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2013 9.17
第2期
2013 9.17
书法家应该首先是个文化人。古人的书法作品大都是自己的创作。如果一味抄写唐诗宋词或名言警句,就充溢了抄书匠的匠气,抹杀了书法本身的艺术价值。所以有自己的创新,才能推动进步。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豪气奔放,将一代伟人的气魄宏伟表现的淋漓尽致。此刻写这首词,如果用楷书,篆书,隶书,统统表现不出那种豪迈之气,必须用狂草。
在造字之时,书画同体而未分。商周时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保存有大量图画文字,这些字包括象形与指事两种功能。中国的书画艺术是先有绘画,后有汉字;先有汉字,后有书法。
书法艺术是无声的乐音,让欣赏者倾倒陶醉,它的点线韵律、在静静的符号中蕴含着活力与感染力。小篆的严谨,曲线圆润自然,不过于夸张;隶书,扁平,点线稳中有动;魏书的奇巧,行笔沉稳而厚重等术语,同样适用于音乐艺术。
书法和文学作品都是以"字"作为载体进行表情达意,传递情感和理念,展示神韵和心境的艺术。二者都通过笔墨表达作者所思所感,因而在传递艺术的同时也传递思想观念,都具有教化的实用性。
书法艺术讲究笔墨情趣、节奏韵味、整体布局等。书法作品必定具有线条美、墨韵美、空间美、意境美。高明的书法家还善于捕捉和提炼社会生活或自然界中美的现象,把它溶入书法艺术的创造之中。
艺术生活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再现,从生活到艺术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要把自己的情感、思想、愿望、理想渗透到艺术作品里,通过作品体现自己所认知的世界,进而超越生活,超越历史传统。
现在的书法交易市场,一般情况下还是符合价值规律的,但是违背价值规律的乱象也普遍存在。经常是好作品不一定有好价格,好价格也不一定都是好作品。因为在这个圈子里,一直都有名人、名家之说。
刘大勇:中国汉字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等的演变,直至在历史上成为一门艺术。可见中国书法的艺术是世界上独步千古的艺术,世界上任何一门语言都不及中国书法艺术能够成为一门艺术。 在我看来,就书法本身来讲,它有三种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艺术属性。 社会属性:表现在从古至今上行下达,鸿雁往来都依靠文字的传递。逐渐演变为书法的传递。像许多历史上书法大家的往来信笺都是一件艺术品。渐渐脱离了文字本身的达意,而是通过点划之间,横竖之间的力度风骨,来体现写字人的心境。在写不好毛笔字关乎前途命运的时代走过来。我们这一代人是下了功夫的。然而真正能够称得上“家”的书法艺术者,大都经得起时代,历史的考验。所以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字艺术,才是真正的能够长久的艺术。 文化属性:书法是门艺术,更是门学问,她的真正属性是文化。她既是东方文化的核心,也是西方美学的盲点。书法的民族性,在于她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她的辉煌和伟大,在于他的独立于纯洁,所以她是不容玷污、不可侵犯的。正因如此,如果我们只单纯地把她看做一门艺术,而不首先看做一种文化,就会使她沦落成为类似于杂耍的一种技能。所以,书法家应该首先是个文化人。古人大都是自己的创作。如果一味抄写唐诗宋词或名言警句,抄书匠的匠气,大打折扣。艺术价值的抹杀。有自己的创新,才能推动进步。点划,结构。法书。可以流传百世,让后人效仿。《兰亭序》无人超越
艺术属性:书法是一门艺术,属于美术学范畴,归入造型艺术门类。她与文学、舞蹈、建筑、美术、音乐等艺术的联系息息相关。书法既有艺术性又有实用性。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社会的角度上去理解书法,建设书法。书法作为写字的活动,或说是“写字的艺术”,在实践当中,无论将其看做是“文字的使用”还是 “书法艺术的使用”都无关紧要,而重中之重是使用性(实用性)的弘扬,因为远离了使用(实用)的活动就会逐渐走向消逝,而不断使用则可以使任何事物的技术飞速前进并得到光大。从这一角度讲,书法是不是艺术的问题似乎无须争论,确凿的是,“书法的使用过程”才是一门真正高妙的艺术
刘大勇:书法热潮的掀起离不开望子成龙心态下的父母期望。我国近年来对书法教育的重视也推动了中国书法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并将其正式纳入国家的教育计划,与此同时,书法的实用性功能淡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书法已然成了小众人的艺术。 假如孩子是真正的喜爱书法,给他报个书法培训班也未尝不可。但是要睁大眼睛挑选好的机构,好的老师,去引领。还要走对了路子,打好基本功,不要急于求成。当下浮躁的社会风气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能沉下心做事。有些年轻人临帖练字没几天,就想着成为“家”,就想着走向市场。这样的心态下习字在书法之路上是走不远的。
临帖也讲究科学临帖。举例子说:我长期观察发现,一些写了几十年的书法爱好者临摹王羲之《兰亭序》,十几年的功力,几乎到了乱真的地步。但是,细心观察,他的临帖却是失败的临帖。他连错字,删掉的字都临摹了下来。其中的糟粕一并都给学习了。在习字的时候没有好好的思考,没有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就下笔:书法家创作时的心情,环境,运笔特点,点划结构特点。一味的去临摹,不加判断。这样走了误区,临了一辈子,也是枉然。 现在书法学习尤其是小孩子,要科学的指引,以免误入歧途。最好是能给他一些正能量激励。让他从点化结构入手,进而认识到字的整体结构美。
