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2022年度京博科技奖颁奖典礼暨第五届产教融创发展论坛4月28日在海南海花岛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启幕。
设立4年的京博科技奖,在浓厚创新氛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
京博科技奖“高光”背后,是京博致力推动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和不断探索。除设立京博科技奖外,京博控股集团始终秉承“产业报国 服务社会”的初心,不遗余力推动产学研融合,创造性提出N1N产教融合模式,与国内外百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3年间8000余名师生到企业学训实践,产教融合不断实现新突破。
京博控股集团对科技创新的孜孜以求以及不懈推动,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带来鲜活动力的同时,也为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贡献了“京博力量”。
京博科技奖获高度认可
2019年设立的京博科技奖,已经成功举办4届。奖项由京博控股集团出资,中国化学会主办,属于社会力量设奖,社会力量设奖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社会化的具体体现,对引才、聚才、用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京博控股集团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邓荣4月27日对凤凰网等一众媒体介绍,京博科技奖源自京博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马韵升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多年前的一次谈话。
谈话中,郭东明介绍了台湾的一家企业在大陆设立了机械制造方面的一个奖项,发展得很好,此事启发了马韵升。因为京博身处化工行业,他决定在化学化工、材料领域设立一个奖项。
设立京博科技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国家对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视。京博在化学化工、材料领域设立了奖项,京博希望这一奖项能在国内高校和科研领域起到激励作用,帮助更多的科研工作者通过这个创新平台,突破行业中的“卡脖子”技术,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这种初衷与京博控股集团一直倡导的创新理念高度一致,京博希望这一奖项最终成为整个行业乃至国家科技发展的强大引擎。
而从设立四年来的反馈看,京博科技奖赢得社会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邓荣表示,京博科技将已先后与10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60多位两院院士和长江学者等高端专家成为科技奖顾问,初步构建起引领行业发展的高端智库。
举办四年来,京博科技奖博士论文奖申报数量累积1511篇,985院校覆盖率达94.59%,211院校覆盖率82.14%;奖项汇聚了姚建年、郭东明等百余名院士以及1000余位高校校级、院级领导参与组织、提名、评选等活动。
通过京博科技奖这一平台,卓越人才的科研成果更多地被公众所了解,京博科技奖评选出以刘中民院士、刘忠范院士为代表的386位获奖者,累计发放奖金1710万元。
京博科技奖赢得了高度赞誉。首届京博科技卓越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院士表示,国内企业能够把营业收入投入技术研究的不多,能够设立自有研发中心的也不多,能够设置奖金鼓励他人进行科学研究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作为民营企业,京博这样站位高、前瞻性强、有远见的企业未来值得期待。
由一家企业主导发起的社会奖项,缘何能够赢得如此高的关注度?
这并不难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各部门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之高、出台政策密度之大、推动力度之强前所未有。
京博控股集团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可以说是准确踏准了时代节拍,设立奖项更是展现出了企业应有的责任担当。
创造性提出N1N模式 深度推动产教融合
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高频词,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而京博科技奖是京博控股集团推动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梳理京博控股集团30余年的发展轨迹就会发现,京博控股集团自成立以来就特别注重科创。近年来,企业每年研发资金达十亿之巨。
针对创新,除了科技奖外,京博控股集团还创造性提出了产教融合的N1N模式。
在4月28日的活动现场,京博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邓荣对“山东省京博产教融创院”融创模式进行公布。邓荣表示,在京博N1N模式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公司拟搭建“山东省京博产教融创院”,将携手政府、院校及社会各界,构筑人才供应、科研转化、社会服务三条“生态链”,达到一种共生循环、螺旋上升的合作融创模式,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京博产教融合一步步走向深入:1995年,京博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马韵升提出了“校企一家”的产学合作理念;2017年,京博开展“1520工程”,围绕15所核心院校、20所中心院校,推进校企多维度合作,并积极向全国重点院校、重点专业拓展;2019年,马韵升首倡“建设N1N教学实训与科研转化基地”,让京博的产业平台“回归”到N个大学的“校办工厂”,从而促进促进N个产业共融、共创、共享、共赢。
