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代表:建议支持菏泽市创建乡村 振兴齐鲁样板国家综合试验区
菏泽市委、市政府决心把乡村振兴作为实现“后来居上”最关键、最有效的动力源和突破口,加快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努力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创出经验。
张新文,菏泽市委书记,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支持菏泽市创建乡村 振兴齐鲁样板国家综合试验区
山东团代表张新文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赋予山东为全国乡村振兴探索路子的光荣使命。山东省委、省政府扎实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书记刘家义亲自推动下,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印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制定“五个振兴”工作方案、成立5个工作专班,全力推动“点”上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线”上打造4大风貌区、10条风貌带,“片”上创建样板示范区,“面”上打造样板村、样板镇、样板县,“点、线、片、面”结合实现整体提升,乡村振兴的“富春山居图”正在齐鲁大地铺展开来。
菏泽市地处鲁西南,属黄河冲积平原,是山东省欠发达市,也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目前仍有61.4万人脱贫享受政策、占全省三分之一,需要兜底帮扶的人口超过30万人,既要巩固脱贫成果又要推进乡村振兴的“双重任务”非常繁重。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时强调:“农业这个优势不能丢,要继续巩固加强”。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去年9月17日,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单县主持召开菏泽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时指出:“山东区域发展最大的短板在菏泽,菏泽发展最大的短板在乡村”,这一判断站在全省发展大局,指明了菏泽在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肩负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为加快补齐乡村这个“短板中的短板”,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菏泽市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菏泽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实施全域规划、有效推动了农村新型社区与新型小城镇融合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路径。
菏泽市委、市政府决心把乡村振兴作为实现“后来居上”最关键、最有效的动力源和突破口,加快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努力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创出经验。
今年4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菏泽视察期间,听取了菏泽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并表示新农村建设是个大题目,值得积极探索,这更加坚定了菏泽市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在前期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与会住菏10名代表深入研究、认真讨论,一致同意提出关于支持菏泽市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国家综合试验区的建议。
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国家综合试验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既有实践意义又有示范作用。一是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让农民就地实现城镇化,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改善,这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二是有利于大规模良田种植。菏泽市是产粮大市,去年产量超过140亿斤,但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个自然村,“散户不种粮”“种粮不合算”的问题比较突出。实行合村并居,对复垦土地进行托管、流转,实行规模经营,将大幅提高农业和农民生产效率,实现粮食产品和农民收入“双丰收”。郓城县2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就是压煤村搬迁整理后形成的规模良田。三是有利于有效扩大农村投资。受疫情影响,出口受阻、消费滞后,投资已成为扩内需、稳增长的强力引擎。初步测算,目前菏泽市新建农村社区占村庄总量的15%,已形成近300亿元的投资量,如果把规划合村并居的村庄全部整合,可带动形成巨大的有效投资需求。四是有利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城乡差距最直观的是基础设施的差距。通过采取政策集成和涉农资金整合,对新建农村社区统一建设水电暖、污水处理、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既可以加快补齐农村发展最大的短板,又可以减少重复投资、提升整体效益。五是有利于高效集约利用土地。鲁西南地区素有“农家建大院”的传统,菏泽市村居占地高达200万亩,户均宅基地面积0.71亩,远超全省0.55亩的平均水平。新型社区建设既能够解决空壳村土地浪费、乱搭乱建的问题,又能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实现占补平衡。同时,乡镇利用节余土地指标建设产业园区,加快推进二三产业向园区集中,可改变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粗放发展模式。实践证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切入点,将为实现乡村“五个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菏泽市将以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国家综合试验区为重大契机,顺应群众期盼,稳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突出做好规划、整合、统筹“三篇文章”。一是实施统一规划。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总体布局,坚持市级统筹、县镇为主、乡村实施的原则,加快编制农村社区建设统一规划,实现村级规划全覆盖。二是稳妥推进村庄整合。菏泽市将坚持“分步实施、梯次推进、稳妥有序、滚动发展”的原则,集中打造大型农村社区。社区房屋建筑模式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一刀切”。据调查,对3+1联排式低层住宅、6+1单元式多层住宅两种模式,群众较为喜欢,节地率也比较高。三是强化政策统筹。整合农村“七改”等各类政策资金,统筹用于农村社区配套建设,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对5年之内计划合村并居的村庄暂缓相关配套,这样既可避免重复投资造成浪费,又能形成集成优势。同时,采取县镇政府+平台公司的运作模式,保持微利运行,减轻群众负担,努力把好事办好。
具体工作中,菏泽市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规划还比较散,市场化程度不够,启动资金缺口问题尤为突出。尽管上级拨付的涉农资金量不少,但多数需要地方配套、利用难度大。农村污水治理、乡镇医疗设施等项目专项债券资金多口分散,缺乏统筹使用机制,难以形成整体合力。这些问题导致已建成的农村社区呈点状分布,基础设施建设也“只见树木、不成森林”。菏泽市将科学制定总体推进实施方案,计划利用5至8年时间,高质量全面完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并争创出值得全国推广的成功经验。建议国家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发改委等部委应给予相应政策支持:
一是支持菏泽市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国家综合试验区。允许菏泽市在政策统筹、资金整合、规划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造经验,为全国其他欠发达地区提供可借鉴的有益尝试。建议将菏泽市整体列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或参照试点政策给予支持,在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的前提下,允许进行适当调整。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用于农村新型社区公共设施综合配套;以“打捆切块”形式给予80亿元的乡村振兴专项债券额度,作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启动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助推实现滚动良性循环。建议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参照棚户区改造政策,设立专项贷款。
二是支持菏泽市加快发展黄河滩区、黄河故道富民产业。菏泽市黄河滩区(含黄河故道)面积122万亩,人口42.1万人,人均收入仅为全市的80%、全省的一半,加快滩区发展任务艰巨。建议科学制定菏泽市黄河滩区(故道)生态和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迁建完成后的滩区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培育和黄河故道治理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三是支持菏泽市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优势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因黄河调水调沙等影响,菏泽市目前引黄闸的引水能力仅为设计标准的14%,“背靠黄河、靠天吃饭”的问题比较突出,亟需建设董口、太行、洪源等4座平原水库保障330万人的饮水安全。建议重点在引黄闸、重点河道、病险水闸升级改造和平原水库建设方面,给予项目用地和取消地方资金配套等支持。
四是支持菏泽市大力发展牡丹产业。牡丹种植是菏泽市最大的特色农业,面积达48.6万亩,牡丹籽油、化妆品等衍生品达100多种,但面临产业升级、技术研发、产品销售等瓶颈制约。建议批准设立国家牡丹检测检验中心,在园区建设、精深加工、市场开拓、科技研发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快牡丹产业化发展。
五是支持菏泽市大力发展畜牧业。菏泽市是全国著名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是鲁西黄牛、青山羊、小尾寒羊等优良畜产品的原产地,也是生猪调出大市,常年出栏牛30万头左右、羊450万只左右、猪400万头左右,为全国保供稳价做出了积极贡献。建议重点在建设大型繁育养殖基地、培育壮大畜牧龙头企业规模等方面,给予财税政策支持。
来源:人民日报山东分社·东岳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