刘大勇:我个人偏好行草。因为行草是比较常见接受的书体。篆书尽管苍古有力却不被大众接受与认可。行草既得了楷书的规整,又比楷书活气,灵透。它的应用范围也广,所以我偏好行草。偏好那一方古秀,雅韵。
刘大勇:老话讲:字如其人。其书法艺术侧面能够表现人品,德品,艺品。有些书法创作者,不太注重境界的提升。而境界几乎是一个书法艺术创作中的灵魂。能够传递出意境的表达。当你心情舒畅时,写出来的作品大都满意。心情低落时,写出来的作品不甚满意。好的作品,其传情达意还要与字体的选择相一致。举个例子,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豪气奔放,将一代伟人的气魄宏伟表现的淋漓尽致。此刻写这首词,如果用楷书,篆书,隶书,统统表现不出那种豪迈之气,必须用狂草。岳飞《满江红》也是。其风格必须与诗歌的意境相吻合。婉约派李清照的词,必须选择古秀清雅字体。才能达到心境意境相吻合的地步。
刘大勇:首先,书法是一门艺术,属于美术学范畴,归入造型艺术门类。其次,书法与其他艺术具有相通性。 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中,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书画同源的问题。他认为:在造字之时,书画同体而未分。商周时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保存有大量图画文字,这些字包括象形与指事两种功能。从这些图画文字中探索书画艺术的起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书画艺术是先有绘画,后有汉字;先有汉字,后有书法。换句话说,书法艺术是以绘画为基因,以汉字为依托的。书法与绘画是血缘相通的姊妹艺术。
书法与舞蹈的艺术媒介不同,但它们的艺术表现规律是相通的。提取书法的笔画、结体、章法,与舞蹈的形体、动作组合、队形编排等方面,进行具体详细的比较,能得出些许两类艺术在空间运作规律上的共通之处。因此,人们常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
书法和音乐:二者虽然分属于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两个不同的艺术范畴,但是它们都具有节奏、旋律、平衡,变化、和谐等形式美的相通性。 音乐是用旋律书写的作品,表达作者的欢乐、喜悦、彷徨、忧愁、愤怒、激情、沧桑、坚强、希望的情绪。书法艺术是无声的乐音,让欣赏者倾倒陶醉,它的点线韵律、在静静的符号中蕴含着活力与感染力。小篆的严谨,曲线圆润自然,不过于夸张;隶书,扁平,点线稳中有动;魏书的奇巧,行笔沉稳而厚重;楷书端庄,线条法度严谨;行书,流畅,节奏韵律动人;草书飞扬,旋律狂动等一些描述书法艺术的术语,同样适用于音乐艺术。 当前,书法艺术越来越倾向于音乐感,在适当的音乐环境中进行书法艺术创作,对书写者的心境,情绪会有一定的引导和调节作用,不但能激发书写者的创作欲望和激情,还会自然地把音乐的节奏、韵律融入笔端,反映到纸上。在民乐音乐中进行书法表演,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书法和文学:二者虽然分属两个艺术范畴,但在创作主旨、载体功能、立意构思和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多相通之处。首先,从创作主旨上看,书法和文学作品都是通过艺术创作来抒发作者情感的。因此,二者都具有鲜明的主题和浓郁的人文色彩。其次,书法和文学作品都是以"字"作为载体进行表情达意,传递情感和理念,展示神韵和心境的艺术。二者都通过笔墨表达作者所思所感,因而在传递艺术的同时也传递思想观念,都具有教化的实用性。第三,从立意构思上看,书法和文学作品整体立意和构思都非常关键。王羲之在《书论》中强调,凡书贵乎深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末作之始,结思成矣。
刘大勇:我比较推崇“二王”。一方面,王羲之是临沂人和我是同乡,王羲之的故事在当地家喻户晓,对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二王” 书法笔法精妙,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有如行云流水;结体遒美,骨格清秀,点画疏密相间;章法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丰裕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至今无人能比。
我虽然受“二王”影响比较大,但是临帖也比较广泛。目前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风格。要说特点么,我自己也说不好。有位媒体朋友给归纳了一段,供参考:“刘老始入颜体楷书,后临二王行草,至今已有自己风格。赏刘老的字苍劲有力,磅礴大气又不失圆润婉转。楷书传统古朴,醇雅高贵又乾坤内敛,如仙风道骨,洒脱流畅。行草又行如流水,气势威猛,有气吞山河、龙啸九天之势。观刘老之字,如看山川河流、飞峡瀑布,幽怨静谧,豁达清扬,不像有些书法剑走偏锋,不知所云,刘老之书法形美、字美、文美,可谓书法中超凡脱俗一翩翩君子。有其笔友赞其书法:书风烂漫霜熏月;笔法新奇雨接天。潇洒自如,鱼跃龙门;笔底沉雄,虎卧凤阙。直衍羲之,此“鹅”不让“鹅”矣!浙江绍兴有王羲之书此字碑,我觉得刘老师不输右军也!
