界人士看来,同样是高考改革的一个“回头路”,因为基础能力测试初衷就是为了提倡应试教育,把它取消掉,等于承认素质教育的新尝试被高考指挥棒再次“打败”了。
允许异地高考 “阵痛”在所难免
允许异地高考,“破冰”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不过,青岛学生放到全省来说,可能会是受到冲击最大的学生群体。“青岛因其特殊的地缘优势,外来流动人口多,青岛中小学教育质量也位居全省前列。我研究了青岛近年来不断增长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人数,每年新增人数都在万人以上。”
取消文理分科引争议 分分合合的纠结
山东文理分科时代已经进入倒计时,到2014年将正式取消文理分科。文理是否分科,其利弊的讨论从未中止,文理分科始于1977年恢复高考,尽管走过了30多年,但众多教育专家都认为文理分科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违,但也有很多学生、家长以及老师担忧文理面面俱到会加重负担。此时,山东“取消文理分科”的改革尝试,无论其是否彻底,都值得关注。
重拾“被淘汰”的春季高考
有教育专家曾发出感慨:“在我们这样的国家里,考试工作要前进一步,每走一步都非常难,但是要倒退却很容易。”山东在今年将对口高职考试演变成“春季高考”,允许普通高中生报考,并允许春夏两季高考重复报考、重复录取。可今年全省只有4000多名普通高中学生报名春季高考,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作为被其他省淘汰的改革方案,其前景也不为业界看好。
“济青线”退出历史舞台
作为高考生源大省,山东省在去年12月份,有关部门出台了异地高考细则,从2014年起,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地户籍考生可在我省参加高考,享受与本地考生同等录取政策。为防止在户籍被打破后可能出现的大批省内外考生争相涌入济南、青岛等地,取消“济青线”,由全省统一划定各批次录取线则成为必然。

核心提示   高考被誉为教育的指挥棒,因此很多人寄期望通过高考改革撬动教育改革。但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教育问题,尤其是应试教育问题,绝非一个教育政策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个指挥棒被扭曲,绝非教育本身形成的,而需要社会阶层的差距缩小、需要家长观念的调整等多方面改变。寄希望于一个高考改革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应该也是不现实的。

山东高三考生扔起碎纸屑 尽情释放考前压力

让变革更清醒 高考改革的灵魂在哪里?

我国高考制度的核心问题是按计划集中录取,如果集中录取制度不变,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格局就无法打破,科目调整、计分方式调整,哪怕有的科目多次考,都是换汤不换药的。

评论:改革“自上而下”更要“自下而上”

改革决不能仅仅停留在高考层面,高考不过是教育链条的其中一环,高考改革的宗旨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转型,否则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不过是技术层面的修修改改,无法起到更有意义的深层次推动。

高考改革36年:怎样向公平与素质加速前进?

有人说,高考改革已陷入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间走钢丝的“渐进式”困局。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指挥棒”,与综合评价的素质教育要求格格不入。

回顾36年的高考制度的变迁,山东的高考改革探索有得有失。我们都期望高考改革可以推进招考分离,打破当前应试的教育体系从而推动素质教育。而不只是在考试科目、考试形式上做改革调整。但同时我们也都需要理性看待,不要期望一个政策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多给一点宽容,让改革能从容前行。

凤凰网 山东频道 出品 欢迎收藏
策划/制作:吴亚男 胡兆瑞
邮箱:sdifengnews@163.com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