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重量——致敬最可爱的逆旅者
2020年03月16日 17:30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
我们都曾以为死亡遥不可及,直到新冠病毒打响了第一枪——2020年1月9日,武汉出现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我们都曾以为死亡遥不可及,直到新冠病毒打响了第一枪——2020年1月9日,武汉出现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这是一个可以用冷清来形容的济南城,空荡的长街,一闪而过的车辆,偶有一两个被口罩掩去面容的过路人,也仅是在看到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驶向机场的车时投去匆忙的一瞥。他们不知道的是,在30分钟之前,这里刚结束了一场誓师大会。
山东医疗队集结援助湖北的通知来的很紧急,这支在两小时内迅速组成的队伍,其征程启于大年初一,一个本该阖家团圆的日子。而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分队在与山东医疗队集合之前,最后要道别的,是与他们同舟共济了数载的“战友们”。
将援助湖北小队亲送到机场的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王永志、院长徐云生、副院长王兴臣、院长助理医务部主任郭恩浦,以及护理部和出征人员所在科室主任护士长……诉不尽的叮嘱与嘱托承载了太多的关怀和期望,但千言万语汇聚而成的只有谆谆数字——等你们凯旋而归!
01
2020年2月8日晚11点,时值元宵团圆夜,身处抗战一线湖北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李士涛,给远在846公里外的两个女儿修了这样一封家书。
信中写到“病毒蔓延,传染性强,一人接触,一族遭殃,国家民族,生死存亡……豪言壮语不会讲,努力让生病的人因我而有生的希望。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初心不忘。祝你们也要拥有善良的底色,让爱散发光芒”。
李士涛,你的家书不但温暖,而且振奋人心。
抗疫的战争中,加油!
02
院感人员不止要守护万千患者的生命,也要守护战友们的生命!
“忙乱头”的事情从不少见,一名武汉当地的护士就曾在忙碌中错走了病人通道,未做防护就进入了隔离病区,幸好王世浩在现场,及时阻止了该护士进入缓冲区。
在这里,请让我对细致入微的王世浩和院感人员们说一声感谢,是你们,保卫了我们和医护人员之间“一个都不能少”的约定。
03
协助近40名患者大小便、吸氧、吸痰、翻身、穿衣……这是孙宪洁和另一名战友的任务。
在高强度工作了11个小时后,第一天上岗的孙宪洁终于完成了工作,可以脱下被汗水浸湿的防护服得到短暂的休憩。
孙宪洁说“实战远比我想象的艰难”,但你的坚韧与付出,也远比我们想象的了不起!
04
在湖北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曾有过这样的对话。
一位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阿姨向李秀明问道:“姑娘,你怕吗?”
李秀明反问:“阿姨,您怕吗?”
“我不怕,因为有你们。”
“阿姨,我也不怕,因为我们是一起的。”
奋勇的乐章从不因一人奏响,只要医患相依心连心,抗击疫情的道路上就永不会出现恐惧的阴霾。
李士涛、王世浩、孙宪洁、李秀明于武汉
05
双层手套和笼满了雾气的护目镜使得抽血这种驾轻就熟的工作也变得困难起来,唐坤摇了下头,企图让护目镜上凝结出的水珠滑落下来,流出一道清晰的视野。
模糊的视线中是等待唐坤抽血的十数位患者,唐坤按捺下层层防护服带来的不适,看那滴水珠缓缓流出希望的路径,看需要着她的同胞们。
现在是凌晨五点半,这充满了希冀的夜色,很美。
06
当然,在支援疫区的日子里也不止是温情动容,更多的,是“生死时刻”。
有一次王连忠在给患者整理严重漏气的面罩时,情绪激动的患者突然紧紧抓住王连忠的右手,惊恐地喊着:“我要回家!让我回家!”他用力地拉拽使王连忠的外层手套滑脱到手腕。
那一刻,王连忠与新冠病毒的距离只有不足3毫米。
可在那耸人的距离中他仍是选择在第一时间安抚患者,使患者的情绪慢慢平复后,他才把右手抽了回来。
哪有什么英勇无畏,不过是在身着白衣的时候,就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07
2月19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所有患者可以加用中医辨证施治,闫瑢玓在得知这一消息时已不能用振奋来形容。
在对几个患者进行望神、把脉、察舌、问症后,闫瑢玓结合西医相关指标,开出了第一批中药方。立竿见影的疗效使得要求开中药的患者剧增,服药的患者也已康复出院。
国医,威武!
08
每逢李相云的父亲给她打电话时,她总是装着很平静的样子说:“我在单位参加疫情培训呢,很忙很忙,尽量不要给我打电话。”
这个始于二月初的善意谎言到如今已有一月有余,儿行千里终有还,到那时,再与父亲把酒话离情可好?
唐坤、王连忠、闫瑢玓、李相云于武汉
09
“结果我高估了自己对糖分的讨厌。”
忙于接班未能及时吃饭的冯冰,草草吃了两块巧克力就开始了工作。紧缺的葡萄糖使她在接班不到一小时后就大量出汗,心率更是从平时的60次/分飙升到了130次/分。但为了不增加队员的负担,冯冰稍作休息后当即又投入到工作之中。
冯冰,你努力的样子很动人,但请你,也请千千万万奋斗在生死线上的医护人员们照顾好自己的健康。
你们,很重要。
10
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曾贴过一张漫画,其配文是“因为有明天,我们才能熬过长夜”。这张漫画鼓舞过无数的医务人员,其中,就有周娜。
医务人员从来就没有“身体健康不生病”的超能力,再加上被繁重工作打乱的饮食、作息,头痛、恶心、腹泻……这些症状不可避免的袭击了周娜。
是脱下防护服去休息,还是去奋力一搏?
