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信息中心:预计2016年GDP增长6.5%以上


来源:中国证券网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12月7日在《中国证券报》发表文章称,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将呈现出小幅缓降态势,初步预计,2016年我国GDP将增长6.5%以上,CPI将上涨1.5%左右。

(五)2016年预期调控目标

化解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两个思路。一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这需要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金融、财税、土地等领域的改革,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为宏观调控政策发挥更好的作用奠定好微观经济基础。这一思路有可能导致短期经济下滑、失业增加、局部金融风险暴露,但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我国也有条件通过存量资产的重置,发掘经济增长潜力。只要我国加快国企、金融、财税、土地等领域的改革,发展好资本和土地等要素市场,政府和企业的负债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转化为居民和民营企业的资产,政府负债和企业高杠杆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潜在的金融风险可以化解。

另一个思路是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主基调,注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平衡,采取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出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2011年以来的这一思路,保持了经济发展、就业和社会大局的基本稳定,经济结构调整也有所进展。但“多个宏观调控目标、多项调控政策”并行的局面,也导致经济运行出现了上述提到的诸多问题,引发市场悲观情绪和预期。

我国经济发展仍有潜力、余地和韧性,只要加快结构调整,仍能保持中高速增长。经过30年多年的发展,我国物质技术基础日益增强,产业体系完整,国民储蓄率即便逐年小幅回落,但仍显著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水平,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提高,具有资金、劳动、科技等生产要素组合的综合优势。国内市场规模巨大,扩大内需有潜力。近几年,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工收入增速明显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为加快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宏观政策仍有运用空间,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余额均处于安全线内,并远低于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银行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较高,有足够多调节流动性的手段和工具。建议把2016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定为6.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这样的目标确定,能较好地处理调结构和稳增长的关系,较好地协调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的关系,较好地处理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五、宏观调控政策建议关注八个方面

建议2016年经济工作总思路:坚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新旧动能转化,坚持统筹稳增长与防风险并确保民生改善,坚持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挖掘三大战略差异化发展潜力,坚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及国际环境治理。

(一)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辅之以环保、技术等标准,推进企业破产和兼并重组。加快落实税制改革政策,完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放松对银行业的准入管制,加快完善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全面落实水、电、油、气、运等资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改革方案,通过价格杠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

(二)以减税和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为重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建议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安排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发行规模安排6500亿元,全国财政赤字规模为2.0万亿元,赤字率控制在2.8%左右。全面实施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的财税政策。加快推进全面营改增,将不动产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尽快在国内流量较大机场增设进境口岸免税店;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项;采取功能性的产业政策,对国家引导发展的行业和小微企业全面减税,支持企业进行创新投资。加大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力度,扩大省级政府一般债务发债规模。发挥政府投资的引领作用,加快铁路、城市地下管网、停车场、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加大对重点项目和新兴产业支持力度。明确财政补助标准、时限,以及涉及价格、收费、政府让利和法律保障等长期利好预期,实质性地吸引社会资本进入PPP模式。加大失业保险和低收入群体的支出力度,托住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底线,为顺利推动企业改革提供保障。

(三)加大“调结构”的支持力度,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微刺激”取向,为结构调整创造偏中性的资金环境。建议新增人民币贷款12万亿元左右,M2增长13%左右,继续择机降准,引导全社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容忍部分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二是稳定股票市场预期和信心,相关部门要及时向市场传递准确政策信号,不能让市场随意猜测政府的意图,尽快恢复股市的融资功能。三是加强定向降准、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PSL)和信贷质押再贷款等基础货币投放工具和定向调控手段的运用,在保证社会流动性平稳合理增长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地方政府发债、三农和小微企业社会薄弱环节发展等突出问题。四是推动资产证券化,拓展融资渠道,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解决长期资金筹集问题,增加金融机构化解风险手段。五是密切观察国际金融形势变化及中美货币政策背向而行的影响,防范外汇市场剧烈波动和跨境资金大规模外流风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