到目前,基地已承接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西澳大学、蒙纳士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海南大学等百余所高校的8000余名师生在产业平台上学习实践。京博先后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获批山东省重点产教融合型企业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精细化工公共实训基地,荣获各类省部级产教融合荣誉(平台)30余项。
京博与世界 500 强企业及各大知名高校合作共建的 Cosplay场景、VR沉浸式场景、理论实践一体化场景、工厂场景等,成为国内产教融合的一大亮点。除了基地建设,京博还在全国布局13个科创中心,这些中心既是面向高校的合作窗口,也是为硕博人才提供量身定制科研实践和创新的平台。
可以这样评价,京博N1N产教融合模式向上联融N个高校、科研院所,围绕“共建学训场景、共创学训课程、共育复合型人才”,多层次实施产教共育,全方位开展科研共创,多维度推动校企交流,宽领域激励创新研发,构筑起坚实人力智力支撑,促进社会N个产业共融、共创、共享、共赢。
引入创新源头活水 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京博控股集团的前身是1991年成立的校办企业, 2022年京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63亿元,利税71亿元,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326位。
30年间,京博控股集团实现跨越发展和巨大蜕变。这种突破,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京博的科技创新和科技突破。
京博科技奖和N1N产教融合模式,为京博的科技创新引入了更多源头活水,不断推动京博发展迈上新台阶。通过京博科技奖和N1N,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走进京博,为科技创新带来智力资源、科研资源及社会资源。在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突破上,京博已有多项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攻克难题 ,牢牢占据了发展的主动权。
对于科技奖和NIN推动京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引才留才方面,京博控股集团董事兼首席技术官刘原深有感触。
他在与包括凤凰网在内的众多媒体座谈时分享了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下属研究所一名所长的故事。这名所长从攻读硕士直到博士后期间,就通过京博N1N的人才共育平台,一直在京博做项目。在京博实践的经历让他对于行业和技术有了更贴近实际的了解,也帮助他把自己的科研方向做了重大调整。他博士毕业后,公司高层领导几年内“三顾茅庐”,邀请他加入京博,组建新的过程研究所。
该博士加入公司后,对京博的文化十分认同,于是又把他的几位师弟也引进了京博;他这几位师弟都在多个研究所都担任着重要的技术管理职务。通过NIN,京博成功引才、聚才、用才、留才。
这只是科技奖和N1N推动京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再比如,通过校企联融合作,京博培育孵化了一批打破国外垄断、领先国内市场的产品、技术、项目。
京博与武汉理工大学成立的战略合作联盟,组建了国内一流的技术研发团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双方共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碳矿化材料CCUS技术,并建成了全球首座万吨级二氧化碳直接利用工业示范项目。通过“再生资源 + 二氧化碳”的方式,直接吸收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快速捕碳固碳的多功能复合材料;每吨材料吸碳固碳可达0.3-0.5吨,协同利废1.5吨。
除了CCUS技术,京博联合浙江大学开发聚烯烃弹性体POE,突破了行业内的“卡脖子”技术;联合青岛科技大学研发出了反式丁戊橡胶,填补了全球反式丁戊橡胶领域的空白;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开发高活性催化体系,其中超低灰的聚丙烯指标达到了国内顶尖水平。
邓荣总结说,N1N首创了教学实训与科研转化基地这种校企合作的形式,致力于职业人才的培养和科研创新项目的转化落地;科技奖则是通过设立奖项,以一种新的方式携手科学界,激励、表彰并发掘顶尖高校科研人才,共同推动行业的技术创新。
“可以说,两者都通过资源、平台的支持,从各自的维度、深度参与化学化工和新材料领域创新链的不同环节,并互为补充,最终都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解决行业技术难题。”邓荣表示,这折射出京博对创新的态度,京博始终把创新放在企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任何企业的发展都需要创新的支持。京博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马韵升表示,对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包括企业自身的发展,人才和科技创新都至关重要;京博身处化工行业,就在化学化工、材料领域设立了京博科技奖,想着为行业乃至中国的科技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当行业发展了,京博肯定会受益。
现在来看,京博科技奖和N1N产教融合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汇聚更多正能量。这不仅使得企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突破注入了更多活力。
(凤凰网山东 张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