熬过长夜……
她想,熬过长夜拥抱明天。
11
在疫区的快乐可以很简单,患者从无创呼吸机改为面罩吸氧就足以令荣淑华感到开心。在做治疗时,一位患者阿姨喊住了荣淑华,问:“荣护士,我能在你胸前画颗心吗?”
画颗心?当然可以!
不过,其实我们早已同呼吸共命运,你的感动,我懂。
12
身为医生的她们在疫情中从来不曾缺位,身为母亲的她们,却不得不面对与孩子间漫长的离别。
电话中儿子的哭声撞击着崔立梅的鼓膜,更令崔立梅震动的,是儿子的懂事。“我知道我应该给妈妈加油,可是我还是想妈妈呀!”
谢谢,勇敢走上一线的母亲们;谢谢,把妈妈“借”给前线的小朋友们。相聚的时刻在即,所有的等待终将值得!
冯冰、周娜、荣淑华、崔立梅于武汉
13
“今天我的任务是先逆行进入三区两缓,把上一组脱下的防护用品一一打包。第一层鹅颈式打包,酒精喷拭;第二层鹅颈式封包,标注垃圾分类时间,再次酒精喷拭……”
繁琐的工作被马慧琳细细讲来,她在讲这些的时候无意识的抬手想去揩汗,但紧接着她就意识到被防护服口罩护目镜严密包裹着的自己是做不到擦汗这种小事的。
“看似简单的工作,也挺费体力的。”她说着拎起满满两大袋垃圾走向指定的垃圾投放处,她的身躯仿佛被重量压的佝偻了一点,又仿佛,那重量衬得她挺拔了许多。
14
“你不用担心我的身体和糖尿病,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而且我是糖尿病专科护士,能管理好自己的血糖,绝对不给别人添麻烦。”王伟伟的丈夫听到这番话后再也没有说话,他请了假,跑前跑后的给王伟伟收拾起行李。
担心吗?害怕吗?
强撑的否认并不能给他心安。但,为妻子的决定而自豪吗?
直白的回答无须掩饰——伟伟,我为你自豪,伟伟,我等你回家。
15
自从大年初一送走了第一批援助湖北人员后,院内的防护知识培训就没停歇过。吕玲自年三十晚报名援助湖北加入预备队以来,陪伴她的是不知凡几的防护培训。
“院领导比我们更加紧张担心。”
这个念头无数次的在吕玲的脑海中浮现、加深,直到动身前,那说得上是“唠叨”的关切还在耳边循环。
听腻了吗?并不。
只是突然觉得,生命得到了应得的重视与尊重。愿怒击新冠,更愿归来仍如初时!
16
我曾窥见过这样的小信,想悄悄的说给你听。
“……爸爸,我为你们骄傲!爸爸,此次赴湖北任务艰巨,除了为你骄傲,我也很担心你……”
满含家国大义的信笺出自年仅九岁的王崇源小朋友。我们在疫情中一回首,才恍然发觉身处疫情中的孩子们竟忽然长大了。
面对这份成长,王崇源的父亲王军强回道:“长江几千里,万折必归东。经历过磨难,人会更坚强,也会更快成长。”
诚然,王崇源已长成了小小男子汉,因为他,跟随的是父亲的脚步!
马慧琳、王伟伟、吕玲与女儿、王军强与儿子
17
既然工作任务暂时还没有安排下来,那就先搞好宾馆内的防控!姚霈在抵达武汉的第一时间就启动了“抗疫状态”,众人拾柴火焰高,姚霈和战友们在聊天群中集思广益,于宾馆内提前完成了一场抗疫演习。
“既然是冲着抗击疫情来的,那么在这里的每分每秒都不能浪费!”
18
“……也是为了做好自身防护。”
在报名参加预备队后就自发剪掉长发的葛静习惯性的想撩一下头发,触手的空气使她的手顿了顿,她状似不在意的放下了手,但那僵硬的动作还是暴露了她的不适应。
我知道,你剪掉长发为的不仅是自身防护,更是为了武汉,为了同胞。
短发不掩芳容,葛静,你真的很美。
19
“防护无小事,手消最重要。”常被姚霈念起的话也挂到了宋静嘴边。日复一日的练习穿脱防护服和学习《驻地个人防护规范及入房流程》并没有影响到宋静的抗疫热情,相反,这种紧张而有序的气氛愈发的激起了宋静的斗志。
学习,练习……然后,就是冲锋陷阵!
20
这已是徐钊不知第几次听到这样的感谢——感谢山东!湖北感谢你们!
可你我共掬一捧水,共枕一方土,一方有难自当八方支援。而我最想听的,不是你的感谢,是你康复出院的喜讯。或许此后一别经年,但情谊总当长存。
姚霈、葛静、宋静、徐钊于武汉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上述的也仅是院内部分一线抗疫人员,张金霞、郭光冉、武静、李雅慧……他们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更有为抗疫人员的家人送去蔬果的工会领导和青年志愿者、和新冠病毒相抗争的发热门诊、接替前线抗疫人员工作的留院人员……我们有你,中国有你,真好。
2020年年初,或许不如我们跨年时憧憬的那般美好,但也不如我们假想的那般糟糕。
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们可能脆弱的因为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久,而歧路尽头,就在眼前!毕竟,比病毒传播更快的,是爱!
济南三月的风已经很暖了,大明湖畔的柳树也早已抽枝,宽厚里、芙蓉街也已一一解封,而我们,在济南城中等你归来。
众志成城,抗疫必成!

[责任编辑:李佳慧]
- 0好文
- 0钦佩
- 0喜欢
- 0泪奔
- 0可爱
- 0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