刘大勇: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现在的书法交易市场,一般情况下还是符合价值规律的,但是违背价值规律的乱象也普遍存在。经常是好作品不一定有好价格,好价格也不一定都是好作品。因为在这个圈子里,一直都有名人、名家之说,名人和名家的作品一般都能卖上好的价格,但是如果单就作品的艺术价值来讲,名人和名家的作品差距往往是很大的。
刘大勇:学习书法,还要加强多方面的文化艺术修养。书法艺术讲究笔墨情趣、节奏韵味、整体布局等。书法作品必定具有线条美、墨韵美、空间美、意境美。高明的书法家还善于捕捉和提炼社会生活或自然界中美的现象,把它溶入书法艺术的创造之中。传说王羲之为了研究执笔和运笔,曾仔细地观察鹅在池中浮游的神态,从中悟出写字的道理。唐代书法家怀素,夏日观看天上奇峰般的云彩,夜间静听嘉陵江的涛声,从中激发起书法创作的灵感。然而,如今我们学习书法,在加强多方面文化艺术修养,注意观察生活,善于把生活中的美巧妙地引用到书法艺术中努力的空间却是广阔的,我们要尽力减少些许“一字之功”、“一体书法”家的诞生。
在我看来,在学习写书法的同时,学习一些相关书法外的一些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例如书法史、国画欣赏、古代诗词、篆刻金石、古玩收藏等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升华我们的审美观念,扩展我们的艺术境界,反过来又可以使我们的字写得更有“意境”,有“气势”,有“韵味”。这是相辅相成的事情,不可偏废。许多造诣很深有成就的书法家一般都有很深的文化功底,不少还是文化名人,也佐证了这个道理。当然,现如今,对书法家的定义有了新的取向那就另当别论了。
刘大勇: 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书法艺术家应该是集艺术修养、艺术天赋和艺术才能艺术技巧的为一体。 第一、书法艺术家必须具有精到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书法艺术专业技巧。这是成为书法艺术家最基本的条件。书法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与物质生产也有相似之处,也是通过劳动创造出“产品”来,对于书法艺术生产来讲,就是要创造出好的能够感染人的艺术作品。这就要求书法艺术家应当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的技巧和艺术传达的能力。专业知识是书法艺术家的立足之本,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书法艺术创造无从谈起。 第二、书法艺术家须具备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由于书法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的突出特点是把书法艺术家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到艺术创作之中,并且加工为艺术作品。因此,书法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占有核心地位,艺术家的内在精神世界显得尤其重要和突出。艺术家自身的感受、情感、思想、心境、愿望等因素,对艺术创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艺术家必须具有超出常人的敏锐感受力,异于常人的丰富情感,强于常人的艺术想象力。 第三、书法艺术家须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一样,都离不开创新。科学技术离开创新不能发展,艺术离开创新就失去了生命。只有风格的不断创新才能满足适合大多数人品位的审美需求。 第四、书法艺术家须具有相当的学识修养和文化修养。应该看到,一个好的艺术家仅仅有一定的艺术技巧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包括学习哲学、历史、美学、文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知识提高创作的境界和艺术表现力。艺术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类,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艺术家才能在创造作品时,从整体上提高自己创造的境界,将自己的创作潜力更为有效的发挥出来。 第五、书法艺术家的创作要有丰厚的生活积累。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十分重要。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需要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和灵感,而且要对社会生活善恶丑做出判断评价,折射出自己对于生活真善美的态度。艺术生活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再现,从生活到艺术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要把自己的情感、思想、愿望、理想渗透到艺术作品里,通过作品体现自己所认知的世界,进而超越生活,超越历史传统。创作出让社会和时代认同的优秀作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