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2014 3.13
第4期
2014 3.13
学佛是一个需要时时觉醒的过程。并非是哪个年龄段需要觉醒。任何时候遇见佛法,就是你开始了一个觉醒的过程。因为佛法本义就是觉悟的意思。善根深厚的年轻人能够遇见佛法,这是人生最大的幸运。
对于处在这个时代的迷茫而浮躁的年轻人来说,在佛法中他们能汲取到最丰厚的精神营养。当下的年轻人睿智,灵活,接触新事物的能力强。他们接触佛法绝大多数是从理性的角度深入,并非感性的宗教寄托。
《尚书》有言: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易经》也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自然灾害爆发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幸存者。这即是佛法中所讲的共业与别业的道理。
对于新科技的使用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看发心(即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利益众生),另一个是孟子所说“万物皆备于我”,一切皆为我所用。佛法说:“一切众生各以因缘而得度”。利用这种与时俱进的方式去弘扬佛法也是佛法的精神。
当今寺院的发展正在商业化的惊涛骇浪中艰难前行。但不能被商业化冲垮了寺院的发展与建设。保持警惕,多加小心,谦虚谨慎。尤其是对于寺院的管理者来说,需要有坚固的道心,诚笃的信仰。
灵岩寺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以修行为主的清净道场。一代又一代的祖师大德们传承与涵养的这种风气。轮到我们这一代,在当前的形势下,最好的定位的是扮演好古刹的继承者与守护者的角色,以待将来。
了得当下一念,就能了得生死。明白当下念头的生灭,就明白生死的道理。一切的生死轮回皆不离一念心。我们通常会为生灭所转,这是众生最大的困惑与苦恼,因为众生迷惑颠倒,没有定慧之力。能做的唯有依靠圣贤教法,真修实证,去除妄念。
同样一只杯子。不同的人去看,得出的结论、感受与表述是不同的。因为人的心念也不是固定恒常的,今天高兴了,看这只杯子怎么都好。哪天不高兴了,看这只杯子就不顺眼了。因为众生的心是生灭不停的,所以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也是不恒常的。
弘恩法师:从接触佛法到出家,我用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但这绝不是冲动,因为在这之前我也有很多的心灵挣扎,这种挣扎并非出于对世俗欲望的贪恋挣扎,而是回归内心、追求生命与人生真实的一种自我反省。
1993年中专毕业之后,我参加了工作。刚走出校园的我,对人生还是怀抱很多美好的期许。而这种期许的根本是基于人性的。诸如人活得要快乐一点,真诚一点,坦率一点。那是九十年代刚走出校园的学生都会有的一种期许。但是当走向社会的时候,就会发现理想中的这种追求在社会的规则面前被无情的打碎了。那时候就感觉人活得特别的不开心、压抑。
在那个年代,恰恰是少年轻狂的性情,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总是怀抱着对人性天真的美好期许。但在现实面前,内心会伤心、失落,感觉自己的人生没有了目标。其实我本就没有什么世俗意义上所谓的人生成功的目标,诸如升官发财之类的。在人性的压抑面前,看了很多书,传统文化儒释道都有涉猎。九十年代正是气功热的时候,一夜之间全国出现了无数的气功大师,都是五眼六通,神通具足。但是我看那些东西也是平淡无奇,因为他们对生命本身并没有触动人类灵魂的阐释。这愈加增添了对命运的迷惑。
当时一直在内心盘桓两个问题。一是,我是谁?二是,我到底为何而活?这两个问题一直萦绕心间,挥之不去。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学习之后,也未曾找到答案。
偶然的一个机会,通过当时一起工作的同事,我开始接触佛法。在拜读了一些佛学经典之后,我发现佛法中所讲的理念,好像让我触及到了之前不能理解的事情。于是愈加用功读经,当时读《楞严经》,《楞严经》中所讲的关于心性的问题,让我陡然间彷佛摸出了一条路子。因为当时离着灵岩寺近,于是工作之余就经常来寺院。在灵岩寺我遇见了对我这一生起决定作用的一本书,即是元音老人的《略论明心见性》。 我看过之后,似有所悟,隐隐地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包括自己的努力方向,人生方向一下子似乎全部找到了。所以在遇到这本书不到二十天的时间,我毅然决然的出家了。因为能告诉我生命与人生答案的事情我已经找到了。
