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截止2020年底,烟台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917亿元,位居全省第2位,占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4.5%,居全国沿海地级市前列,海洋工程装备与制造、滨海旅游、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等产业产值均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并先后获批全国首批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城市、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3月30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局长李传强就“十四五”时期海洋经济大市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举措作出通报。烟台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新闻办主任宫海涛主持新闻发布会。
“‘十四五’时期是海洋事业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烟台市将持续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更加注重经略海洋。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科学遵循,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加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提升海洋产业结构层次,到2025年,力争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500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建成国内一流的海洋经济大市。”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局长李传强在发布会上介绍说。
“一核”引领
“一核”,即以烟台市城区为空间载体,包括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蓬莱区5个行政区以及高新区、开发区和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3个功能区。该区集中布局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兼顾海洋科教服务、滨海文化旅游、港口航运服务等海洋服务业,统筹建设烟台海洋高质量发展核心区。
深化与国内涉海涉渔科研院所和高校协同合作,尽快突破人工鱼礁建造及布放、深远海增养殖新品系选育等关键技术,在病害防控、智能化网箱设备研发等方面加快成果转化。积极拓展海洋牧场平台功能,融入人工智能、物联网、清洁能源、5G通信、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搭建海洋综合管理大数据平台,推动在烟台建设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和全国海洋牧场大数据中心,构建海洋牧场综合立体观测网、渔病远程诊断、渔业技术远程服务等信息平台,打造“智慧海洋牧场”。
“两翼”突破
“两翼”,即以黄海丁字湾沿岸和渤海莱州湾沿岸为两翼,通过陆海联动、双向拓展构建全市沿海海洋经济带,对接胶东经济圈及环渤海经济圈建设,形成“核心带动、双向突破、两翼齐飞”的烟台海岸带发展格局,促进全市海陆经济协同发展。
“坚持海陆统筹,优化海洋牧场产业格局,科学开展海域本底调查,掌握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因地制宜发展投礁型、底播型、田园型、装备型、游钓型等五类特色海洋牧场。加快实施海洋牧场‘百箱计划’,打造亚洲规模最大、装备水平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海洋渔业规模化养殖基地。”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副局长孙成列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以提高渔业要素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大力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引导渔业向深远海拓展、向绿色高效转型,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市水产苗种年育苗量达到3600亿单位,水产品总产量保持在160万吨,省级以上海洋牧场数量达到60处,海洋牧场建设面积达到200万亩。
“七湾”联动
以芝罘湾、套子湾、龙口湾、四十里湾、蓬莱湾、太平湾、丁字湾七大海湾为主要空间载体,以临港产业基地和现代产业园区建设为核心,突出湾岛集聚、海陆一体,大力发展湾区经济。
围绕现代渔业、海洋旅游、港口物流、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海洋化工等重点海洋产业发展,争创省级海洋特色产业园区,打造以芝罘湾为中心,套子湾、龙口湾为重点,四十里湾、蓬莱湾、太平湾和丁字湾为支撑,以庙岛群岛、崆峒列岛、养马岛、屺㟂岛、桑岛、千里岩等海岛为节点的海上经济带,构建南北海岸互通、东西湾区互动、海陆产业互补的陆海“点—轴”发展新格局。
推动船舶工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绿色环保技术的深度融合。优化提升海工装备制造水平,稳步发展海上油气开发装备产业链,引导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到2025年,全市海洋工程装备和船舶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处。
积极搭建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培育壮大涉海生物医药企业。以海洋食品、海洋酶、海藻肥等为重点,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制品。利用组织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新型生物技术,重点突破海洋药物产品。到2025年,全市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28家。
抢抓山东港口集团组建机遇,统筹布局五大港区建设,以烟台港西港区建设为重点,龙口港区、莱州港区建设为辅助,加快转移芝罘港区定位,打造我国北方重要的原油及液体化工物流中转基地。
目前,烟台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亿吨,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8位,是国内第五大商品车物流贸易港。到2025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0万标箱。
(凤凰网山东 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