弘恩法师:学佛是一个需要时时觉醒的过程。并非是哪个年龄段需要觉醒。任何时候遇见佛法,就是你开始了一个觉醒的过程。因为佛法本义就是觉悟的意思。 善根深厚的年轻人能够遇见佛法,在我看来这是人生最大的幸运。能够认识佛法就是一个开始觉醒的过程。
弘恩法师:在这个文化断层与信仰缺失的年代,到处充斥着迷乱、浮躁的气息。佛法在中国流传了两千五百多年,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对于处在这个时代的叛逆时期的迷茫而浮躁的年轻人来说,遇见佛法是他们人生最大的幸运,他们能汲取到最丰厚的精神营养。
尤其是当下的年轻人睿智,灵活,接触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我相信,他们接触佛法绝大多数都是从一种理性的角度深入,并非从感性的宗教寄托上来认识佛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佛法的大家庭里来。这是社会的福音。
因为随着他们在佛法中不断的滋养与成长,将会成为这个社会上越来越好的人,善人,是一个国家与社会健康发展最富贵的资源与财富。《大学》里就说:“楚国无以为宝,惟以善人为宝”。假如随着他们佛法修行的不断深入,有缘出家,会是很好的僧才。僧才,是当下佛教最缺的。
弘恩法师:像您所说,寺院是“被商业化”。而非出于寺院的本意。当今寺院的发展正在商业化的惊涛骇浪中艰难的前行。但不能被商业化冲垮了寺院的发展与建设。保持警惕,多加小心,谦虚谨慎。尤其是对于寺院的管理者来说,需要有坚固的道心,诚笃的信仰。否则罪过无量。要努力把寺院打造成人类心灵的栖息地,而非另一个红尘的商场。
弘恩法师:文革之前的佛教老前辈们,如虚云老和尚留下了许多对寺院发展的理念,很好地秉承了古朴的丛林制度。济南大灵岩寺因体制问题,我们所能做的更多的是回归“守护领域”这个层面。寺院的发展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一个弱势的群体。有关部门对寺院商业化的要求,寺院本身并没有能力去打破。
灵岩寺的气息,清幽,寂静,古朴,厚重。这种千年古刹独有的气质。是一千七百年来历史的积淀与洗礼。灵岩寺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以修行为主的清净道场。一代又一代的祖师大德们传承与涵养的这种风气。轮到我们这一代,在当前的形势下,最好的定位的是扮演好古刹的继承者与守护者的角色,以待将来。
弘恩法师:从佛法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人在灾难面前首先要反思。用文化的理性去反思。 《尚书》有言: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易经》也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像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爆发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幸存者。这即是佛法中所讲的共业与别业的道理。天灾是共业,是大家共同的恶业感召的,但是在共业发生时,个人的别业就会显现出来不同的果报。如果一个人所造的恶业少善业多,也就可以幸免于难。假如恶事做的多,就会难逃此劫。很多人对因果抱有迷信的怀疑态度,但我是从传统文化与理性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五千年的先人的生活与历史经验的总结,应该努力学习,反思领会。
生死是大的生灭,粗分的生灭。而真实的生命即是当下,是一念起一念灭之间的事情。前念灭,后念生。若问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不如问这当下的一念,从何处来,往何处去。这才是离我们最近的,才是我们最需要关心的问题。
生,已经生了,是过去的事情,过去心不可得,不须攀缘;死,亦即是灭,还未来到,未来心亦不可得,不须挂碍;当下如河流,念念不停留,是故现在心仍不可得,不能执著,一执著就成了过去或未来。因此三心不可得,都是妄想。了得当下一念,就能了得生死。明白当下念头的生灭,就明白生死的道理。一切的生死轮回皆不离一念心。我们通常会为生灭所转,这是众生最大的困惑与苦恼,因为众生迷惑颠倒,没有定慧之力。能做的唯有依靠圣贤教法,真修实证,去除妄念。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